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_第七百一十一章 象棋历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一十一章 象棋历史 (第2/2页)

,已具有相当的战争艺术性。

    明清时期,象棋有了很大的发展,并涌现出了不少象棋名手和论述象棋的专著。明代象棋专著有、、、等,而由徐芝精选的是象棋古谱中最系统、完整、实用的一种。象棋之所以如此兴盛,恰如艺术家唐伯虎着一书所云:象棋不仅可以娱乐,亦可以论兵。戏曲文学艺术家李开先不仅有高超的棋艺,而且为后世留下两首象棋歌,其97句,628字;136句,787字,是我国象棋史上的一份重要史料。

    清代是中国象棋发展的全盛时期,名家辈出,名谱众多。有关象棋著作有、、、、等。其中王再越着是中国象棋史上一部带有划时代意义的棋谱,它因战例丰富、变化精微而著称。

    在清代紫禁城是宫内廷,帝王后妃们为打发寂寞冷清的宫中生活,也常常以下棋打牌为赌,来散心、解闷、浇愁。北京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着诸多棋类,其中有一副别致精巧的蒙古象棋,与上述宋代象棋子无甚大差别,棋子为32枚:将2、车4、马4、象4、炮4,但无“士”,“卒”却比现今多4枚。清宫藏蒙古象棋形状为立体象形象棋。其“将”饰清代骑马武将形,顶戴花翎,身穿黄马褂,佩弓箭撒袋。一方骑红马,黄地花马搭;另一方骑黄马,红地花马搭。“炮”为端坐狮子形,一方全身黄色,爪下按一圆球;另一方绿色黄尾巴。“车”为马拉棚车形,车棚内端坐一人,一方黄马拉红车,绿车棚,车棚两侧均开方窗一,坐车人身着绿衣;另一方红马拉红车,绿车棚,车棚两侧均开圆窗一,坐车人身着红衣。“马”为站立马形,一方黄色,黑鬃黑尾;另一方驼色,黑鬃黑尾。“象”为站立骆驼形,一方黄色,另一方驼色。“卒”为端坐人形,一方为头戴清朝官帽,身着黄色衣服;另一方免冠光头,身着红色花衣。关于蒙古象棋如何走法,解释最为详尽的是清人叶名丰的。

    清乾隆皇帝是个象棋迷。他经常与被清太祖封为****的老豫王多铎的第四代小豫王下棋。俗话说“棋找对手,将寻良才”。两人棋艺相当,不分上下。有时,小豫王受命去宫中与乾隆皇帝嬉戏,有时,乾隆皇帝干脆去豫王府找小豫王“博弈”。一次,乾隆皇帝与小豫王下棋时,小豫王说:“这次要论输赢和高低,我若输了,您可拔掉我府门钉一颗。”乾隆皇帝表示同意。小豫王紧接着又提出一个条件:“您要输了,得给我加一份俸禄,行吗?”“好!”乾隆皇帝高兴地答应下来。于是两人摆开阵式,拼杀激战起来,最后杀了个五比五平。小豫王对乾隆皇帝说:“我输给您五盘,您拔我5颗门钉,我赢你五盘,您给我加5份俸禄。”皇上是金口玉牙,哪能反悔,只好勉强答应下来了。小豫王走后,乾隆皇帝越想越不是滋味,我赢他5盘只拔去5颗门钉,输他5盘,却要给他增添5份俸禄,这不是有欺君之罪吗?这还了得,但又一寻思,豫王是****之一,不能加罪服刑,但为了教训小豫王的贪婪,乾隆皇帝下旨工部将豫王府院墙加高3尺,形同大狱的院墙一般。爱新觉罗.傅仪在一书中也谈及慈禧太后与一个陪伴她的太监下棋,只因太监下棋到兴奋处,脱口说了句“奴才杀老祖宗的这只马”,竟惹得慈禧太后大怒道:“我杀你一家子!”然后即刻叫人把这位太监拉出去活活打死了。据文献数据记载,慈禧太后下棋玩牌时十分霸道,宫女、太监等人陪她玩时,都十分小心规矩,以免发生意外事故。即使下棋时能斗赢慈禧太后,也要在不露任何破绽的情况下,将这一局输掉,还要将其多年积蓄的小钱,供奉给“老佛爷”,以求保全生命。

    乾、嘉时期民间象棋活动的兴盛,其一重要标志是象棋迷大量涌现,这些人的棋艺未必高明,但却如醉如痴,癖好之状,不一而足,最为著名的一例是棋道士。

    卷二十四记两棋迷夺车,曹雪芹至嘉庆三年陆续写成,纪晌所云殆为乾嘉时期的棋坛实况。由此可见,象棋活动在北方民间开展得尤为如火如茶。比成书稍早的王械卷一,就曾记载山东登郡周某业剃发,*象戏,经神指授,用马尤多奇变,常赌财物,人莫能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