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20章 有朋自远方来(1) (第1/4页)
从紫园到大相国寺并不远,刘鼎、艾飞雨一行人很快就到了。 大相国寺位于开封的市中心,相传为战国时魏公子信陵君的故宅。北齐天保六年,有外来僧人在此创“建国寺”,隋朝初年不小心发生火灾,寺庙大部分被毁,僧人散去。唐初,为歙州司马郑景住宅。武则天长安元年,慧云和尚寄宿安业寺,发现原郑景宅池内有楼殿幻影,认为此地很有灵气,便募银建寺。 唐中宗神龙二年,慧云到濮州铸了一尊一丈八尺高的弥勒佛像,于睿宗景云元年请回开封,翌年,慧云kao募捐购买郑景宅院造寺,在挖基时掘出旧建国寺碑,遂沿用“建国寺”名。第二年,睿完敕令改名为相国寺,并赐“大相国寺”匾,习称相国寺。 在此后的数百年,大相国寺的影响力日渐扩大,成为中原地区最有名的寺庙之一,李白、杜甫等大诗人都在此留下华丽的诗篇。大相国寺的僧众,据说有五百多人,香火之鼎盛,一时无两。当初突厥骑兵围城,不少城内的居民,就是跑到了大相国寺避难,祈求满天神佛的庇佑。 站在大相国寺的门口,刘鼎好奇的歪着脑袋,看着睿宗李旦亲手书写的牌匾,觉得这个皇帝的毛笔字的确不咋地,也许比自己还不如。他对大相国寺的认识,都是来自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左看右看,结果没有看到一颗垂杨柳,不免有些失望,同时对地真实性表示深深的怀疑。 大相国寺的僧人,发现刘鼎等人的到来,急忙向主持方丈普智大师汇报。普智大师立刻穿上最华丽的袈裟,带着一众僧人出来迎接。这普智大师五十多岁。肥头大耳的,眼睛很是圆滑。不像方丈,倒像是商贾。他对刘鼎等人毕恭毕敬,倒也让人觉得非常的舒服。刘鼎暗道大相国寺难怪如此受人欢迎,这个方丈实在是功不可没。 刘鼎说道:“这位艾公子想要到处走走,你陪着他就是了,却不要管我。” 普智大师不敢怠慢,于是亲自陪着艾飞雨去了。 艾飞雨微笑着说道:“大人不妨也四处走走。兴许有什么发现也说不定呢!” 刘鼎点点头,让令狐翼负责艾飞雨地安全,自己则独自带着夏可舞在旁边自得其乐。 他对于佛寺向来都没有什么兴趣,对于佛教也没有什么好感,要不是艾飞雨要来,哪怕大相国寺再出名,他也懒得到来。什么意外发现,笑话。能够有什么意外发现?难道会在这寺庙里面发现尼姑不成?如果真的有尼姑,倒是意外发现,想到这里,刘鼎地内心忍不住邪恶起来。 无聊中,他和夏可舞顺着佛寺四周转了转,发现这大相国寺别的没有。就是地方足够大,能够在开封的城中心,霸占着这么大一块地方,也算是少有了,看来历朝历代,对这里还是满重视的。朱温在开封这么多年,想必也从相国寺的身上捞到了不少油水,要说相国寺的香火钱,没有他朱温的份,打死刘鼎也不会相信。 不知不觉到了天王殿。天王殿五间三门。飞檐挑角。黄琉璃瓦盖顶,居中塑有一尊弥勒佛坐像。慈眉善目,笑逐颜开,坐在莲花盆上。据说,他就是未来佛,二亿四千年后将作为释迦牟尼地接替人降至人间。两侧站着四大天王,他们个个圆目怒睁,虎视眈眈,大有灭尽天下一切邪恶之势。 持珠握蛇者为广目天王,他以站得高、看得远而得名;手持红色宝伞者是多闻天王,他以闻多识广著称;持宝剑者是增长天王,他希望世间善良的心、善良的根大大地增长起来;最后怀抱琵琶的是持国天王,他弹奏着八方乐曲,护持着万国和平。 夏可舞自言自语的说道:“大人,你肯定是未来佛,不知道属下是其中的哪个?” 刘鼎笑着说道:“你是广目天王,令狐是增长天王。” 夏可舞怎么看自己都不像是广目天王,来回仔细的衡量,自己也忍不住笑了。 天王殿北边是一片花园假山,景致幽雅,颇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妙。