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5章 云卷(2) (第2/3页)
们鹰扬军来这里,是来打仗的,不将突厥人撵回去黄河北岸,绝不善罢甘休。” 敬翔和谢瞳始终觉得刘鼎答应的过于爽快了,正在疑神疑鬼,听到刘鼎最后一句话,情不自禁的lou出狐疑的神色,却一闪而逝,旁人根本察觉不到。要是刘鼎出言讽刺朱温,又或者是当场将朱温揍一顿,甚至是喊打喊杀,他们反而觉得是正常地,毕竟朱温地确是害死了黄巢的全家,偏偏刘鼎显得若无其事,好像和朱温完全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看他地表情,简直就像是外面打工的游子,回到了家里一眼的轻松自如。 刘鼎的反应正是他们最担心的,他们都很清楚,这种将仇恨牢牢的压在心底的做法,才是最可怕的,一旦爆发出来,朱温身边无人能够幸免,包括他两个谋士在内。本来刘鼎后面的那句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两人想得太多,情不自禁的陷入了死胡同。他们都以为刘鼎是要找借口占着汴州、郑州、洛阳等地不放,不免有些担忧。 要是鹰扬军打退了突厥人的进攻,又乘胜追击,将淮西军搞定,将舒州和汴州连成一片,则天下大势,尽入刘鼎囊中。雄霸中原的鹰扬军,可以从洛阳经潼关,直接进入长安,又或者是出兖州,对宣武军施加压力。淮南地区三虎相争,情况不容乐观,鹰扬军虎视眈眈,想必也是胜券在握。到时候,宣武军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回天乏力了。 宣武军今年开春的确是流年不利,李克用不知道是吃错了什么药。受到了什么刺激,居然发动这么大规模的进攻。看李克用地行动,完全是狗急跳墙、气急败坏的架势,如同疯狗一样,逮住谁就咬谁。还有契丹人也是,谋定而后动,深谋远虑。一下子将宣武军置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迫使宣武军不得不向鹰扬军求救。本来只要有一分的可能。他们都不会向鹰扬军求救的。然而,该死的是,宣武军连这一分的可能都没有。 既然鹰扬军来了,宣武军只能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让鹰扬军去对付契丹人。 另外一个,是让鹰扬军去对付突厥人。 两个方案,都有利有弊。 如果让鹰扬军去对付契丹人。刘鼎未必愿意,毕竟鹰扬军路途太远了,后勤供给困难,时机上可能也来不及。再说,即使鹰扬军愿意,宣武军自己也不愿意。眼下地形势很清楚,在抗击突厥人和契丹人的同时,中原地区地各大势力。都要重新洗牌。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契丹人攻打的是山东境内,目标是王敬武、朱瑾、朱瑄三人,要是让刘鼎率领鹰扬军去山东,那等于将整个山东白白的交给鹰扬军了。 联系到鹰扬军正在南边。对淮南地区磨刀霍霍,一旦鹰扬军在北面拿下山东,在南面拿下淮南,那么被夹在中间的武宁军节度使时溥,除了投降,只能自杀。到时候鹰扬军占领了淮南、徐州、山东等地,宣武军就不用混了。鹰扬军将会以无边的优势,夹带整个江南和运河两岸的资源,将宣武军死死地压垮。事实上,宣武军最大的缺陷。就是兵源不足。无法组建更多的军队,一旦丢失了山东。丧失了这个最重要的兵源地,宣武军不用打,自己都溃灭了。 更要命的是,李克用脑子里只有一根筋,认准了朱温是他最大的敌人,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即使这次的进攻被打退,很快又会卷土重来。以他地个性,就算一年不能来两回,至少每年也会来一回。在这样反复的战斗中,宣武军的兵力不断的被消耗,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灭亡。