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士大夫的非人生活_四百零六章 在风中(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四百零六章 在风中(二) (第2/3页)

   “不会,但十几年要和要战,主动权将会掌握在我们大宋手中。还是先写信吧。”

    当真以一路之军对付一国之军?

    傻了不成。

    先写信给韩琦与范仲淹,怕他们走露消息,韩琦激进,范仲淹保守,与郑朗的理念不同,所以临到开战前才开始写信通知。

    与上次一样。

    但现在三人关系也在蜜月阶段。

    至少在兴修水利上,范仲淹与郑朗是抱着一团心,两人合作很美满。石门川两战!花花轿子大家抬,不但抬了范仲淹,还抬了范纯站,朝廷已经授范纯枯官职了,范仲淹不是忘恩负义之辈,心中有数。这人德cao天下无双,至少不会在背后掣肘。

    能出多少兵力那是另外一回事。

    韩琦上次合作很高兴,不但抢了许多功劳,无耻的抢了战利品的大头,他自己与郑朗一样呆在石门寨,也替他洗刷了好水川之役的耻辱,甚至郑朗配合他胡闹,放了好多白鸽子,飞啊飞,飞得韩琦开心万分。而且这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好战分子,史上宋朝与西夏开始正式协商议和,他还在继续叽叽歪歪的,弄得赵祯头痛神伤。

    最后才写信给庞籍,在西北做得也不错,可他比范仲淹还要保守消积。不但府麟路他没有发兵相助,郑朗石门川之战打响,也没有出兵趁早胜扩大战果。直到大局已定,这才派兵捡了几粒芝麻,缩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后悔得牙酸。

    咱还给你一次机会,一直会派斥候保持相互联络,你利不利用,与俺无关。

    当然,还是假设,也在信中对他们进行提醒,防止李无昊虚虚实实,改打其他二路。

    信写好,送走。

    张方平问道:“行知,会不会有攻打其他两路的可能?”

    “也许有,可能性极小。麟府一战无昊没有讨好,但他能自遮其丑,不说兵败,而说撤退,况且又夺下丰州城,正好野利遇乞被他绞杀,将撤兵的责任能往野利遇乞身上推。可是泾原路去年一战,西夏不论怎么推,是失败了,连太子还是我们主动释放回去的。这个耻辱不雪,他的威信就会下降。性格也是必然,他性格桀骜不驯,越败越战,与回鹘如此,与吐蕃如此,到了我们宋朝也会是如此。因此必然会是我们泾原路。况且我还给了他那么多漏洞,他能不钻吗?”说完,在张方平耳朵边低语几声。

    张方平乐了,笑完后一本正经地说道:“要小心。”

    “我知道,也做了安排。”

    两人商议一会儿,郑朗又返回渭州,派人召瞎毡过来。

    去年让他出兵,瞎毡心中定会不服。经过阿干城一役,此时他的心情与去年截然不同。

    此战会让瞎毡出三千人马。

    不多,也没有指望这三千人马会发挥什么作用,但意义深远,会因为出兵,被迫与宋朝捆绑得更紧密。

    就在这时,他接到一个好消息。

    陆陵那边反间计先收到一步效果。听了郑朗命令,陆陵跑去找屈烈的麻烦,能在夹山生存,那一个部族是好惹的,被海扁一顿,哭爹叫妈的跑回来。找到罗汉奴诉苦。

    罗汉奴表示为难,陆陵故作气极,又给了上等绸绢,几件贵重的钧瓷,还有一丝金银首饰,几幅宋朝名家的字画。看到礼物,罗汉奴笑眯了眼睛,派人上门责问,让屈烈亲自给陆陵谢罪。

    屈烈差点气疯了

    老子受你们契丹人的气,受白达旦人的气,还要受一个宋朝小商人的气!再加上经王勇蛊惑,一群党项人挑挑拨拨的,于是决定反叛契丹。用密信递给无昊。

    无昊看到信后,居然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只是让屈烈迁移时一定要小心,尽量不要让事态扩大。你悄悄的来就是,弄得轰动我很为难的。

