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4章 故地重游(3) (第2/3页)
动静。就算是不懂得军事的慕容姐妹,也都有点担心,如果有人埋伏在河流的两侧,伏击他们,鱼多均的船队肯定会全军覆没的。然而,奇怪的是,肥水两岸并没有埋伏的敌人,看鱼多均的样子,似乎也没有这样的担心。 慕容初丹好奇的问道:“庐州是你们鹰扬军的地方吗?” 鱼多均摇头说道:“不是。” 慕容初丹诧异的问道:“那为什么你们可以从庐州通过?” 这个问题,鱼多均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他皱皱眉头,欲言又止。 庐州是保信军的地盘,这是毫无疑问的,庐州的城头上,飘荡着保信军的旗帜,上面写着大大的“唐”字,肥水围绕着庐州,当然也是保信军的地盘。事实上,庐州保信军在贝礼翊死了以后,剩下的两个军头,唐千铮和鲜于赫,分别带领各自的部下,分别盘踞在庐州、和州,他们并没有投靠鹰扬军。 鹰扬军能够从庐州下面平安通过,当然不担心遭受保信军的攻击。事实上,庐州的保信军,对鹰扬军的船队熟视无睹。不久以后,他们就可以看到庐州的城廓。如果他们愿意的话,甚至可以和城头上的保信军打声招呼。甚至,如果在庐州的附近,遇到水位过低的情况,船队不得不请纤夫的话,他们还能从庐州请到几百名的临时纤夫。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保信军和鹰扬军的关系好? 当然不是。 保信军和鹰扬军的关系,目前处于非常暧昧的状态,友好是肯定说不上的。贝礼翊杀死了林度,刘鼎又杀死了贝礼翊。唐千铮和鲜于赫,对于林度的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其实是非常担心刘鼎对他们不利地。尽管杨行密在巢县厉兵秣马,专心对付着两个家伙,可是他们两人的表现,还是比较强硬的,就是绝对不愿意投靠鹰扬军。 保信军不敢惹鹰扬军? 似乎有点像。 保信军最大的后台,就是淮南军。现在淮南军内讧,自顾不暇。当然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理睬他们。在这样的背景下,保信军当然要小心谨慎一点,夹起尾巴做人,以免被鹰扬军找到直接攻打庐州的借口。事实上。鹰扬军已经攻克了盛唐县,控制了整个寿州,寿州城也被鹰扬军包围起来了,鹰扬军属下地杨行密部队。一直都驻扎在庐州南面的巢县,对庐州施加压力,其实此时此刻地鹰扬军,其实已经对庐州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如果庐州的保信军有什么不规矩动作的话,鹰扬军完全可以在攻打寿州之前,将庐州首先拿下来。 在这样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庐州地保信军当然要小心翼翼。不想惹事。他们其实在庐州的城头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鹰扬军正在向寿州前线输送物资。如果他们这时候出击,的确可以将鹰扬军地所有物资据为己有。相信鹰扬军未必会拼死抵抗,但是,在他们抢夺物资以后,等待他们的,必定是鹰扬军铺天盖地的反击,如果他们还想多活一段时间,那就只有一只眼开一只眼闭,装作什么都没有看见。想必唐千铮正在约束自己的部下,千万不要打鹰扬军的主意。 鱼多均认真的想了想,慢慢的说道:“他们不敢打我们。” 慕容初丹奇怪地说道:“为什么?” 鱼多均自豪地说道:“因为我们比他们强大。” 慕容初丹的汉语带着一些怪怪地语调:“你们强大,强大到他们根本不敢冒犯你们?” 鱼多均傲然说道:“当然如此。” 慕容初丹指着远处渐渐露出轮廓的庐州,慢慢地说道:“但是他们有很高很大的城墙,你们能够攻进去吗?” 鱼多均笑着说道:“城墙没有什么用,我们随时都可以攻进去。” 意识到很有可能要提到黑色火药,这是鹰扬军的最高机密,是万万不可泄露的,鱼多均于是改变了话题,微笑着说道:“反正,他们不敢惹我们就是了。