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仕容传记_第510章 宝林寺讲经说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10章 宝林寺讲经说法 (第2/2页)

村中静悄悄的,人都到哪儿去了?”

    “都去宝林寺迎接六祖大师去了。”

    婴行问:“你怎么没去?”

    老太婆故意逗婴行:“如果连老太婆我也去了,谁在这里给你糍粑吃呀?”

    婴行不买账,想了想,说:“你是看这几天过路的人多,能多卖糍粑,不耽误赚钱呀!”

    老太婆摇摇头,一笑道:“小师父,这你可就说错了。老太婆是故意留在村口的。”

    慧能有些好奇,问道:“噢?为什么?”

    老太婆说:“你们想呀,外地的人们,大老远来朝拜六祖大师,走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肯定又渴又饿。我老太婆给他们布施点儿吃喝,我还能给他们指指路。”

    慧能高兴地说:“您真是功德无量呀!”

    老太婆也很兴奋:“我一大把年纪了,要什么功德!如果有点儿功德,我希望回向给天下苦难的众生。”

    ”慧能站起来,向老婆婆施礼道:“婆婆,你真懂佛法呀!”

    “大和尚您说笑了,我一个老太婆家,懂什么佛法啊?”

    慧能说道:“佛法教导人们远离贪爱、执著。哪怕是行善的功德,或成佛得道的渴望,都不可贪爱执著。你行善不为人知,不求回报,就是菩萨布施,就是最高的智慧呀!”

    老太婆打量了一眼慧能:“大师,你这些话像六祖说的。”

    婴行快人快嘴:“他本来就是……哎呦!”

    法空在桌子下面踢了他一脚。他只好改口道:“老婆婆,你是曹侯村人,怎么不认识六祖大师?他在你们这儿住过九个月呢!”

    老太婆叹了口气,边给众僧续水边说:“我没那福气。唉,说来,我这条老命还是六祖大师给的呢!”

    婴行看看慧能,又看看老太婆,好奇地问:“他救过你的命,但你却不认识他?……”

    老太婆说:“小师父,十几年前,六祖在宝林寺弘法时,我老太婆正得病卧床不起。三分魂儿,有两分被阎王爷攥在手心。是我的孩子们请大师给我做了一场大法事。大师还亲自替老身念了七七四十九天《地藏经》,老身这条小命才捡了回来。我还没来得及到寺里拜谢,六祖大师忽然就走了。一晃十几年过去了……”

    老太婆眼中泛着盈盈泪光。婴行又想表示什么,慧能看他一眼,站起来,向老太婆施了一礼:“天不早了,我们该上路了。”众僧都施礼说:“谢谢老婆婆的糍粑和茶。”

    在宝林寺门前,曹叔良、刘志略、无尽藏师徒和众多信众翘首以待。已是黄昏时分,众人等得有些焦躁不安了,远方出现了几个人影。

    刘志略喊:“你们看,来了,来了!”

    曹叔良犹豫着说:“不会吧?六祖是南国佛教的掌门人,不坐八抬大轿,也得乘二人小轿吧?怎么会像行脚和尚似的步行呢!再说,六祖的随侍少说也有几百人。而这才七八个人……”

    慧能他们越走越近。刘志略终于认了出来,他大叫一声:“六祖大师!”

    刘志略跑到慧能跟前,刚要去拉他的手,忽然觉得不合适,连忙跪地叩起头来。曹叔良、无尽藏尼师也领着信众们急忙跪下,锣鼓声震天响起,一串串鞭炮劈劈啪啪炸响……慧能快步走来,一一搀扶起刘志略、曹叔良,向无尽藏师徒问讯回礼。

    刘志略声音有些哽咽:“慧能……慧能大师,整整十八年没见了!”

    “是啊!十八年来,我多少次梦回曹溪,今日终于真的回来了!”慧能也十分动情,毫不掩饰自己的泪光。

    曹叔良一挥手,寺门上挂起了八个大灯笼。他指着灯笼对慧能说:“大师,您看!”

    灯笼上写着“南无六祖慧能大师”八个大字。灯下,四只南狮喜气洋洋地蹲着。突然,“哐”的一声锣响,狮子们跳起了欢快喜庆的舞蹈,锣鼓声一阵紧似一阵,狮子舞得一阵比一阵起劲,众人忍不住拍手叫好,欢声雷动……

    慧能入住宝林寺的第二天,便举行了盛大的讲经开示仪式。伴着悦耳的佛乐,僧俗们一起唱道:

    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皈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和南圣众。

    慧能坐在法坛上,鸣尺云:

    善知识,你们刚刚念诵过三皈依。我要奉劝诸位的是,希望你们皈依自己本性的佛、法、僧。其中,佛是觉悟,法是正确的佛法,僧是清净。用自己的心去皈依觉,便不生邪恶,寡欲知足,摆脱对财色的执著,这就叫福慧充足;自己的心皈依了正法,就没有了邪见,没有邪见,也就没有人我的区别,不会傲慢自大,也没有对贪欲爱憎的执著,这就叫远离贪欲;自己的心皈依了清净,一切的烦恼爱欲等外界环境都不沾染自己的清净心,这样众生就成了尊贵的觉者。

    如此修行,便是自己皈依自己,皈依自己的佛性。佛性像天色常清,日月常明;因有浮云的一时遮挡,才变得阴沉昏暗。忽然一阵轻风吹散了浮云,就会立刻明朗起来。世人的心性常常变化就像天上的云。

    有智慧的人们,智如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一样永远明亮。如果执著于外界事物,就会被自己的妄念浮云所覆盖,使自己的佛性不能明澈清晰。如果遇到有修行的高僧大德,听到真正的佛法,自己铲除迷妄,就会内外清澈,明心见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