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二章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第1/3页)
四百二十二章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 找到非洲大陆并不算数目稀奇事,唐代商人已经有乘船,抵达非洲索马里地区的记录,只是要在天竺大食之间,多中转几次,象有明确记载的从广州到拔失腊巴士拉大概要90天,在前往东非的三兰国,只要30天。 但关键是他们沿途描绘下的星相图和水文资料,虽然在回程途中,各种船上设施损毁严重,为了减少压舱的重量,连一路收集的物产样品和交易来的珍奇物品,都不得不丢进海里,但大部分的航行资料,还是被尽心保存下来。 虽然不算很完整,而且是季节性的,但是对正在开拓的航路,却是一个突破性的现,比如通过传统的海路资料,以及后世描绘的大比例海图,进行反复对照和校正,一些有去无回的死亡海域和迷雾一样的船只频繁失事地区,将有变成通途的可能性。虽然没有找到前往大秦国的海路,却现了前往黑色非洲的航线,也算是所谓的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带回来了与大食人交战的经验,以及一个特别的纪念品,多次次差点被精神紧张的水手们当成累赘和灾星,丢进水里献给海神的大食女人。 她还有另外一个自称的身份,据说躲藏在摩陵国以北的沙漠里,前倭玛亚王朝的残余部众某位领之女,当然了,当初她是当作某艘沉没的昆仑舶上战利品打捞起来的,在那些打算被运回广州当作珍奇物品售卖的各色奴隶中,她能够唯一幸存下来的理由,仅仅是因为,损失了大量同伴和船上物资的幸存们,需要一个活生生地见证物。 一个粗通大食大秦吐火罗昆仑族等数种语言和文字的俘虏,总比那些满身伤痕和污垢,被调教的呆呆傻傻一文不名的奴隶,更有说服力一些,至于她在船上和那些水手们生了什么,那已经不重要了。 这次意外生的跨洋旅行,让能够侥幸回来的人几乎筋疲力尽,大部分人在踏上交州港的土地后,就了各种寒热症一病不起,不得不留在附近养病兼观察,因为还有人象是在漫长航程中,耗尽了健康和体力,大病中再也没挺过来,由于害怕带回来瘟疫,仅有地一些没病的人,还被强制羁留在当地修养。 只有他们带回来的东西,被用最新式的飞鱼快船,由当地巡检和团练最精锐的士兵,护送到琼州整理汇编后,又转送到广州最快的驿站,快马加鞭送到长安来。 但尽管如此,他们回来的消息,还是从每天频繁往来交州广州的航船中,迅在广南传播开来,并因为南海都督府刻意的封锁,反而使传闻越传越离谱,造成了巨大的反响,据说就在消息北上出来地前一步,已经有人递书到海南派驻广州的奏事院,希望能开放权限与许可,由官方牵头组成船队,与大食国进行交涉,并寻找比大食更遥远的遍地珠玉,河淌金沙的极西之地去。 虽天际穷不毛之地。无不可通之理焉。 东南之利。舶商居其一。 我这两天。都在咀嚼着联合请命书上这两句话。思索着怎么从官方讨以个名正言顺地理由。广州可比不上西北地威胁。可以拉人做点小动作。广州对大多数朝臣来说实在太遥远了。更别说更遥远到不知所谓地昆仑国。 各国海盗袭广州地理由已经用过了。借着打击海盗地由头。冯越拉虎皮做大旗。组成舰队把天竺沿海地小国。都给宣威或说是教训了一遍。 此时地天竺。可没有后世阿三夜郎自大式地牛皮哄哄。还是被称为五方天竺地百国千城。众多土王诸侯领主。按照不同地宗教族群大混战地时代。王国林立。强国控制弱国。小国依附大国。依附关系变化无常。一国之内。王权政权地权赋税征收权。也分散在不同地阶级手中。 而自从孔雀王朝地阿育王芨多王朝地迦腻色迦王。塔内萨尔王朝地戒日王之后。最有可能称霸天竺地帝那伏帝国王阿罗那顺。头脑热地派人袭击唐朝使团。结果被唐朝驻天竺地正使王玄策。借西域吐蕃兵从东天竺地老家。一直推到中天竺给活抓回来。成为太宗昭陵站岗地十二过君王之一以后。五方天竺国。就再没有出像样地强大政权。 现最大规模的战事,就是帝那伏帝灭亡后,东天竺新崛起的帕拉普拉蒂哈拉拉喜特拉库塔三个较大国家,还在为争夺戒日王朝留下的旧都曲女城而征战不休 而在五方天竺中,又以南天竺的诸侯最为孱弱,而南天竺的诸侯,又以沿海列国最富,对海贸之利的依赖也最大。 因此,在巡游过程中,除了靠近室里佛势国的地区外,真正需要动用武力的机会并不多,大多数见到庞大的船队,先派人送来瓜果羊酒来,然后再派大臣请示交涉。 没被教训过的,也多表示出相当的姿态,比如开市留舶官方特定项目的贸易许可,指给居留区和晒帆补水地,许给寺庙的土地,营建堡寨设施,乃至在其国内设立官方的会馆行栈经营百业的优先权,派人参与港口管理,共同开矿藏物产等等,已经没那么好下手了了。 至于那些人口不过万许的小国,倒也不在乎攀比谁卖国卖的更彻底而已,也有心安理得接受被保护国身份的。 此 另一个问题。 南天竺沿海比较强大一些的注辇国又称朱罗国,正在彼岸的强邻室利佛逝国攻掠下,割地赔款丧师丧土应接不暇,因此对横空杀出的唐人海商联军,简直是欢呼雀跃,不过也对唐人的到来仍旧有虑和戒心,当代的珠利耶王,特地派王子婆提因罗到船上拜会,据说与冯越相谈甚欢,表明唐人对天竺之地,没有具体领土的野心,只要求几个泊船补水互市地港口后,珠利耶王开始派人为唐船提供补给。 后来南海唐人联军,大举攻打佛势国都失利后,改为采取比较灵活,也比较擅长的分头小股蚕食和焦土政策,并转而协助注辇国被夺回被侵占的国土,期间大概有三万以上佛逝民,被杀死或掳卖为奴,等到沿海光复后,注辇国的士兵,也加入到对佛势国西婆露斯的烧掠中去。 现在南海各地的番兵中,就有相当部分出自注辇国的天竺兵。不过听说因为对佛势国战事地好转,又得到唐人武装和训练的军队,注辇国珠利耶王的野心似乎也开始膨胀,虽然暂时不敢对宣布为被保护沿海小国下手,却把目标对准了北面和东面的邻居,高韦里河上游的遮那擅和曲那国,并开始召集附近的小诸侯会盟。 据说注辇国多畜养战象,每头战象高七八尺,象背驮小屋,形同简易的堡垒,战士用弓箭远战,近距离由无甲的步卒掩护,以长矛相互格杀,战士在南天竺列国中也算英勇善战,虽然在佛势国的战争中屡屡失利,但是对那些小诸侯,还是颇有威慑力的,已经有十一个小国派人响应。 又派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