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_第419章 虚与委蛇(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9章 虚与委蛇(3) (第3/4页)

王满渡即可。至于这些物资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刘鼎地需要。

    唯一比较麻烦地就是水泥。要知道,水泥目前只能在舒州生产,寿州境内的水泥窑还没有投入使用呢。王满渡需要地水泥,都必须从舒州运来,路程是相当的遥远。鱼多均想了个办法,那就是组织专门的船队,立刻从舒州起运,经过长江、运河、汴水输送到王满渡,这中间用最快的船,也要二十天的时间。

    虽然这种运输方式耗费的时间长,可是运输的数量很大,一次的运输,就能够满足王满渡的需要。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还是能赶在最后期限之前到达王满渡的。难题是中间不能有任何的阻挡,否则在二十天之内,是无法到达王满渡的,这就牵涉到水军的护航力度了。

    “九月二十五日之前到达王满渡,行不行?”刘鼎深沉的问道。

    “九月二十六。”鱼多均仔细的计算过后,将时间向后延迟了一天。

    “行!就这样!我会派战舰护送船队!九月二十六日之前,必须见到这批水泥!”刘鼎果断的说道。

    “保证完成任务。”鱼多均也当场立下了军令状。

    刘鼎当即让人将龙孟尧请来,让他当面和鱼多均商量护航的事情,龙孟尧爽快地表示。他会派稳重的洛羽负责这项事情。洛羽为人低调,很少在大庭广众下出风头,他总是默默无闻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只要是交给他的工作,没有不完成的,刘鼎对他也非常的放心,于是此事就此定下。

    从三眼都提供地情报来看。李克用和刘鼎的确是同样地心思,大家拉开架势。然后痛痛快快的大战一场,无论输赢,在十月中旬到来之前,都必须回去处理各自的后院了。看到鹰扬军已经拉开了决战的架势,李克用不敢怠慢,也开始调兵遣将起来。

    突厥骑兵做起决战的准备,显然要比鹰扬军方便快捷得多。鹰扬军的部队,都是两条腿赶路,他们却是四条腿甚至是八条腿赶路,机动性要比鹰扬军快多了。但是,突厥骑兵也有自己的弱点,就是步兵太少。纯粹地骑兵,并不能完全发挥突厥人的战斗力,于是李克用一不做二不休。下令将潞州的突厥步兵也调集过来,将总兵力增加到了七万多人。

    九月初八,鹰扬军的糁潭都到达王满渡,正式安营扎寨以后,李克用再也没有丝毫的怀疑,于是进一步抽调兵力。务求要在这次面对面的决战中,将鹰扬军一扫而光。从三眼都反馈的情报来看,李克用开始收缩兵力,李嗣源、李存进、李存信、符存审的军队,都全部集中到了万胜镇以南,和王满渡距离不到五十里,骑兵一个冲锋就可以到达。

    同时,李克用还专门展开了针对鹰扬军地进攻训练,在王满渡,甚至能够听到北方传来的阵阵闷雷。那就是突厥骑兵在训练的马蹄声。浓厚的战场气氛。将广袤的原野,渐渐的笼罩起来。刚好这时候天气逐渐由秋天转入冬天。天空阴沉地日子越来越多,使得战斗的气氛显得更加的浓郁。

    这时候,有关鹰扬军要和突厥骑兵正面决战的消息,也已经全面传播开来。不但开封的民众知道,天下的民众知道,就连远在歙州的刘浩、刁覠、杜武、周通等富家翁都知道了。平时很少来往的他们,也少不得聚集到了一起,讨论即将发生的战事。

    他们都不可避免的怀疑,刘鼎如果不是傻了,就是在装疯卖傻。在这样地平原地区和突厥骑兵正面决战,简直是找死啊!然而,他们思前想后,将刘鼎地各种行为,仔细的梳理了一遍,又觉得刘鼎不像是在找死。如果刘鼎真地这么没有头脑的话,他们几个也不用躲到歙州来做富家翁了。

    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变数不成?