再往北走,便是赫赫有名的正殿――大雄宝殿了。大殿重檐斗拱,雕梁画拣,金碧交辉。大殿周围是青石栏杆,雕刻着几十头活灵活现地小狮子,令人喜爱。 大雄宝殿的两侧,是专门给贵客题词的地方,在上面很容易找到骆宾王、王勃、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等人的名字。刘鼎仔细的看了看,上面果然有朱温的题词。这个朱温,无赖出身,什么时候毛笔字练得这么好了?他一定是专门练习这个几个字,然后专门到这里题词来着。这一招自己倒是要学学,免得自己地毛笔字除了名字之外都见不了人。 过了大雄宝殿,便是罗汉殿了,俗称“八角琉璃殿”,它结构奇特,系八角回廊式建筑,别具一格,世所罕见。殿内回廊中有大型群像“释迦牟尼讲经会”,五百罗汉姿态各异,造型生动,他们或在山林之中,或在小桥流水间,或坐或卧,或仰头,或俯首,形态逼真,情趣无限,堪称艺术杰作。 罗汉殿中间,有一木结构八角亭高高耸立,内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木雕像,有四人高,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由艺术巨匠用一株白果树雕刻而成,每面有六只大手,两百只小手,手心有一只慧眼,总共一千余只。故名千手千眼佛。她的神态,看来看去有点像杨贵妃,多半是巴结杨贵妃地作品。 在罗汉殿的对面,是观音殿。出入那里的都是女香客,都是冲着南海观世音菩萨而来的,这里也是女香客唯一可以出入的地方。刘鼎不想到那边去凑热闹,于是就在这里端详千手千眼佛。在另外一个世界的时候。曾听人说到千手观音,不知道说的是不是就是这个千手千眼佛? 千手千眼佛地面前。有个年轻人,正在虔诚地拜佛。听到后面地脚步声,他就漫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刘鼎对他也不以为意,这年轻人乃是手无抓鸡之力之人,没有任何地威胁性。没想到他看了刘鼎一眼,居然冷笑着说道:“怪事,黄巢的儿子都信佛了。看来天下太平的日子不远了。” 夏可舞唰的一声拔出冰魄寒光刀,顶在了对方的喉咙上,同时死死地摁住了对方。 这个年轻人的确是手无抓鸡之力,可是他一眼能够看出刘鼎的身份,还大言不惭,实在令人惊讶。 刘鼎阴沉着脸说道:“你是什么人?” 年轻人倒不怎么惊慌,双手很自然的举起来,做投降的状态。脸上带着一丝丝僵硬的笑容,有些狡黠的说道:“殿下不妨猜猜?” 刘鼎示意夏可舞将他放开,上下打量着他,冷冷的说道:“你既然认得我,又称呼我为殿下,想必是当初地同袍。你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要做什么?” 此人微微一笑,下意识的整了整自己的衣衫,微笑着说道:“殿下多心了,敢情将我当做是来打秋风的人了。只是,殿下真的什么都不记得了吗?” 刘鼎目光深沉的凝视着他,缓缓地说道:“你既然是我的同袍,想必对我的过去很了解,为何明知故问。” 此人含笑说道:“失礼,失礼,在下听到一些传说。说是殿下已经恢复了智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下五千年的事情,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没想到原来是谣言。在下朱有泪,给殿下行礼了。” 刘鼎微微长大了嘴巴,眉头也轻轻的皱起来,缓缓的说道:“沧海月明珠有泪,原来是你。” 他听刘白伊提起过此人,此人在当初的起义军里面,绝对是个个性人物。只是每次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