战国时期的赵**队也非常精锐,前期国力也很强盛,但是他们长期受到匈奴人地袭扰,最终不得不落败,对于宣武军来说,突厥人就是如鬼附身的匈奴,打不赢,甩不掉。 考虑来考虑去,朱温最终还是选择了另外一个方案,那就是自己远走山东,去对付契丹人,让刘鼎来面对突厥人。他相信,以李克用和刘鼎之间的矛盾,两人一旦打起来,肯定没有和谈的可能,他完全可以放心经略山东。只要打败了契丹人,他就可以将整个山东都纳入自己的手掌心,宣武军从此不用担心兵源不足了。到时候,他以富饶的山东为基地,南下攻略徐州,抢先一步占领这个战略要地,就可以暂时立足于不败之地。 但是这个方案最大的问题是,他不得不放弃郑州、汴州这两个战略要地,将其交给刘鼎。在这样的乱世当中,地盘就是一切,要将到手的地盘交给刘鼎,朱温简直连自杀的心都有。郑州、汴州是连接长安、洛阳地交通枢纽,朱温要主动放弃,谈何容易?夜深人静地时候,朱温大骂李克用,大骂刘鼎,大骂老天,可是无论怎么骂,还是必须做出抉择。他后来想了个办法,要是刘鼎推辞的话,他就和刘鼎耍赖,两人一起组织战斗,这样就可以赖皮了。 然而,刘鼎答应得非常干脆,朱温自然没有了赖皮地机会,他捉摸不透刘鼎的心思,心底下的疑团越发的发展壮大,好像刘鼎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随时要将他吞掉,他的脊梁骨后面都觉得凉飕飕的。但是计划既然是宣武军提出来的,他不可能自打嘴巴,他只好勉强笑着说道:“那就麻烦老弟了。” 所有的宣武军和所有的鹰扬军,都能够清晰的感觉到朱温这个笑容的勉强。宣武军上下所有人,都没有称呼刘鼎“殿下”,显然是不认之前的旧账,不过鹰扬军这边也没有什么反应,李怡禾、令狐翼、秦迈、张铎、崔绾、高郁、史光璧等人,都和起义军没有什么联系。当然不会很在意。 刘鼎似乎也没有什么所谓,含笑说道:“老哥尽管放心。” 朱温抱拳再次致谢,表面微笑,内心却如针刺。 刘鼎忽然想起什么,朝令狐翼说道:“令狐,将东西拿过来。” 令狐翼命人将十多个木箱抬过来,交给朱温的卫士。 朱温让卫士将木箱打开一看。却是一把把用稻草捆绑起来地短剑,外表非常的古朴。剑鞘、剑柄上都没有什么装饰的,但是拔出来一看,剑刃散发着内敛的寒光,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有卫士拔下一根头发,轻轻的让头发飘落在刀刃上,结果头发被一分为二。 刘鼎笑着说道:“小弟不才,在南边混了几年。也没有混出什么名堂来,辖区内都是穷乡僻壤,人烟罕至,生活困难,实在是没有什么好东西孝敬各位。幸好有人打造了十多把这样的短剑,总算勉强可以拿得出手,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只是小弟初来乍到。以前的兄弟,也都高就了,要是不送点礼物作为见面礼,实在说不过去,还请各位笑纳。” 朱温看到上面刻印着葛从周等人地名字,却没有他朱温的。也没有敬翔、谢瞳、潘逸、朱珍、牛存节地,意思显然很明白,只有以前和刘鼎共事过的人,才有资格获得这样的短剑。朱温将葛从周等人派到山东前线,就是不想他们和刘鼎见面,只是刘鼎来这么一手,倒是有点麻烦。 刘鼎笑着说道:“本来是要亲手送给昔日的兄弟的,可惜他们现在都不在附近,实在是可惜。既然看不到他们,就麻烦老哥送给他们了。还请他们不要笑我寒酸。” 朱温满脸的笑容。无比真诚的说道:“老哥代他们谢谢了。” 敬翔神色不变,谢瞳却是悄悄地皱皱眉头。随即一闪而逝。 他们当然知道朱温最忌讳什么。 朱温最忌讳的,正是刘鼎和葛从周等人接触,因为他内心深处,从来没有真正的信任过葛从周等人。无论怎么说,朱温叛变起义军的事实,都好像一根刺一样卡在朱温自己的喉咙里面,令他自己都觉得非常的敏感。或许有些人不会很在意,但是有些人或许会很在意。他们屈就于宣武军,只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