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_七百二十五章 象棋在国外的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七百二十五章 象棋在国外的发展 (第3/5页)

在汉诺威,却仅有5名棋手参赛,是史上参赛人数最少的一次。团体方面,耐格勒博士、霍甲腾以及迈亚棋、高拔领衔的林根队共10次夺得团体冠军,而老牌劲旅汉堡队也获得过7次团体冠军。除了每年定期举行的联赛分站赛、总决赛外,德国各地方协会还会举行很多地方性赛事,例如柏林夏日杯等赛事。各项赛事、活动的积极开展,既有助于棋友间的广泛交流,提升水平,同时也有助于象棋运动在各地的宣传、推广。再加上德国人严谨、认真,同时又有毅力坚持等因素,象棋在德国由星星之火逐渐形成燎原之势。除了象棋赛事的积极开展,象棋在德国本土棋手之间的广泛开展也对象棋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德国不断有非华越裔棋手涌现,特别是当中有不少是年轻人。随着年轻人的不断涌现,本土棋手的积极参与,德国象棋的繁荣景象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当然如果仅靠德国来带动象棋在欧洲的发展,终归有些孤掌难鸣。象棋在欧洲全面开花结果,也离不开其他象棋组织的努力,其中法国、荷兰、英国、意大利也在当地华越名流的带领下,积极开展象棋活动,同样为象棋在欧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三、象棋活动在欧洲其他国家的开展来自法国的黄秋鹏和来自荷兰的陈华钟都是当地的华人界名流,同时也是当地象棋发展的领路人。在他们的带领下,法国和荷兰成为欧洲象棋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法国巴黎承办了前6届欧锦赛中的5届,共8次承办欧锦赛个人赛。同时当时法国棋手的实力在欧洲也是顶尖水准,前10届欧锦赛的个人冠军均被法国棋手包揽,而迄今为止邓清忠8次获得欧洲冠军,成为获得欧洲冠军次数最多的棋手。除了王孝仁和邓清忠外,曾国强、谢鸿合、许松浩和胡伟长四位法国棋手先后获得过欧洲冠军。同时和德国一样,法国棋手也参加了迄今为止的全部14届世锦赛。其中1999年第6届世锦赛上,代表法国出战的原北京名手李琛勇夺世锦赛女子组亚军,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名获得象棋国际大师的欧洲女子棋手。而许松浩在男子组比赛中勇夺第8名,成为欧洲男子棋手在世锦赛上取得的最好名次。这一纪录直到14年后的2013年世锦赛才被德国棋手濮方尧以第5名的成绩打破,随后在届世锦赛上,同样来自德国的年轻棋手薛涵第以第4名的成绩再次将此项纪录改写。胡伟长、邓清忠和许松浩均获得世象联棋联大师称号。荷兰象棋协会在陈华钟主席的带领下2次承办欧锦赛个人赛,并诞生了多位欧洲名手。其中棋牌“五项全能”高手叶荣光两次在世锦赛获得第10名的优异成绩,成为荷兰第一位获得世象联棋联大师称号的棋手。而女子棋手余晓兰巾帼不让须眉,在2015年世锦赛上夺得第4名,同样获得棋联大师称号。荷兰棋手也参加了至今为止的全部14届世锦赛。英国象棋协会则由黎池刚老先生领衔,6次承办欧锦赛个人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欧锦赛上,有6名来自中国的大师、特级大师参与欧锦赛,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黎池刚杀出重围,成为战绩最好的欧洲棋手,获得当年的欧洲冠军,打破了法国棋手对欧洲冠军的垄断。此外英国棋手陈发佐。自1993年第3届世锦赛起,历届世锦赛均有英国棋手参与。意大利象棋协会早期由欧洲名手何志敏领军,三次承办欧锦赛个人赛。随后获得过中国全国女子冠军的特级大师林野移居意大利,并在1997年世锦赛上技压群芳,成为欧洲唯一一位世界冠军,同时她也获得了世象联授予的最高级别的等级称号——象棋特级国际大师。林野也是欧洲棋坛历史上唯一一位特级国际大师。和英国一样,意大利棋手也参与了自1993年起的历届世锦赛。除了上述几个象棋在华越裔人群中开展的有声有色的国家外,还有两个国家和德国类似,象棋在当地本土棋手中广受欢迎,他们就是芬兰和俄罗斯。

