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四章 祥瑞与杀妻 (第1/4页)
四百一十四章祥瑞与杀妻 剑南道的方使君,来书请问是否奏吉。 说话的正是管理龙武军附属产业和人口的户曹值日参军之一元季川。 他也是元结的堂弟,以荫授保举入官学,以户名科优异,受参军职。 方允谦要奏什么吉啊 我转过头去。 说是农作司的新稻种,在川东的屯点夏收了近九石 他用一种惊叹的语气道 那又怎么样就他会多事 我露出不以为然的表情。 这个方允谦。还是那么好大喜功。爱搞这种面子项目啊。在剑南他还是营田使地时候。就曾经把鱼塘沼池畜栏果园桑林稻田一体地联营农庄试点。搞成是太上皇在剑南第四个千秋节地献礼。说成是自太上幸蜀政轻民和。风调雨顺地结果。 农作司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推广我从海南引进地高产生作物。又有不错地水浇地。先进地农艺。完善地水利措施。和集体化劳作和管理。积累了足够地经验。才在今春头一年大规模推广。也该有所成就。 再说古人地斤两远比后世通用标准小。因此这九石也不过后世地七八百斤而已。南方随便一个农民都种地出来。对此当初第一上报亩产地时候。我还有些不满意。怎么才这点水准。 回大人。剑川虽然号称水旱无忧地天府之国。但是因肥瘠不均地力不等。这个产量已是不少了 元季川顿时涨红了脸搓着手。但依旧很有耐心地辩解道 这还是夏收地一季 听他的解释才明白,原来不是他们大惊小怪,倒是我的眼光太挑剔了,且严重脱离实际了,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稻谷粟米脱干后的平均亩产量都在一石半左右,如果是旱地居多的北方,这个产量,还要下调了一些,象号称财赋胜地鱼米之乡的东南,能够产出二三石,已经是膏腴之地了。 龙武军在荆西新开的屯垦点,一年两收黍子和小蒽稻,或按照传统的稻麦轮作,加起来撑死了也不过最多四石,能够一下翻了数倍,对古人未免有些类似放卫星式地骇人听闻了,当然,如果是作为地瓜土豆这样富含水分,并不耐饿地新作物,这么比例还要翻一翻的,不过这种东西拿水田来种,就未免太浪费了。 那你就去找薛长史安排一下吧告诉他把数量酌情减一减 现在正在剑南八州六镇,以及南平府的边军中推广的,乃是号称山地三宝的地瓜土豆芋头,哪怕最贫瘠地土地浇点水也能长出点东西来的。再加上关中那些军屯庄中正在种植地,号称北方旱地三宝的大豆高粱玉米等高产作物,以及在荆西三县种植的花生棉籽等油料经济作物。 嗯,这可是粮食革命啊,虽然我早就意识到灰有这个结果,但没想到会这么快就到来。一下子多出二三倍的产量,也意味着可以供养数倍以上的人口,以及随之而来爆炸式的人口增长率,起码是对龙武军地内部体系来说,我可以预见龙武军是越来越自给自足的同时,也越来越象藩镇了。 再安排说辞,不要太哗众取宠了就说蒙圣泽风调雨顺 虽然我很想把好东西都垄断在内部秘而不宣,显然只是个奢望,但能晚一天也是一天,折扣一下布出去,逐渐增加产量,也好有个心里缓冲,不然也太引人注目了。 是 他却没有走开,又吞吞吐吐地道 云阳的庄上出了些变故 什么变故 原来是,自从前些年军屯庄地建立,由于其作物整齐高产且饱满硕大,附近老是有人在成熟时偷摘走粮种,还有人以会亲访友为名,偷师学艺等等。 由于赃物数量不多,实在防不胜防,又不好界定,来都是妇女儿童,真抓到了现行,也无法重处,最多罚些米布。