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_第292章 大运河战略(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2章 大运河战略(4) (第3/3页)

托词,可是刘鼎亲自登门,若是拒绝。那就是不识抬举了,说不定刘鼎会当场杀了自己。外面有些关于刘鼎地传言,实在是太凶残了一些。

    唐嫣微笑着再三安慰,徐长卿才慢慢的放下心来。

    很快,徐长卿再次出现,内心还有些忐忑不安,表现却还算平静。

    刘鼎开门见山的说道:“刘鼎今日前来,乃是请教有关政治江南运河之事。还请徐公子能够指点一二。”

    果然是治河之事,这是他们徐家的天生优势,有关地理论实践,随便都能说上个三年五载的,徐长卿也就不客气,举起一个手指。跟着举起两个手指,然后是三个。四个,平静地说道:“刘大人要治理江南运河,必须满足这四个条件。”

    刘鼎诚恳地说道:“不知道徐公子什么意思?”

    徐长卿慎重的说道:“在下地意思是:十很满意刘鼎的表情,娓娓道来:“老夫只要一万民夫,二万木材,三万两白银,四年时间,就可以将江南河整修妥当,船只从润州到杭州,就是五层的楼船,都可以通行无阻。”

    刘鼎眼前微微一亮。

    公孙重楼随即详细解释起来。

    其实需要解释的主要是第二点,就是大量的木材。在徐长卿的方案中,使用了大量的石料,用来修筑河堤和石拱桥,在公孙重楼的方案中,则使用了大量地木材。两万木材,是指两万方地木材。江南地区同样没有大量的木材,同样需要从其他地方运来,但是木材相对于石料而言,运输地难度还是比较低的,周边地区的木材不够,可以从大别山砍伐,那里的木材多的是,刘鼎也没有什么保护环境的观念。

    从这一点上来讲,公孙重楼的方略,的确要比徐长卿的可行性高很多,减少了百分之九十的民工,百分之九十的财政投入。这两点都是鹰扬军目前最困难的,徐长卿的方略,刘鼎根本无法执行。而一万名民夫,三万两白银,刘鼎现在随手都可以拿出来,哪怕是最后全部扔到了水中,也不会十分心痛。不过,所谓的便宜没好货,公孙重楼的这个方略,肯定有些其他问题。

    最后,公孙重楼说道:“刘大人,您看老夫的这个方略如何?”

    刘鼎没有回答,而是转头看着徐长卿,淡淡的说道:“徐公子如何看待老先生地方案?”

    徐长卿皱眉说道:“如此快则快矣。却遗祸万年。”

    公孙重楼说道:“刘大人,你整修运河,是为了尽快平定江南吧?徐公子的方略,是为了百姓的千秋万代着想。好是好,只是不切实际。如果刘大人不能平定江南,他的方略根本无从谈起,既然不能执行,即使方略再好,那又有什么用?”

    这位公孙重楼还真是叫公孙重楼,有话敢说,李怡禾等人都微微色变。

    刘鼎神色不动地说道:“还请老先生详细的解说。以解疑惑。”

    公孙重楼一点都没有谦虚的意思,傲然说道:“好!”

    他的意思,是用木材作为整治运河的主要材料。其实整治运河的主要工作,就是清理大量的淤泥,然后修建河堤,防止淤泥再次淤积。随后在河堤上种植树木,防止水土流失。同时。对运河两岸的大小河流也都进行整治,以防止河流地洪水冲垮运河主航道。徐长卿的方略,动用了大量的石料,就是为了修葺坚固的河堤。

    而在公孙重楼看来,坚固的河堤固然不能少,可是想要一步到位,难度实在太大。就算是盛世,举国之力,也不容易一步达成。江南大运河的河堤,绵延千里,如果都用石料修筑,光是开采和运输石料,就要个三年五载地,不知道得耗费多少的人力物力,他因此才用折中地办法,使用木材取代石料。木材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再生。石料却不可以再生。整治运河的第一批木材要从其他地方运来。可是除了第一批木材之外,以后就不用远途运来了。

    按照一般的整治方案。从运河航道挖出来的淤泥,可以堆积成河堤,然后在河堤上面栽种大量树木,以防止河堤坍塌。以前运河两岸,一般都是栽种柳树等风景树木,这样既能够保护河堤,也能营造优美的环境,可是,这种树木的生长速度很慢,木材也无法利用。公孙重楼地意思,却是在河堤上栽种毛竹,毛竹的生长速度很快,基本上一年到三年的时间,就能完全长成。对于修筑河堤来说,毛竹的作用和木材相差不大,只需要加大密度就行。到时候,就可以用这些毛竹来对河岸进行修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每年都有大量的毛竹用来代替木材,循环使用,生生不息。

    既然没有了石料,石拱桥都取消了,都使用竹筏进行运输,大运河的水流还是很缓慢的,竹筏完全足够了。当然,相对于石拱桥来说,竹筏的运输能力实在很低,风险也很大。然而,既然不修建石拱桥,那么整修运河的难度就大大地降低了,速度也会加快不少,节省地人力物力,就是在这个环节上节省下来的。

    说来说去,两人根本地分歧,就在于徐长卿力求完美,百年大计,一次就要做到最好。公孙重楼着眼当前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鹰扬军的目的和局限性,对于刘鼎的吸引力更大。但是到底采用哪个计划,刘鼎觉得自己还真的要好好考虑,也需要征求更多人的意见。

    刘鼎站起来,看着徐长卿和公孙重楼两人,期待的说道:“两位不知道是否愿意为鹰扬军做事?为天下百姓做事?”

    公孙重楼敏捷的说道:“刘大人厚爱,老夫自然欣然前往。”

    徐长卿微微犹豫片刻。

    唐嫣悄悄的给他打了个眼色。

    徐长卿说道:“大人抬爱,在下受宠若惊,还请大人以后多多指点。”

    刘鼎欣然说道:“你们来到我鹰扬军之后,专心研究如何整治运河,别的事情都不用过问,我现在任命你们为治河副使,我本人亲自担任治河大使。你们且努力工作,刘鼎绝对不会亏待你们。即使刘鼎眼前无法整治,日后也必然达成你们的心愿。”

    两人欣然致谢。

    刘鼎又看着唐嫣说道:“徐夫人珠算功夫如此出色,是否愿意出仕?我看徐公子到鹰扬军任职,也舍不得留你单独在家中,你若是愿意,不妨到徐公子身边工作,担任治河参军,协助徐公子整修大运河如何?”

    唐嫣也欣然答应。

    刘鼎哈哈一笑,觉得此行不虚,满意的说道:“走,我们回去曲阿!”

    :,

    手机用户可访问观看小说,跟官网同步更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