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余漾、再起 (第2/3页)
大半的青壮 我可以保证你们的人身安全 我想了想。下令将大多数人就地缴械看押起来,留下少数人一部分放回去招降那些散乱在河西的西域军,另一部分回国去送消息。剩下交涉的事情,就把他们交给尉迟瑶好了。作为曾经的于滇公主。看看能挖掘出多少剩余价值来。 当然,在此之前他们得在唐人的苦役营里呆上很长一段时间,我保证他们的人身安全,又没有保证不追究他们为虎作张追随吐蕃人入侵唐境的责任,如果条件不合适,就让大唐的奴婢阶层里,多一个新的族群把。 这一路西行,各种消息还在不断像流水一样的输送过来。 严大使出关夜袭吐蕃营,追击三百里擒获本路吐蕃总将马定德,正在递送而来 好 我大大的赞叹一声,名将就是名将,一有适当的机会就能光热。 但是另一位吐蕃大将马重英,却在逃。 我愣了一下,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姓马的。吐蕃之中也有身居高位的汉将么 回枢府,这个马重英当是吐蕃人,出自与吐蕃王姓有关的宗贵重臣朗玛氏,所谓马重英是他来朝的时候,起的汉名 我哦了一声,这一路抓获的杀获吐蕃大臣都督笼官城主部大将副将东本小千户以下,还有各色大小领王臣官吏。拥有告身头衔的贵人着不计其数,光是颁给勇士的铁告身和更高等锐键之士的铜告身,合起来就有两万多枚。 他的吐蕃名。应该是叫达扎路恭 达扎路恭 我一个激灵,从马背上立起身来,居然是他,达扎路恭。小杨 我大声喝道 在 一个裹着伪装披风的人,从路边的一个村丛中冒了出来,身上的血腥味还未消散,穿过我的仪卫,转眼立在我马头前,赫然就是梁门五之的鬼小杨, 现在这五位小将天各一方慢慢开始独当一面,甚至被编成歌谣,所谓铁摩勒,鬼小杨,卓奕狠小的狂,还有承泰最难缠 这次战斗他直接打扮成普通士兵,混在战场里随机偷袭或是猎杀那些吐蕃将领,几天几夜下来已经收获了十一个曲勘百户,三个千户的银告身,还在阵前用弓弦绞杀了一个武勇常胜军的东本,重挫了当面吐蕃人的锐气。 只是他上了战场后,还是改不了神出鬼没的习惯,没事他和老猫一样喜欢躲在别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小哪怕是在千军万马之中,也是一样习惯,比如趴在帐篷顶上,或是旗杆吊斗里这样居高望远,视野良好的地方。 给你一个任务,立刻起身追击逃走的吐蕃大将马重英 我丢给他一个银牌。 拿上我的箭令凭信,凡在在本部左右活动的捉生队,捕马队,让林队,龙牙团龙鳞军,任由你桃选得力人手一路上所经,凡营团以下,见令必须全力协助,死活不论,一定给我把人弄回来 小杨一颌,又消失在路边,我稍稍吁了口气。 作为一个在高原的历史如昙花一现的古代王国,吐蕃能够流传到后世的东西很少,偏偏达扎路恭就是其中被和松赞干布等人一起。编在藏族古代英雄诗歌里世代的传唱极少数人之一。 真实历史上,笼罩在他身上的头衔和光环很多,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代的得力臂助,当任大伦年数载的吐蕃名臣兼名将,代表吐蕃最辉煌的全盛时代的标志之一。 也是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他带着吐蕃军队席卷河拢,戏州汉唐朝手里割专了河西陇右的大片士地和人口,长础甘勺小犬唐腹地,把关内变成前线和战场。最后利用大唐君臣失和,李光弼拥兵河北不肯西归的机会,乘虚而入打到长安城下,逼得当时的皇帝小白屈辱的弃都而走。并在长安就地拥立了一个傀儡的大唐皇帝。 虽然这场闹剧很快就因为大唐蜂拥而至的勤王军结束,但也足以成就他让大唐永载史册的功名成就。 他也是吐蕃推行佛法的鼎力推动者,通晓汉书并且主张积极学习唐人制度礼仪兵法的少数吐蕃执政。后世的布达拉山附近,甚至还有赞普专门为他设立的记功碑, 虽然因为一些阴差阳错的缘故,他现在还没有达到历史上的高度,但所谓早死早安心,任何危险的苗头,还是先抚杀在萌芽中比较好,我可没兴趣玩什么对手养成的cao纵游戏,这次关中大战已经显露出一个危险的倾向不是。 绵连的号角和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 秉总府。地方到了 我嗯了声,走下马车来,看来的是旗列如林的大队骑兵,高举着兵器旗仗。齐声唱歌夹道迎接。 攻书学剑能几何 争如沙场骋偻愣。 手持绿沉枪似铁, 龙泉三尺斩新磨。 堪羡昔时军伍, 谩夸儒士德能多。 四塞忽冉狼烟起, 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这是开道的武学士官唱的定风波 河拢自古出神将, 感得诸蕃遥钦仰。 效节望龙庭, 麟台早有名。 只恨隔蕃部, 情恳难申吐, 早晚灭狼蕃, 一齐拜圣颜这是那些番军将士的齐唱 三尺龙泉剑, 筐莫无人见, 一张落雁弓, 百只金花箭。 为国竭尽忠, 苦处曾征战,先望立功勋, 后见君王面。这是义从营将士的数声。 击破最后一路吐蕃人后,我就开始以内枢密的身份,以论功行赏之名,开始在军中突击提拔大批将校,对番号和建制玩起了大批。 当然了,以我内枢密使加上检点北军总宿卫的权力,能够直接外放委命都尉以下的职事和从六品下的诰身,而无需经过中书门下,只要事后在兵部和枢密院备案。 能够保举的军职和官身,也就到郎将和正五品下,每年大概有那么十几个名额,一般也很少被驳回,此外还有其他通过特荐,奏进的有功将士,待朝廷核准封赏的名单。也分别有数十人到上百人之拜足够当朝那批大臣们手忙脚乱上一阵子吧。 这次则是为两只番军主持接旗仪式,这是两只在对吐蕃作战勇猛表现突出的藩军。 其中一只是安乐州慕容氏派在河西军中效力的子弟军,大概有两千多人,统将为前青海郡王家。安乐州长史之子慕容鹉,自从吐蕃羊同军屠灭安乐州祖地后,这些出征在外的慕容子弟,成为青海王家最后的血嗣,无论是灭族毁家的新仇,还是世代沿袭的亡国旧恨,让他们对吐蕃的作战拼死凶猛而不惜自身。 其中又以慕容鹉为甚,他亲自带人烧毁了吐蕃人的三个屯堡,并在大路上频繁的袭击吐蕃官吏军民,将抓获的吐蕃人。不分贵贱尊卑,统统在道路旁用削尖木桩从下体插入,由身体自重慢慢突入缓缓流血疼痛而死。前后多达千人,是以人称插桩将。
虽然他很有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