因此,这些年越来越频繁,甚至展到成群结队明目张胆的程度 同时,也造成这些年在军屯庄周边地农村里,不管养鸡养鸭,还是农作物种植也跟风的也厉害,当然他们的散放式的经营,无论是在产量还是品质上都无法与之竞争的。再加上龙武军内部消化量很大,倒也没什么直接影响和矛盾。 但是显然这种事情,已经严重伤害一些军屯庄户作为大集体一员的感情,还有很多人也觉得集体的利益受损了,因此积累了很有些怨气。因此在对待是渗透入侵,也变成粗暴起来,也产生不少冲突 直到前些日子,有个单身的年轻庄户,抓住了一个闯入偷摘玉米的女子,然后以带着赃物释放为代价,半胁迫的生了友谊的关系,这种事情其实不是没有先例。 由于军屯庄采取部分配给制,倒没有什么断粮的危机,象每年青黄接的时候都会有一些地方上的妇女,来到这里故意被抓住,然后为家里带一些豆麦什么的。只要肯上报说明,都不会受到惩罚。 但是这个女子后来又来了几次,干脆不愿意回去了,就这么身份尴尬的住在一起,时间一长也顾不得其他了,干脆在庄外农了座草房,可惜这女子的丈夫不怎么出息,但是她的夫家乃是当地势力绵延好几个村的大宗族,接到举告后不好坐视前来抓jianian,正好撞见双宿的两人,当场围住打了个半死,烧了房子,然后绑去游街,然后庄里得到消息前来救援已经迟了。 被同伴强抢回去后,两人折磨的只剩一口气,于是事情严重了。再加上这些年,因为先来后到地水源沟渠地界等大小琐事,积累起来的矛盾和恩怨 结果爆了波及十几个村子的大械斗,那些以宗族大户为纽带牵头的地方势力,且人多势众,来势汹汹,最终包围了当事人所在一个庄子。将还没成熟的夏粮,全被抢割糟蹋光。声称,要将骗jianian良家妇女的凶犯,抓出来挫骨扬灰。 虽然关中之地号称民风强悍,没有多少善茬,但是这些组织松散的农民,对上了半军事化管理的军屯庄里受过基本军事训练,按照人头配备武器,还有退役老兵作为骨干的庄户们,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依靠坚固地庄院,等到晚上地一个反扑,就被打的大败四散,黑灯瞎火的死了十几个人,抓了一百多号人,天明时,又在附近庄子连夜赶来的援军配合下,冲到邻近的几个村子里进行反报复了,烧毁了仓房和祠堂,将几个大户宅里捣毁拆平,将所有参与地男性拖出来暴打,一些人甚至因此不敢回家,方圆百里震动。 然后对方家里又有人出主意,组织族人披麻戴孝抬棺 告状,结果得到消息后,更多的军庄户组织涌进城来地队伍赶的做鸟兽散,连棺材和十几个主事的人扣下来,把县太爷堵在衙门里不敢出来。 到了这一步,州府再怎么想息事宁人,也不可能了,但是邻县出动县下的团练来支援,结果跑过去一看,围住县衙的全是熟人,就这么站在街上聊天起来 对方还想进京告状,结果现道路被军队封锁了,派出去的人一个个都失踪了,夏季正是给作物追肥追水地紧要时节,那实际个村子却又大量青壮被撵的不敢回家,这时候,才有人想起请地方德高望重地人,出来说合,但是地方军户却不肯罢休 是不是要安排抚恤或是交涉 他小心的请示道。 毕竟是朝廷地脸面 王八蛋。 我皱了皱眉头,骂了声粗口。 大人 他脸色一变,还想说什么。 打的好 到了这地步,难道还要息事宁人么我们可是天子亲卫地北军,有自己的荣誉和骄傲,家眷和老兵,可都在那些庄子里, 我瞪了他一眼,这家伙还有点文人的理想化。 可是大人的清誉 他还想辩说什么。 我从来就没有什么清誉,至于骄狂放纵也不差这一次,你以为我们退让一次,那些人就会感激涕零么 所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