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六十七章 经略 (第2/3页)
蕃军民的一份子,由于河州之战后,俘获的吐蕃军民太多,怕一下消化不掉,以五抽一抽出来的吐蕃青壮,本来是用来杀鸡儆猴处刑的当死之人,却是枢府大人给了他们一个机会。 他们都是特别挑选出来悉补野本部以外的吐蕃人,既有内四族的臣民,也有下种的中小贵姓子弟,既有吐蕃附族的头目,也有王姓的庸奴;唯一的共同点式,有大量家人亲族沦陷在河西的唐军手中作为人质,以残酷的连坐法为担保,让他们效力军前,为犯唐之罪过,进行赎免的特殊编制。 只要有异动,比如有人试图进行反抗或者逃亡,所在编队就会受到集体严惩,而他们留在后方的家眷和族人,将会遭受比死更可怕的命运,不是可能而是必然,同样作为代价,他们的家人,可以暂免给大规模拍卖为奴的命运, 凡每队将士,配一伙效节听用,日常只给当日口份,为引路和前导,临战则聚于军前,排在选锋跳荡之右,或为或为前驱或为侧翼。 所谓三锋,按照内府大人的要求,只要替朝廷大军冲锋掠阵三次而不死,就可以赎免军奴身份,以番军的待遇,追随作战 若是再能立下功劳不等,则可惠及家人,乃至亲族不用再被卖为奴役 就这么放在军中,就不怕他们反乱么 李元忠皱了皱眉头,却是想起当年横罗斯城下葛逻禄突厥倒戈的往事。 反乱,反乱也要有反乱的本钱 曲环顿时冷笑了起来,冲阵三次还能不死的话,手中也应该沾上不少吐蕃人的血了,还想回头或是倒戈过去,也要看对方肯不肯饶过他们。吐蕃人一贯恩怨分明,睚眦必报。 用那位大人的话说,这就是对吐蕃的礼尚往来而已。对他们这些俘虏来说,什么身为吐蕃人的荣誉和还是传统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确保妻子不至于被配入营妇,儿子被当做货物给卖掉。 就在他们的数百步外, 前吐蕃战兵甲巴,冷冷的砍倒面前的对手,扭过脖子不让对方溅出来的血糊了眼睛,然后扑向另一个,他是青海部某位将军的护兵,也是拥有铁牌告身的勇士,但是勇士也有自己的家人和精神寄托,在聚龙泊一战成建制被唐人俘虏后,也是第一批尝试用战功来赎回人身自由的吐蕃人,他还记得当初找回自己家人的努力。 已经卖掉了 听到这个随军商户无奈的回答,他觉得手脚发冷,天旋地转的仿佛所有力气都被抽出来了,满心的沸怨像是要爆炸了一般。 那就立刻给我追回来陪多少钱都由军中出 带他过来的那名唐人虞侯的声音,在这时候咆哮起来 他们是犯我大唐的敌人,所以要承受任何代价都毫不为过 但是总府大人定下的规矩就是规矩,不管你是什么人,都不能坏了基本的规矩 在等待和猜测的煎熬中过一天一夜之后。 回来了 他有些惊讶的看着,车牛车上爬下来痛哭流涕的妻儿,跪在地上对着某个方向,咚咚响了磕了几个头,然后作为一个小头目,重新踏上进入吐蕃的征途,作为吐蕃人的甲巴,这一刻已经死了 青海的地势东低西高,被祁连山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等分割开来,高山丘陵平滩盆地高原谷地交错分布的格局,冬季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促。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别大, 但是依靠黄河等水系的走向,河湟谷地大非川盆地西海平原和黑河河谷等地温暖湿润的东部,显然要比寒冷干燥的西部更丰饶的多,也造成北方草原辽阔牧业发达,盛产良马犍牛,而南向大小片山间多分布河谷农垦区,盛产谷麦猪羊的格局。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崛起多个政权,实力和版图最大的就是鲜卑余裔的吐谷浑王国,次之为苏毗女王国,连最古老的像雄国,也曾经据有一席之地,其他的西羌部落转变来的游牧农耕的小国,更是不计其数。 一大堆俘获的青海部和吐谷浑族的仆射尚书刺史节度使都督将军,就成了经略此地的最好的敲门砖。 大小积石山和西倾山都有多处银坑,白兰山有流金河和铜xue,早在吐谷浑时代,就具有相当规模的矿业开采历史,出产铜铁丹砂,善作兵器。吐谷浑商队很活跃,虽然比不上南平的产出,但只要能规复起来,对龙武军来说,也是一大笔收入了,至于所需的人力和技术,龙武军所过之处,最不缺少的就是人力。 还有一种被称为地上财富的物产药材,青海之地,虽然多高寒灌丛高寒草甸及高寒草原等只适合长草而不长粮食的旷原之地,但是却生长了大量野生药材,对当地的藩人来说却没有太大的意义,在他们眼中,只是可食或者不可食的野草而已。 目前以及发现的有大黄虫草羌活雪莲贝母红花,还有雪莲甘草蕨麻茵陈rou苁蓉等,麝香鹿茸什么的在这里也是传统回易和走私的大宗。 有足够规模的产出就意味稳定的收入,意味着往来不绝商队和据点,以及进行驻军的理由和财源, 根据大唐开国以来设立都护府的惯例,都是先羁縻,后归化,取的统治的名份,收取税赋,然后潜移默化移风易俗,将这些世袭土管之地,逐一编管为正式的州县,鼓励开拓,所有田土财赋,自营自取,有很高的自主权。 与这些俘虏一起进入青海的,还有负责西北方向的长史魏方晋,他是来做胡无人,汉道昌计划的善后检讨的。 当初的胡无人,汉道昌计划,只是我读了李白的诗后,一时头脑发热,对西北产生兴趣的产物,最初投入的只有一只商队,十几个人,一百万钱运作的起始资金而已,但没有到因缘际会,龙武军在西北方面的各种利益和交流的深入和发展,变成两个涉及无数人力物力,同时有多方参与的庞大运作项目体系。 其中的汉道昌计划,最初的宗旨很简单,就是通过一些手段,扩大大唐在域外番邦的影响,以方便获取保护商业利益。 但是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明面上通过支持文化和宗教推介活动,排斥诸如大食等外来的影响,暗地里利用军事和政治威逼利诱为辅,利用大唐作为贯穿三大陆丝绸之路,最终消费地和产出地的资源优势,借助行栈抵店飞钱票号等金融和商业手段,对西域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