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0.我先干为敬 (第2/2页)
盘,可偏偏不是个大胖子;有些腼腆,注意听人说话,不随便打岔、不急于表态,可偏偏是个薄嘴唇,一看便知能说会道;明明是个气宇轩昂、**倜傥的小伙子,却显得很低调、不显山露水的。坐在熊向辉的身边,几乎可以忽略他的存在,那个春风得意的警察第一次感觉到这样的男人才是自己应该认真注意的。 罗汉,给大家斟酒。抽着烟,光头的张广福在嘱咐坐在熊向辉身边的王大年:一看这里就是你一个人最小,应该先敬大家一杯。 王大年就会起身,拿着飞天茅台的酒瓶给坐在他身边的下熊向辉面前的那个酒杯里斟酒。满满的,却不溢出来。小声的说一句谢谢您的赏光,我先干为敬。就扬起头,一口将自己手里酒杯的白酒一饮而尽,然后会按照峡州的老规矩,把自己的酒杯翻过来,口朝下、底朝上,给对方亮杯,那就是滴下一滴酒,罚酒三杯的意思,微笑着看着熊向辉将杯中的酒喝完以后,再微笑着说一声谢谢,然后再找下一位。 那种酒杯很小,不过也就是半两五钱左右,可一圈敬酒下来王大年也有半斤白酒进肚。那可不是现在南方流行的38度的低度酒,而是实实在在的53度的高度酒,加上又是酱香之王的茅台,喝下了半瓶那就不能小视。可那个年轻人回到自己座位上的时候,却依然脸不变色,也没有酒桌上常见的微醺的感觉。熊向辉就有些惊讶了,这样好酒量、可以打通关的人无论在任何地方都能受到热烈欢迎、无论办什么事也是会一路绿灯的,他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怎么样?我这个***喝酒的本事是不是把大家都镇住了?那个昔日的大哥大、现在的恒昌大市场的老板张广福端起酒杯站了起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年轻人叫王大年,天下王姓就一家、无二姓嘛,名字也很好记,就是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大年。为什么有这个名字?我这个***就是那一年的大年初一头一天生的!
酒桌上的人就在鼓掌。 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日,阴历和阳历嘛,可罗汉只有一个,就是大年初一。和尚笑嘻嘻的对大家说:每一年的过节的时间不同,日期更是相差甚远,可是南正街的大爹大妈每到大年初一就说那一天是我这个***的生日,所有的家里张灯结彩、大放鞭炮、做好吃的都是为他一个人准备的,是不是把人羡慕死? 王大年也就站了起来,对大家点头哈腰的。 王大年是我的***,自然也就是在座的兄弟。张广福在强调说:不是社会上的泛泛之交,而是我们真正的***。今天请大家聚一聚,就是想让这个兄弟和大家见见面、说说话,混个脸熟,以后罗汉要是有什么需要大家帮忙的,求到各位的名下,就给个方便、做点帮助,我这个人讲究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只要帮了我的***就等于是帮了我,借酒献佛,张某就在这里拜托大家了。 这可是一大新闻。谁都知道张广福原来在道上混的时候,大半个中心城区几乎都是他的势力范围,就是别的帮派的头头见了也得给个面子。那些投在门下、跟着一起闯社会的人不计其数。直到现在,早已金盆洗手、当了商人的大哥大据传无论走到哪里依然无所不能,有吃有喝还有女人**。手下有五虎将(详见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二部)更是了得,早就是名声在外,可就是从来没有这样正正经经的摆上酒席,请一些各方的知名人士为一个从没有见过、也没有名气的年轻人保驾护航。这不符合张广福的德行,那五虎将的势力范围和所涉及的行业几乎遍及全市,大哥大却依然要请其他的人照料和帮助,所有人就有些吃惊,也不知这个年轻人哪里来的这么大的面子,能够搬动张广福。 本来没这个必要的,广福哥罩着我就大树底下好乘凉了,可广福哥说朋友多了路好走,还说我是他的***,我们南正街的规矩,哥哥说的就是圣旨,就只能听他的。王大年果然很会说话。既恭敬了大哥大,又恭维了酒桌上的每一位,而且举着酒杯说的很有水平:我从外地刚回来不久,想在家乡发展,以后还请大家多多照应提携。 席间就响起了一片好说、好说的干杯声,本来就不会有人不给张广福的面子的。 大年,你可真是好酒量,一上来就把我们全给镇住了。有人在提问道:不用猜就知道一定是二十四号楼的,张哥是那里的楼栋长嘛。 你说对了一半,罗汉……对了,罗汉就是大年的小名,我都叫习惯了,老是改不过来。他首先是南正街的人,现在当然住在二十四号楼里。张广福满面红光的在说:知不知道这个家伙当年可是南正街的宝贝,从小就被所有的人给罩着,杨大爹知道吗?人家给他喂过饭!就连今天的廖局当年也曾经给他端尿擦**呢。 广福哥,照顾一点情绪好不好?耀东酒楼的老板程耀东(详见拙著都市系列长篇小说第二部)在一边叫道:这可是在酒桌上,大家都在喝酒吃菜,你就不能说罗汉的名字还是杨大爹给取的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