    屈烈接信大喜,与所亲近五部在密谋叛投党项。

    郑朗得知消息同样大喜。

    这段历史记载得不怎么清楚,有人说先是屈烈率五部叛投无昊,其他党项部族先后暴齤乱起义,罗汉奴镇压失败,乞兵李无昊。李无昊反而助其暴齤乱,于是契丹激怒。

    又有人说屈烈叛投西夏,契丹阻拦,屈烈诸部反抗,罗汉奴战败,求助于无昊。无昊出兵相助,迅速将叛乱镇压,可是分赃不均,产生许多矛盾,无昊一怒之下,收留呆儿族八百户,罗汉奴索性反诬无昊助贼,导致他在西南战败。契丹那个小皇帝不知天高地厚,信以为真,于是出兵西夏。

    那一条是真的,郑朗不知道,但这个历史记载给了郑朗灵感,提前将它引发,而且获得成功。

    只要无昊一收留屈烈,已经产生矛盾。

    想保密成么?这全是自己一手策划的,自己会替无昊保密?

    细想一下原因,大约无昊这一回真的生气了。本来想邀请契丹朕手出兵宋朝,没有想到契丹半路退缩,自己独占了好处,无昊心中不平,再加上他的狂傲性格,不顾后果收留。马上对泾原路用兵,去年石门“一战西夏损失惨重。而夹山这几部在夹缝里生存,平时多有争斗,族人剽悍善战,也为他垂涎。至少比他的炮灰军战斗力强大。双方原因结合,提前收留了屈烈。

    还有什么消息比这个更好的。

    四儿说道:“官人,你与范学士写的那字没有浪费。”

    契丹小皇帝喜欢字画,带着契丹贵族们也喜欢宋朝的字画,宋朝有许多大家,绘画的大家几乎没什么地步,但写字的大家多是重臣,如范仲淹、欧阳修、杜衍、晏殊、郑朗、文彦博、蔡襄等,即便是苏氏兄弟也有一官半职,没有人指望靠卖字谋生。

    所以市面上这些人的字价颇高,却罕见有售。

    特别是郑朗与范仲淹的字,试问范仲淹会卖字么?人家是一片雪,尘垢不生,卖字?有没有搞错。

    郑朗家境会不会安字,避嫌都来不及,卖字!

    而且郑朗被一些契丹人视作未来五年后契丹中兴大臣,字价在契丹更高。‘

    宋人,你们不要高兴太早了,五年后你们这个小宰相便是俺契丹的宰相。市面上还有郑朗的字,皆是拓印而来的,拓印的效果肯定不及真本。契丹也有,是那次偷的,许多字稿。契丹小皇帝高兴之余,看到那一个大臣得自己喜欢,便送一幅郑朗的练字书法给他。

    郑朗上哪儿弄那种逼真拓本,亲自书写几篇书法,又请范仲淹主笔写了两幅字,此时郑朗书法更上一层楼,范仲淹书法也到大成之时。两幅书法放在一堆字画里,十分显眼。

    罗汉奴名字怪怪的,但也颇爱汉家文化,对书法略知一二,看到后大喜,连连说道:“拓募逼真如此,当瑰宝也。”

    陆陵怎么好说,这哪里是拓募的,本来就是真的,当然逼真。

    罗汉奴自己舍不得珍藏的,这要送给更高的贵族,用来上位。

    得到这些礼物,才加倍出力羞侮屈烈,也是造成这结果的原因之一—。

    “你不懂,论字之道,将来蔡襄必在我之上。”郑朗说道。略有些傲气,以他今天在书法的成就,除了蔡襄外,其他人,至少能平起平坐。之所以贵,一是他的书法流传得少,物以稀为贵。二是他地位越来越显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