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宝林寺驻足 (第2/2页)
师栽菩提树的同时,是不是立了这块石碑?”法空点点头。 婴行说:“你自己细细看看,他在碑文中预言,170年之后,将有rou身菩萨在此菩提树下大开普度,弘扬无上佛法。你再看立碑的时期,仔细算一算,今年正是两位大师预言的活菩萨出现的时刻……”婴行忽然停住话头,双眼死死盯着什么。 法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慧能从容不迫地走进法性寺,似乎还别有意味地对着婴行神秘地笑了笑。 婴行的魂魄似乎被慧能的神态摄去了,痴痴的,呆呆的,直到慧能的背影消失,他仍在发愣。 250年前修建的戒坛依旧庄严,170岁的菩提树枝繁叶茂,绿荫遮地,高大参天。它们也在企盼着rou身菩萨的到来么?法空捅了婴行一下,说:“婴行,你又发什么呆?印宗大师今天要讲《涅槃经》,咱们快去听吧!” 法性寺大雄宝殿,红墙黄瓦,高大庄严,凌空翘起的飞檐,又显得格外轻灵飘逸。大殿外高高的旗杆上,五色幡旗迎风飘扬,把湛蓝的天空装点得格外生动。 婴行与法空来到大殿的时候,一些僧众与居士已经到了,他们静静地坐在蒲团上等待印宗大师讲经。好像是冥冥中受到了什么启示,小婴行下意识地向大殿东南角望去——那里,是男居士们应在的位置。果然,他在一个最不显眼的角落,看到了那个平平常常却又十分神秘的人物——慧能。 婴行和法空按照僧腊,坐到了僧人们的最后一排,因为他们出家最晚。 印宗大师安坐在佛坛上闭目冥思。此时大殿内一片宁静,似乎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清晰听到声响。忽然,外面一阵强风吹过,大殿前的旗幡剧烈抖动,猎猎作响。人们的目光自然而然追逐着声音向外望去。
大殿外面,五彩缤纷的幡旗在风的吹拂下,迎风招展,自由地飘舞,煞是好看。蔚蓝的天空,因它绚丽的色彩而生机勃勃;古老的寺庙,因它的曼妙飘扬而意趣盎然。 许多人都被这景象感动,油然生出许多感慨来。年轻的法空大概过分陶醉了,不知不觉中,喃喃自语道:“春风吹得旗幡动,赤橙尽染艳阳天……” 一个老年和尚不客气地打断他的沉吟,呵斥道:“年轻人,一天到晚心随境转,只知吟诗作赋,禅机却一窍不通。什么风吹幡动,应该说是幡自己在动。” 法空倒吸了一口凉气,一脸的茫然:“你是说,幡自己在动?” “那当然。因为旗幡高挂,就有了飘动的可能性。所以,佛门之人不要被色彩和表面现象迷住慧眼。要知道,那不是风动,而是旗幡动。因为动性在旗幡上,而不在风上。” 年轻的法空觉得老和尚讲得不在理,却又一时想不出反驳的理由,憋得满脸通红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婴行替师兄打抱不平,站起来走到老和尚跟前,拿手在他眼前晃。晃得老和尚直眨眼。 婴行似乎很惊讶:“噢,你眼睛没有瞎呀!” 老和尚一脸愤怒:“胡说八道,我的眼睛好好的,啥时候瞎啦?” “那你怎么睁着眼睛说瞎话?说什么动性在幡不在风!请问老法师,什么叫动性?” 老和尚说:“动性就是能够活动的可能性。这动性有的东西有,有的东西没。幡挂在旗杆上,有动的可能性,所以是幡动而不是风动。” 婴行冷不防使劲推了老和尚一把,老和尚踉踉跄跄,差点儿摔倒,样子狼狈极了,逗得大殿里所有的人呵呵大笑。 老和尚忍不住破口大骂:“你个小杂种……” 婴行叉着腰站在他面前,装出大人的模样,呵斥道:“佛说,不恶口!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你修行多年,连这也不知道?怎么能开口骂人!嗯?”婴行一本正经,装腔作势教训老和尚。 老和尚吃了亏,反而输了理,气得七窍生烟,但又不好发作,只好加重口气说:“你一个小沙弥,竟敢推搡老衲,是何道理?” 婴行嘻嘻一笑,说:“我想试试你,有没有动性。” 老和尚说:“人,当然有动性了。你看,人走路,他脚下的大地并没有动,动的是人。” 婴行指着他的额头说:“那么,刚才是你自己在动,而不是我推了你,你为什么骂我?” 老和尚语塞,悻悻地走远了一些,生怕不知深浅的婴行再次冷不防出手,再让他“自己动”一次。 婴行越发得意忘形:“无话可说了吧?如果没有风,旗幡自己怎么能飘动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