他要是惹了我们,等于自寻死路。” 他忽然有种很奇怪的感觉,他已经有多少年没有说过这么自豪的话了?在以前清淮军的时候,清淮军的战斗力并不强,他绝对不敢说谁不敢前来招惹自己,更不敢说别人惹了清淮军,就是自寻死路。但是现在,他敢公开扬言,他敢公开的保证,保信军是绝对不敢主动招惹鹰扬军的。保信军如果主动招惹鹰扬军,等待他们的,绝对是立刻灭亡的下场。他们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将可能葬送自己。 哪怕是疯狂的淮西军,也不敢正面招惹鹰扬军正规军,只敢采取小偷小摸的行为,用以命换命的最原始手段,袭击鹰扬军的普通民众。如果他们招惹鹰扬军的正规军,等待他们的,必定是残酷的反击。即使他们招惹的是鹰扬军民众,他们也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鹰扬军有信心,有能力,将淮西军从中原大地彻底的抹掉。完全消灭淮西军,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这,就是鹰扬军的实力。 这,就是清淮军永远都比不上鹰扬军的地方。 他鱼多均能够成为鹰扬军的一员,是最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慕容初丹却没有体会到鱼多均的复杂感情,好奇的说道:“要是惹了你们,你们会有什么反应?你们都是听刘鼎的吧?” 鱼多均傲然说道:“他们不敢惹大人的。” 惹刘鼎? 保信军恐怕还没有这个资格! 慕容初丹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沉默不语。 慕容初彤忽然说道:“那么,庐州的保信军不敢惹你们,汴州的朱全忠呢?他敢不敢惹你们?还有太原的李克用,凤翔的李昌符,长安地朱玫。他敢不敢惹你们?” 鱼多均笑着说道:“这些问题,还是你们见到大人以后才问吧。” 慕容初丹紧追不舍的说道:“你们大人真的是黄巢的儿子么?” 鱼多均笑着说道:“有关大人的问题,你们还是直接问大人的好。” 慕容初彤自言自语地说道:“我们都觉得很奇怪,如果刘鼎真的是黄巢地儿子,为什么会到来寿州呢?” 鱼多均还是笑着说道:“这些问题,只有大人才能回答。” 不知不觉间想起当日在寿州的情景。鱼多均也觉得奇怪,刘鼎究竟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在寿州。这的确是个谜。但是鹰扬军上下,都没有意思追究这个谜底,对于他们来说,刘鼎出现在他们的眼前,一切都足够了。刘鼎的过去。他们并不关心。他们最关心地,乃是刘鼎带领他们继续前进,继续取得胜利。 鱼多均越想越是感慨,语调沉重的说道:“当初。我们一行人逃出寿州,周围都是淮西军,根本不知道应该逃向哪里才有活路。幸好大人及时出现,带领我们脱离了险境,还找到了复仇的道路。如果不是他,我们早就全部死掉了,哪里还有机会回来啊?唉。三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现在地寿州,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慕容姐妹也十分好奇。 寿州。现在到底怎么样了呢? 刘鼎现在,又在忙碌些什么呢?对于自己的到来,他会不会欢迎呢? 船队到了庐州西北方的肥水转弯处,水位太低,就无法继续前进了。 “卸货!” 鱼多均下达命令。 所有的船只,都慢慢的靠岸卸货。 卸下来的物资,不但有粮食,还有几百辆的独轮车。 在水面上,船只是运输地主力,在陆地上,这些独轮车则是运输地主力。 独轮车又叫手推车,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其实物就是独轮车。鹰扬军没有足够地战马,也没有足够的牛、骡、驴,所有地牲畜基本上都要用来从事农业生产,独轮车也就成了路上运输的主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