    一时间,他们都恨不得马上cha上一双翅膀,飞到王满渡去看个究竟。

    兴元府的朝廷也接到了有关决战的消息。李克用和刘鼎都先后派人送来表状,表示要在王满渡讨伐对方,两人的表状都使用了“不死不休”等字眼。李克用请朝廷派人公证,刘鼎则请朝廷派人观战。

    当时正好是宰相、兵部尚书张浚值班,他拿着李克用和刘鼎送来的报告,看过以后,目瞪口呆,浑然不知所措,良久才喃喃自语:“神仙打架,关我什么事?”

    于是报告了皇帝李俨。

    皇帝李俨却是误会了,看过刘鼎的表状以后,连声说道:“真的吗?真的吗?”

    看他的神情,不像个皇帝,倒像个喜欢看热闹的小孩子,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别人打架。

    他不太懂军事,不知道其中的凶险,他只看到了刘鼎表状上的“讨伐”、“不死不休”、“马革裹尸”等字眼,根本没有深刻理解到这个“讨伐”背后的深切含义,他还以为刘鼎为了给朝廷报仇雪恨,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李克用这个祸害除掉。

    “忠臣,实在是大大的忠臣啊!”李俨发自内心的感叹

    如果真的是那样,也不枉自己送给刘鼎那么多的空头官衔,别的节度使那里得到的官衔也不少,却没有一个人有实际行动的,只有鹰扬军不但和突厥骑兵对峙了几个月,现在还不惜一切代价,和突厥人进行决战。这样的人如果还不是忠臣,谁是忠臣呢?

    果然,鹰扬军监军崔瀣送来的表状。也是这么写地。崔瀣表示,鹰扬军明知可能不敌突厥人,但是为了朝廷的尊严,为了皇帝的尊严,为了天朝上国的尊严,决心凝聚全部的兵力,和突厥人决一死战。上报国家社稷,下报黎民百姓。万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还有窦浣等人,也都激动得不行,同样给兴元府送来了文书。他们其实并不太清楚刘鼎在前方的部署,他们只知道,刘鼎这次是动真格了,将可能调动的兵力都调集起来了。他们最恨地就是胆大包天的李克用。居然悍然攻击长安,将皇帝撵到了兴元府,因此,只要是对李克用不利地军事行动,他们都是最乐意看到的。

    窦浣等人都信誓旦旦的表示,他将全力支持鹰扬军打好这一仗,如果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飞扬跋扈。无法无天的李克用被消灭,即使马上就死了,那也是含笑九泉。窦浣表示,他已经看到了朝廷中兴的希望,看到了现在的皇帝,将成为一代中兴之主。

    他这等老臣递送的表状。显然要比监军崔瀣地表状更有杀伤力,尤其是“中兴之主”等字眼,实在是大大刺激了李俨被委屈得太久的心灵。虽然兴元府的天气渐渐的变冷,似乎物资又有些不足了,可是李俨依然觉得这个冬天将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一个冬天,宠幸妃子的时候也有力多了。

    欣喜万分之下,李俨当即下令嘉奖鹰扬军,同时派遣户部尚书崔沆、兵部尚书张浚前往中牟,公证也好,观战也好。总之是要看到李克用被打得落花流水。说真的。李俨还真的从来没有考虑过鹰扬军失败地可能,他将全部的愿望。都倾泻到李克用的失败上面去了。

    崔沆和张俊虽然考虑的周全一些,有点担心鹰扬军落败,但是他们当然不会在李俨的兴头上泼冷水,指出鹰扬军失败的可能。于是,他们很快就带着李俨地旨意,从兴元府赶往中牟。由于时间紧迫,他们一路上都是日夜兼程,生怕无法在十月初三之前赶到王满渡。

    神策军中尉杨复恭同样乐开了花,只是乐开花的原因刚好和李俨完全相反。他认为,鹰扬军在平原地区和突厥骑兵决战,必定是凶多吉少,甚至有可能全军覆没。他对刘鼎一直都看不顺眼,刘鼎同样看他不顺眼,要是刘鼎此战过后,就从人世间消失的话,实在是最美妙不过的事情。

    这个刘鼎,真是狂妄啊!

    想当年李靖、郭子仪之类的人物,也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