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_第509章 长安,今夜无人入眠(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09章 长安,今夜无人入眠(1) (第1/3页)

    下午时分,葛从周带领射声军全军到达。

    在此之前,孟知祥、郭崇韬、赵宋等人,已经先期到达,加入了鬼雨都的行列。他们先是在贞元殿和乾元殿之间执勤,后来,刘鼎又让他们跟随飞骑军一起,清剿杨复恭的余党。其实杨复恭的余党已经没有多大的反抗能力,刘鼎让他们参与此事的目的,只是让他们看看血淋淋的场景而已。

    艾飞雨、李怡禾、朱有泪、崔绾、张铎、史光璧、关任杰等人,也都随着射声军到达。他们在灞桥的时候,都担心得不得了。直到刘捷从长安赶来,告诉大家杨复恭已经被杀的消息,他们才不约而同的欢呼起来。为了严格保密,包括李怡禾和朱有泪在内,都不知道刘鼎的详细计划,艾飞雨对外做出的样子,也好像根本不知道有此计划。结果鹰扬军果然成功的蒙骗了杨复恭,最终导致了杨复恭的败亡。

    城内的鹰扬军超过六千人,刘鼎所有的担忧,都全部化为乌有。刘鼎当即下令,射声军正式在长安城布防,控制了所有的城门。由于长安城的城门实在是太多了,葛从周下令封闭了所有次要的城门,西面只留下金光门通行,南面只留下明德门通行,北面的城门全部封闭,至于东面的城门,则全部打开,因为后勤部门要争分夺秒的抢运物资。

    崔瀣带来的五百名鹰扬军,其实就在长安城内,就驻扎在大明宫附近的东内苑废墟里面。刘鼎为了不打草惊蛇,在行动之前,一直没有和崔瀣取得联系,所以崔瀣对于刘鼎的突然发难,同样是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直到乾元殿周围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崔瀣才心有余悸的拍着自己的胸口,暗叫为你刘鼎老兄打工,实在是危险,差点儿就死于非命了。

    在混乱中,驻扎在东内苑的鹰扬军,和监视他们的神策军发生了冲突,鹰扬军杀死了好些神策军的士兵。他们对外界的情况,并不了解,更加不知道刘鼎的计划。不过,带领这部分鹰扬军的,乃是出身鬼雨都的刘晟,他敏锐的感觉到外面局势起了变化,立刻带领这部分鹰扬军向乾元殿方向发起攻击,试图将皇帝控制起来。

    无奈,乾元殿周围的神策军.人多势众,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少,无法冲破神策军的围堵,最终还是等豹骑军和飞骑军到达的时候,才成功的冲了出来。刘鼎当即命令他们在大明宫的周围负责戒备,增强大明宫周围的防守力量。随着鹰扬军大部队的到来,大明宫的局势逐渐稳定,最终,这五百名的鹰扬军,回到了监军崔瀣的身边。

    在灞桥的射声军向长安城急促.进发的同时,驻扎在渭南的庞师古直荡军,也很快接收到了刘捷带来的消息,他们迅速从渭南出发,日夜兼程赶来长安,以增强长安的基本防卫力量。长安城实在太大了,没有三五万的兵力,根本无法控制所有的城门。至于驻扎在骊山、新丰、华州城和华阴等地的鹰扬军,则原地不动,全力以赴帮忙抢运送往长安的各种物资。

    有了李怡禾、朱有泪、崔绾等人.的策划,刘鼎基本可以轻松下来了。舒舒服服的洗了个热水澡以后,刘鼎居然感觉到有点累了,好想躺一下。只是,在长安城里面,能够住人的房子实在是太少了,即使有,现在也都被杨复恭的余党占据着,被鹰扬军清洗过后,里面肯定是血淋淋的场景。

    朝廷的文武百官,其实也没有像样的房子,哪怕是.户部尚书崔沆和兵部尚书张浚,都不过是寄宿在神策军的军营里面。都说长安一片废墟,的确不是谣传,朱玫在长安经营了三年多的时间,居然也没有重建长安,哪怕是进行一点点的重建都没有,看来他对长安也是没有什么信心,不过是将其当做是过客而已。

    最后,令狐翼等人总算在长安城的西南方,找到一.座没有牌匾的寺庙,经过考研,得知这个寺庙叫做大兴善寺,始建于隋初。由于大雁塔、小雁塔的兴起,完全盖过了大兴善寺的光芒,导致这里相当的破败。可能由于大兴善寺本来就破败,乱军反而没有继续破坏的心思,使得它奇迹般的得以保存。

    经过令狐翼的向西观察,觉得残存的建筑,还勉.强能够住人。寺庙里面已经没有和尚,不知道是逃走了还是被杀了,显得空荡荡的,刚好没有他人打扰。寺庙内的各处僧房,只需要简单的打扫,鬼雨都就基本能够入住。刘鼎看过以后,当即拍板,就住在这里了。

    暂且安顿下来.以后,设置在大兴善寺的鹰扬军指挥部,马上开始了紧张的运作。李怡禾和朱有泪心中有数,在外面复杂处理杂务,刘鼎难得的抓紧时间合了一会儿眼。其实外面人来人往的,又有时不时传来的马蹄声,可能是飞骑军的将士正在追杀杨复恭的余党,刘鼎根本无法睡得很沉。

    正在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令狐翼进来报告:“大人,马殷求见。”

    刘鼎从床上爬起来,点点头说道:“请他在大厅等候。”

    令狐翼答应着去了。

    刘鼎起来的时候,就觉得脑袋有点不对,好像有点昏沉沉的,四肢也有点软绵绵的。他以为是自己缺乏睡眠,也没有怎么留意,当即用冷水洗洗脸,果然觉得精神多了。他来到大厅,马殷果然等候多时了。

    当初鹰扬军在襄州城抓到马殷的时候,马殷还是非常年轻的,俊秀儒雅,意气风发,壮怀激烈,胸怀天下,即使最后被鹰扬军生擒,也明显不甘失败。甚至,他被囚车送走的时候,都是高昂着脑袋的。现在,数年的时间过去,马殷的样子要比之前苍老了不少,也憔悴了不少,要不是他自我通报就是马殷,恐怕刘鼎一错眼还真的认不出来。看来在兴元府的关押生活,让他改变了很多。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马殷的锐气,都已经被磨掉了。

    当初马殷被押送到兴元府,鹰扬军都以为朝廷必定会将其立刻处死的,朝廷素来对于反贼都是毫不犹豫。却没有想到,之后竟然一直没有下文。鹰扬军忙于其他战事,也没有怎么留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