    四、象棋在芬兰和俄罗斯的发展和耐格勒博士一样,在中国因偶然机会结缘象棋的RaimoLindroos老先生成立了芬兰象棋协会。出于对这项智力运动的热爱和在本国发展该项运动的决心,Lindroos先生从中国购置了大量的棋具,并在回国后组织成立了芬兰象棋协会。在他和继任者艾迪莫的努力下,芬兰象棋协会逐渐发展壮大。精通十多种语言的邓明高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凭借会汉语的优势,邓明高不仅棋艺上进步神速,还积极参与到各种象棋活动中。在2014年欧洲象棋锦标赛上,邓明高豪取第4名的优异战绩,创造非华越裔棋手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自1997年起,芬兰棋手多次参加世锦赛,而且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芬兰队的棋手多为非华越裔棋手,而其整体水平也高过本国华越裔棋手。同样以非华越裔棋手为主力的欧洲国家是俄罗斯。俄罗斯象棋协会成立时间不长,2009年才首次有棋手参加世锦赛。但是至今为止,俄罗斯所有参加世锦赛的棋手均由俄罗斯本土棋手构成,其中的代表人物鲁缅采夫是水平最高的棋手,也是参与象棋活动热情最高的。除了上述几个象棋开展的比较好的国家外,其他也有奥地利、葡萄牙等国家有棋手参与世锦赛,但因为缺少合理的组织,最终没能成为欧洲象棋的一股势力。但是随着象棋在欧洲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有一些国家开始筹备或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象棋组织,例如白俄罗斯、西班牙和匈牙利,相信欧洲象棋的会员会逐步增加,象棋会在更多欧洲国家生根发芽。

    五、欧洲象棋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欧洲各个国家象棋协会的建立,欧洲象棋活动的日益增加,欧洲棋手水平的日益提升,加入到世界象棋发展的核心圈成为欧洲棋手普遍的共识,这也是象棋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顺应这一时代发展的需要,欧洲象棋第一代领路人的代表人物黄秋鹏站了出来,于2005年在法国巴黎承办了第9届世锦赛。这是世锦赛第一次来到欧洲,从参赛选手到比赛组织者,欧洲象棋发展迎来了第一次蜕变。而巴黎世锦赛的成功举办,也为欧洲象棋昂首走入世界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后因为种种原因,黄秋鹏逐渐淡出欧洲棋坛,而此时欧洲象棋第二代领军人物——薛忠又及时出现。薛忠棋艺水平了得,2010年首次参加德国总决赛就摘走桂冠,2013年世锦赛获得第10名,获得世象联棋联大师称号,同时精通英语、德语,组织能力极强。以他为核心的办赛团队成功的于2012年在法国里尔协助世象联承办了第二届世界智力运动会。随后在2014年,这个办赛团队又在柏林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象棋公开赛,同年11月份,第6届“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首次走出国门,亮相德国汉堡。2015年该团队临危受命,在仅有三个月准备时间的情况下,成功的在德国慕尼黑承办了第14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也让世锦赛时隔10年后再度来到欧洲。随后在2016年,在芬兰象棋协会的协助下,第二届世界象棋公开赛落户芬兰赫尔辛基。紧接着办赛团队回到德国汉堡,成功举办首届世界青少年象棋锦标赛。三年内连续在欧洲承办5项世界级象棋赛事,极大程度的推动了欧洲各地象棋运动的发展,帮助象棋真正意义的走出国门,冲出亚洲。

    前文提到了乌韦在1993年世锦赛上的讲话,他说他希望非华裔棋手能够不仅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