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鼎_第538章 铁骑绕龙城(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38章 铁骑绕龙城(1) (第2/3页)

项拓跋部大首领拓跋宁丛率部落内迁到旭州,被授予大将军称号。唐贞观三年,党项细封部首领细封步赖率部落附唐,唐朝在其住地设立轨州,授步赖为刺史。同时在其他内附的部落地区,分别设立崌、奉、岩、远四州,各以其部落酋长为刺史。

    到贞观六年,党项居住的河曲一带已设有16州,人户30万口。贞观九年,在唐朝不断施加的政治诱逼与军事压力下,党项拓跋部首领拓跋赤辞也率部落降唐,唐朝在其原居地,分别设立了懿、嵯、麟、可等32个羁縻州,以松州为都督府,拓跋赤辞被封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

    唐玄宗时期,地处青藏高原的吐蕃强盛起来,不断袭击党项诸部,迫于吐蕃的威胁,拓跋部首领请求内徙。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党项拓跋部辗转经历了从原居地松州向今甘肃和陕西北部一带的大迁徙。一支迁到夏州的部落,被称为平夏部。

    吐蕃人占领河西走廊以后,就不思进取,乐享其成。后来吐蕃内乱,温末人兴起,吐蕃的势力撤离灵州,而当时的突厥人、吐谷浑人,也都东迁到了山西境内,留下了灵州的广阔生存空间,给了党项人极好的发展机会。党项人就是利用灵州这个有利的地理位置,努力养育马匹,繁衍人口,最终发展成今天强大的党项族。

    唐末农民大起义时,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帮助唐朝廷镇压黄巢起义,被任为夏州节度使,爵夏国公,再赐李姓,建夏州为“定难军”,统辖夏、绥、银、宥、静五州地区,从此开始出现以夏州为中心的党项李氏藩镇割据势力。

    毫无疑问,拓跋思恭对于鹰扬军,肯定是存在敌意的。当初,黄巢起义军之所以被迫退出长安,就是因为遭受到唐军和党项骑兵的联合进攻,不得不撤退。当时带兵攻击起义军的,正是拓跋思恭本人。在一连串的战斗中,黄巢起义军至少有五万人死于党项骑兵的铁蹄之下。直到现在,葛从周等人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对党项骑兵无不恨之入骨。

    本来拓跋思恭以为黄巢起义军溃败以后,就彻底的消失了,但是他没有想到,刘鼎却带着鹰扬军,在黄巢起义军残部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最终形成比当初黄巢起义军还大的势力。现在,鹰扬军控制了关中,控制了朝廷,在某些程度上,已经对党项人构成了威胁。就算他不主动进攻鹰扬军,为了自保,拓跋思恭也必须做出某些防御性行动。

    那么,这次党项骑兵进行内部调整,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了防止鹰扬军找党项人的麻烦,还是准备对鹰扬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鹰扬军尽管已经进入关中大半年,但是严格来讲,鹰扬军在关中,还没有完全站稳脚跟,若是党项人孤注一掷,大举南下的话,鹰扬军应付起来,还是比较吃力的。

    拓跋思恭,到底是选择被动等待,还是主动进攻呢?

    现在还不得而知。

    离开潼关以后,刘鼎便回到骊山。

    在刘鼎离开关中的时候,关中的大小事务,一直都是艾飞雨在处理。刘鼎回到骊山,刚好是傍晚,萧致婉已经准备好饭菜,三人一起吃了饭。刘鼎感谢萧致婉送给陈明珠和刘真真的礼物,萧致婉格格的笑了,只有艾飞雨愣在一边,原来他什么都不知道。

    刚吃过晚饭,萧致婉告辞离开。刘鼎正准备和艾飞雨商量一些事情,结果还没有说到正题,夏可舞就进来报告:“大人,顾艳辉来了。”

    刘鼎点点头:“请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个商贾打扮的中年人,在夏可舞的引领下,悄然进来。他将自己的身体,基本上都笼罩在长长的白袍里面,只lou出两个黑溜溜的眼睛,让刘鼎想起后世的阿拉伯人。今年的天气有些反常,九月份的关中,还好像盛夏一样的炎热。在这么炎热的夏天,用白袍将自己全身包起来,实在是难为他了。但是,顾艳辉的打扮,绝对有必要。

    进得屋来,顾艳辉xian开长袍,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摸了摸额头上的汗水,恭敬的行礼:“韩王殿下,鄙人有礼了!”

    刘鼎含笑说道:“请坐。”

    同时示意他不要客气,桌面上的冰镇西瓜,可以随便取用。

    顾艳辉倒不客气,他一路南来,的确是又热又渴,便拿起西瓜吃起来。

    艾飞雨温和的说道:“辛苦了。”

    顾艳辉放开西瓜,恭敬的说道:“能够为韩王殿下办事,是鄙人的福分,不辛苦,真的不辛苦。”

    刘鼎点头说道:“你的功劳,暂且记着。等你回到了我们这边,我们自然会有相应的安排。”

    顾艳辉说道:“殿下如此关照鄙人的家人,鄙人理当粉身碎骨,为殿下,为鹰扬军效力!”

    刘鼎说道:“你慢慢吃,吃完再说。”

    顾艳辉吃了两块西瓜,便说起这次秘密前来的基本目的:党项人要内讧了。

    灵州附近的河套地区,一向都是产马的最佳区域,这里拥有整个京畿道最富饶的草原,黄河在这里拐个大弯,河水灌溉了两岸富饶的土地,非常适于马、牛、羊等牲畜的生长。党项人能够在短短不到百年的时间里,就发展成强大的游牧民族,和这里的有利条件是分不开的。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贞观后期,河套地区每年出产的战马,数量都在十万匹以上。高宗时期更是达到巅峰状态,每年的战马出栏量,都维持在十五万匹以上。加上牛和羊,整个灵州地区,简直就是牲畜的海洋。党项人占据了这里以后,积极养马,马匹的数量只多不少。

    作为党项人的大首领,拓跋思恭控制着灵州附近最肥沃的草场,拥有的战马数量,至少超过二十万匹,牛羊数量超过五十万头。他麾下的骑兵,人数是最多的,装备也是最强的,他随时可以指挥调动的,至少有五万精锐的党项骑兵。依kao着强大的力量,拓跋思恭掌握了党项人的主导权。

    然而,党项族内部,也有多个部落,由于利益分配上的分歧,他们和拓跋思恭的关系,可不是很好。他们对于拓跋思恭的行为,多有怨言,表面上虽然不敢起来反抗,暗中却在不断的积聚兵力,只等着有机会就起来取代拓跋思恭。

    顾艳辉现在所效命的人名叫拓跋寿元,同样是党项人的贵族,他的辖地在银州和绥州,刚好和延州相邻。但是在党项人的辖区中,拓跋寿元的领地是最遥远的,最贫瘠的,几乎都已经拖离了河套地区了。用党项人内部的说法就是,拓跋寿元被流放了。因此,在暗中反对拓跋思恭的部落里面,拓跋寿元是最积极的。

    这次拓跋思恭派遣拓跋胤、拓跋翔南下,抽空了自身的兵力,拓跋寿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