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六章 门户与物议 (第1/4页)
四百一十六章 已经妥当了。\ 沙盘完成后,崔光远倒是派人送过来一个口信,只有这么四个字,我却轻吐了口气。 为了这个轻描淡写的妥当两个字,不知道有多少人头落地,又不知道要有多少人家破人亡,远戍边荒。 大出我的意料,在龙武军表态后。 云阳的那件看来很轰动的事情,比我想得更短的时间内就被自上而下的强大压力给和谐掉了,至于当初事情真正的起因,已经不重要了,军队的体面显然比地方官府的体面更大,而且后更不好对付,但更主要的是,对方的运气很不好,难的时机不对,朝廷中那些大老们中,虽然不乏有心给连军户都这么骄横跋扈的龙武军上点眼药。 可惜遇到了非常时期,大人不希望在番国使团过境的时候,生什么群体上访事件,给天朝的脸面抹黑,既然无法让军队的一方服气低头,那牺牲弱势的另一方刁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于是事情毫无意外一边倒的结果,当地官府以火箭一般的处理效率,判罚那几个村子的赔偿和劳役,而且是在军户的监管下。 当地参与械的几个大宗族的一些头面人物,直接被栽上一堆聚众作乱鱼rou乡里私藏军器非法结社损坏公器偷掠军产之类的罪名,在无数热心地军户围观公审下,流放到下受降城区,那里还有许多龙武军地士兵,等着和他们好好亲近一番。 当然,那些军屯庄逃不内部的整风运,主动援手同伴的行为该赏,擅自出动武装的该罚,不懂得直接找罪魁祸下手,而去不分青红皂白到处打砸抢,乱搞一气的更该罚。处理不好地方军民关系,让事情捅到我面前的,也脱不了责任。 这个机会,也整顿下军屯庄建立以后,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和弊病。光靠以乡党为纽带地担保连坐制度还不够,还要尽量把这些亲族同乡的渊源给拆分开来,形成管理人员的流动,一些来历不妥当的人员,宁可有反弹和损失,也要清除出去,龙武军不养没用地人。 然是我过于认真。想地太严重了。河北各军不分敌我百姓烧杀抢掠地时候。那些朝廷大老们。也不过是几个不痒不痛地申斥。 不我也没有多少心情为他们多愁善感地感叹了。这个世上可怜地太多了。我要先顾全好用身价性命前程追随我地人。才可能有多余地同情用到他们身上。 过了响午。直接在衙中用过饭后。小睡片刻精神一些。随即有人递上今天早朝地摘要。 早朝地时候。有人提出按照前代地惯例。晋尚书左仆射岐国公郭子仪为北平郡王。不出意料被这位老令公以恩荣过甚。惶不敢受。给谢表拒绝了。 不过我怀疑提这个建议地人。很有恶意趣味。前代地西平郡王是反贼大头目安禄山。东平郡王哥舒翰干脆被人阴死在潼关。 既然郭老令公颇有廉颇不老地志向。军中广大地将士也强烈呼吁。国不可无改委。改委不可无奥特曼。嗯错了。是国不可无朔方军。朔方军不可无郭令公。朝廷也勉为其难。仍令cao劳国事。 然后是更高层次一些的小内朝决议。 宰相们在政事堂里商议的东西,虽然号称国家机要,但是其中大多数常规事务及重要决议的东西,对居于统治上层的少数人来说,属于不是秘密的秘密,我正好在这个少数人中的之一。 其他人或许会从各自的派系,乡党等渠道得到一些模糊大概的消息,但是内容就没那么准确,甚至得到刻意曲。 薛景仙口述的正是么一份新鲜出炉的讨论稿 划道之议中,已经确立了河北河东河南几处 其三河之的河北道,拟定将被划为为幽燕平卢河北东三道, 河东道拟分为河内云中道 河南道拟分淮北河南道 我闭着眼睛,静静听着,一边脑子里浮想>。 李泌不愧是手腕高在历史上侍奉过四代皇帝的级能臣,他在河北以总参军国府的名义,大刀阔斧的清兵汰吏,将原本的二十多家的大小藩镇,裁撤的只剩最大的七八家,再经过这分道一划,就更加无害化了。 由于, 长期在朝廷虚内重外的政策下,安史之乱中叛军的主力,可以说是范阳平卢河东三镇为的边军,朝廷平乱的主力也是河西朔方陇右为的边军,再加上其他临时以地方部队扩充来的新藩镇山南河南淮南兵,以及临时调回的安西北庭剑南诸道勤王军,外藩诸胡西域列国的联军。 几乎都是外军在做主力。 而作为朝廷直属的中央军,几乎没有什么出彩的功绩,也就一个北衙留军龙武军到处奔走扮演救火队的角色。 因此那些地方部队扩充来的新藩镇,反而最好解决,他们的根基不深,战斗力也不算最强,组建也就这几年,朝廷只要有足够的安置措施,一纸诏书就可以轻易解决,其中以颜真卿为的河北四柱臣和宗室两王为典范。 然后是那些在战争中不断扩编的边军系统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有历史悠久的传统和以世袭军户血统构成的大小山头。抰百战之功,广有就食之地,一个处置不妥,就是不亚于安史逆党的祸乱。 按道理那些边军勤王定难的任务完成后,也应该以原 制还镇了,但是现实没有这么简单,许多将士已经习内地地繁华,不愿意再回到边荒的清苦之地去。 这就给了朝廷一个机会,你不愿意回去也没有关系,接受朝廷的要求交精兵,汰老弱之后,你可以带着军队,直接被纳入朝廷中军的体系,比如十六卫,又如是新建的关内节度使等等。 这些在他的cao作下,虽然象朔方河东军的编制和规模,地盘都没有变化,各位将领地权利和名位,也几乎丝毫无损,但是内部盘根错节的格局和平衡,却被重新打乱和划分过了。 以道上差遣官,转为职事的有,采访处置使改号观察处置使,仍主官民庶务,考课官人善绩,三年一奏,可罢免州刺史,除变革旧制须先报可,其余皆得先行后奏秩定正四品上至从三品下 营田使转运使租庸调使以本名留用,分主屯垦财赋度支,受事户部司农,秩定正四品上凡河北河东之地,仍三分上供留使留州之制 于明泉诸增派市舶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