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_第462章 缘木求鱼(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2章 缘木求鱼(3) (第1/3页)

    曹州,野外。

    冬天的原野,一片的灰白色,一眼看不到边。尽管还没有下雪,早上却已经出现了大面积的霜冻。草丛基本上已经枯萎,纷纷贴在干枯的大地上。北风不断的吹过,卷起漫天的枯草,在天空中好像天女散花一样的爆炸开来,零落四散,渲染着一种破败的、凄怆的气氛。

    天色显得有点阴暗,云层压得很低,好像要下雪。事实上,连续几天都是这样的天气,可是却从来没有下过雪。偶尔有些老人说,看这天,多半要下雪了,可是他们的经验之谈,却是一次次的失灵了。天气固然看起来是要下雪,可是却始终没有下,让人的心头总是觉得有点什么似的,好像眼前总是要发生些什么不祥的事情。

    偶尔间,草丛里面有什么东西晃动,却是不甘寂寞的狗獾。黑色的身体,小小的眼睛,短短的腿,一不小心就在草丛中骨溜溜的滚过去了。逐渐枯萎的野草,让它们感觉到了食物的缺乏,但是为了能够在冬眠之前,筹集到足够的能量,它们还是拼命的寻找着任何可以填饱肚子的食物,然后全部吃到肚子里面去。

    这个季节的狗獾,体重也比平时要增加一倍以上。身上地毛皮也是最漂亮的,身体内的脂肪也是最丰富的,乃是猎人最好的目标。随便一个狗獾打回去,都够一家子吃一天的,而且它的皮毛还可以卖钱,贴补家用。在太平盛世,狗獾基本上是看不到踪影地。只要一出现,马上就会引来猎人的追捕。

    只是。现在是战乱时期,正是狗獾地天堂。这地区已经没有了什么猎人,所有的青壮年,都已经被征调入伍,方圆数百里,都难以看到青壮年的踪影。即使偶尔有藏匿起来的青壮年,也不敢出现在这样视线开阔的原野上。更不敢和狗獾展开追逐。猎人的大量消失,还有人口的急促减少,都导致这里地狗獾泛滥。有人戏言,某些地区的狗獾,可能要比活着的人还要多了。

    话很糙,理却不糙。

    这里是河南道最贫穷的区域,天灾**,水涝旱灾。蝗虫瘟疫,几乎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官府依然采用铁血手段催逼税款,如果不能缴纳各种赋税,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被官府吊死的人比比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在曹州各地的树上,都悬挂着干巴巴的尸体,那都是无法缴纳赋税地穷苦百姓。

    大唐帝国内部最早出现民不聊生的区域,就是这里。昔日的黄巢起义军,很大一部分人就是来自曹州。听说黄巢在郓州发动了起义,活不下去的农民,纷纷举起锄头扁担,参加了农民起义军,使得黄巢起义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拥有了超过十万之众。连天平节度使薛崇都吓了一大跳,搞不懂黄巢从哪里煽动到这么多人参与暴乱。

    黄巢发动起义以后。在曹州各地连续和前来镇压的朝廷军队发生激战,双方地死伤都比较惨重,导致这里的人丁大量减少。后来黄巢起义军南下转战,朝廷军队实施报复,在这片区域采取了残酷的镇压手段,又杀了一大批人,导致这里的人丁继续减少。天平节度使薛崇被起义军杀死以后,朝廷军队实行报复,朝廷任命的招讨使宋威在此一次就杀了四万余人,几乎将这里变成一片白地。

    后来,黄巢起义军进入中原,再次在这里和朝廷军队发生多次残酷的交战,壮丁的数量再次减少,许多地方出现了千里无人烟,百里无鸡鸣的惨象。黄巢退出长安以后,转战周边地区,越发加重了此地的惨状。在宣武军控制这里以后,朱温实行有丁必抽的战略方针,只要是能够举起武器地男人,都必须参加宣武军,违者杀无赦。

    于是,仅存地为数不多的青壮年也开始逃亡,大部分在多次战乱中幸存下来地村庄,都只有鳏寡孤独的存在,根本看不到青壮年的身影,甚至连青年妇女都看不见。人丁的急促减少,导致田地荒芜,杂草横生,狗獾泛滥。由于许多农田都长出了高高的野草,成了狗獾撒野的乐园,狗獾性喜群居,经常成群结队的出现,甚至连人都不敢kao近。

    长期战乱过后剩下的老弱病残,根本不是这些狗獾的对手,只能任凭狗獾泛滥,甚至要避开它们。正在田地里劳作的,基本上都是面如菜色的妇女,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有牙牙学语的孩子,一个个都瘦骨嶙峋,有气无力,仿佛随时都会被北风吹倒。

    胖嘟嘟的狗獾就在她们身边游弋,甚至践踏庄稼。因为她们根本不擅长箭术,也不擅长奔跑,无法捕捉这些狗獾,只好听之任之。而这些狗獾,仿佛也要将以前被人类欺压的怨气,都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于是大量的毁坏刚种下的庄稼,让辛辛苦苦的农民们欲哭无泪,却又无可奈何。

    哒哒哒……

    马蹄声急促而来,震动了平静的原野。

    正在田地里劳作的人民,都麻木的举起了头,看着飞驰而过的骑兵。他们的神情都显得麻木而惊恐,眼神基本上都是呆滞的。由于受到谣言的影响,他们还以为是契丹骑兵来了,全身都几乎凉透,以为世界末日已经到来了。随后才惊喜的发现,到来的不是契丹骑兵,而是鹰扬军地骑兵。骑兵队伍中间的双剑交叉旗,迎风招展,是非常醒目的。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这面旗帜已经成了当地民众的护身符。

    这是鹰扬军的飞骑军。

    带领这支骑兵出现在曹州地面,正是飞骑军指挥使安仁义。

    嗖!

    安仁义弯弓搭箭,瞄准了左前方的草丛。

    轻轻一松手,箭镞呼啸而出。

    噗!

    一头在草丛里面乱窜地的狗獾。吱吱吱地尖叫着倒下了,在草丛中连续滚动。最终无奈的躺在那里不会动了。尖锐的箭镞破空声,惊动了更多的狗獾,它们纷纷从藏身的地方跑出来,四散逃窜。原本平静的草丛,一下子好像炸开了锅,热闹非凡。

    嗖嗖嗖!

    更多的骑兵战士飞驰而过,纷纷弯弓搭箭。瞄准了四散奔跑地狗獾。

    一连串的箭镞射出,如同是下了一阵猛烈的箭雨,将草丛周围都覆盖起来。

    有的箭镞射中了其他的狗獾,也有的箭镞射到了草地里,箭头深深的cha入干涸的土地,只留下半截还在不断摇晃地箭杆。不论箭镞的准头怎么样,力道却是不小的,如果狗獾被射中。绝对没有继续奔跑的可能。只是有些狗獾奔跑的速度实在太快,要想射中它们,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受惊地狗獾拼命的逃跑起来,想要避开来袭的箭镞。它们是非常狡猾的,绝对没有两个狗獾kao在一起,而是全部散开。相互之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而且逃窜的方向,也是完全不同的,给追杀它们的人,增加了不少的困难。箭镞不断的落下,却很少命中目标。

    然而,后面跟上来地骑兵,紧追不舍。他们纵马飞驰,紧紧地追着每一个狗獾,就算没有将它们射死。也要将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