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17章 心有灵犀 (第1/2页)
“谢谢你。” 吕嫣小声对金夕说道。 她在金夕的推断中没有听见诋毁,而且一路表扬,当然心存感激。 金夕有些不好意思,“其实这是你先想到的。” 阿柴终于瞧出些门道,诡秘而言,“没想到两位真是心有灵犀。” 胤禛没有多说,立即带领众人出发,直奔元寿山。他读过吕赞书写的龙息术,晓得其中利害,如果有人获得吕留良的龙息术,就能够探出龙脉龙息的走向,若是参透下册中的截留阻断方法,必会将大清置于水火之中。 金夕身边,自然少不了雪顿。 北行百余里,一行人抵达元寿山。 守门士兵不知道王爷为何前来,前呼后拥将胤禛迎入山内。 池鄂吩咐道:“大家四散开来,在山中寻找书册名录之类的东西,不要放过任何地点,翻遍元寿山也要找到这件东西!” 王府侍卫与守兵纷纷应答,随后开始寻找。 数十人整整在元寿山寻觅一日,翻遍了所有角落,结果没有任何发现。 日落西山。 金夕遥望遍野松柏,不觉有些失望,便对吕嫣问道:“是不是我们想的不对?” “不!”吕嫣沐浴在秋风中,显得异常镇定,“我好像感觉到祖父来过这里,一定来过这里,”说着,她闭上眼睛,皱紧眉头极尽努力的感念着,“应当是很大的年纪,走起路来上气不接下气,祖父一定将书藏在了这里……” 此言,又把即将放弃的众人留在元寿山。 胤禛注视着此起彼伏的皇陵,“山中寻而不见,又会在哪里呢?怎么也不会藏在皇陵中,自从大清站稳京城,这里便被朝廷严密把守,不可能有人能够进入墓xue之中,况且吕先生不可能拥有朝廷的檄文,也不会带人攻山。” 这是事实,如果龙息术藏在元寿山,只能存于墓中,但是吕留良绝没那本事。 “可是,”吕嫣仍然没有放弃,“祖父一定走到了这里。” 作为孙女,她确认无疑。 金夕忽然想起吕留良墓前的遗骨,那时候雪顿曾经闻嗅过,便蹲下身抚摸着雪顿的脖颈,双手比划着试探说道: “雪顿,去年我们到过一片墓地,你找到了一块骨头,知不知道那个人到过哪里?” 他抬手指向众陵墓。 “汪!” 雪顿好像看懂了金夕的手势,或者听明白了意思,吠叫一声离开众人,头也不回向旁边的陵墓冲去。 奔出不远,停在一座陵寝前,张开嘴冲着墓门再叫。 “思陵!” 胤禛盯着墓门说道。 片刻,他忽然抬手指向思陵,“对,就是思陵!如果吕先生想把秘籍藏在墓中,一定会选择思陵,因为那是前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之墓,老先生也是生在崇祯年间,若是藏书有喻,必是思陵。” 无论是告诫先皇,还是有念存恩,都会选择崇祯。 谁也不再去思考吕留良能不能在守兵的眼皮子底下走进思陵,而是纷纷走向雪顿,令其停止吠叫后,临近思陵的石门。 “开门!” 胤禛喝道。 轰隆隆。 护陵兵马上行动,推开了厚重的墓门。 胤禛第一个步入思陵地宫,池鄂与阿柴随在左右,金夕和吕嫣自然被应允,其他人则被胤禛拒在门外。 “王爷?”一名侍卫指指跟随金夕跑进去的雪狼犬。 胤禛发威,“混账,你们还不如这只雪狼犬!” 思陵始终没有停止修缮,用以彰显大清对前朝的礼遇,里面虽不宽敞,但是干干净净,六人一犬涌入地宫,沿着甬道迈向深处,不久前方便出现宫尾的木棺。 金夕唏嘘不已,开口说道: “无论生前如何风光,如何你抢我夺,到头来都会长眠地下,葬身棺中;这前朝皇帝却不如一介凡民,死后没有子孙祭奠,听不见悲哭思念,变得如此孤单。” 胤禛慢下脚步,欲言又止。 阿柴发现王爷面色微变,偷偷拉扯金夕衣襟提示。 “扯我做甚!”金夕训斥。 吕嫣在一旁看不下去,低声道:“不识好歹!” 金夕马上将矛头指向吕嫣,“你不是说你的祖父来过这里吗?他有没有进入这通道?” “没有!” 吕嫣答道。 众人又沉默下去,不管是没有来过,还是没有走入甬道,都喻示着秘籍不在思陵里面。 果然,几人抵达棺木前,四周什么也没有。 雪顿像是发现了什么,突然低呜一声,又像在吕留良墓前发现遗骨和秘籍般,前爪迅速在地面挖刨起来。 丝丝尘土飞溅。 “我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