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出人意料  (第2/2页)
本生活津贴维持一个家庭的生活,更别说买房、结婚、生孩子了。    事实上,军官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以二零三零年的标准,至少要成为少校军官,收入才能达到城镇收入的平均水平,而所有基层军官的待遇都偏低。结果就是,在无望晋升为中级军官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基层军官会在达到领取国家补偿的最低年限之后选择退役,在陆军中是十四年,海军为十七年,空军为十五年。    受此影响,军队里的风气肯定存在问题。    比如在一些身在要职、却没有多少晋升前途的军官就会在服役期内尽量牟利,而不是把一切都贡献给军队。    这个问题,在后勤部队与工程部队中最为突出。    当然,最大问题是人才流失。    军官大部分来自军校,而军校毕业生的年龄在二十一岁左右,服役十四年后,也就是在三十五岁左右退役。对于职业军人来说,三十五岁是黄金时期,既有能力、又有足够的经验与精力。更重要的是,服役了十四年的军人,肯定非常熟悉军队的情况,而重新培养一名经验丰富的军官,至少需要三到四年。    如果一支军队无法留住骨干人员,也就没有多少发展前途。    “你有什么想法吗?”黄峙博叹了口气,他必须正面这个问题。    “实行志愿兵役制。”    “志愿?”    “说得直接一点,从士兵都军官,都是职业军人。不是为了钱当兵,那是雇佣兵。真正的职业军人,应该把服役当成谋生的手段,而且必须建立在为国家服务的基础之上,即把军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在军人报效祖国的时候,也能获得应有的好处,得到更广泛的尊重。”牧浩洋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有才能的年轻人加入军队,也才能让军队保持活力。”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关键是社会认同度,以及军队提供的待遇。”    黄峙博笑了笑,没有开口。    “这些年来,军人的社会地位已经大大提高,受到了广泛尊重。我们要做的,只是提高军人的待遇。”    “这可不是小事。”黄峙博叹了口气,说道,“正式编制内总共有二百二十万军人,即便按照社会平均工资计算,每年的人事支出也将高达六千亿元,相当于我们年均军费开支的四分之一。”    “这个比例不算高,美军是百分之三十二。”    黄峙博愣了一下,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牧浩洋。    “美国的官方数据,应该没问题。”牧浩洋笑了笑,说道,“如果我们能够提高到这个水准,再适当调整各级军官的待遇,就能留住大部分官兵。比如通过增加士官比例,留住更多的基层人员。”    “怎么改?至少高级军官中,没有几个愿意降薪。”    “这不是愿意与不愿意的问题,相信只要拿出合理的制度,应该没有多少人反对。”    黄峙博笑了笑,说道:“你不会让我在这一年半里,推行新的兵役制度吧?”    “总得有个开头。”牧浩洋也笑了笑,说道,“改革总有个过程,而且从稳定军心的角度来看,总得有人扮黑脸。”    “你小子……”    “黄总,我只是随便说说,如果要降薪,我第一个赞成。”    “得了,这些事轮不到你来cao心。”黄峙博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会考虑,但是得在充分考虑之后才做出决定。”    “也许,可以由我打头阵。”    “什么意思?”    “陆战队肯定要扩编,计划书已经交给你了。比起改革现有的编制,重新建立一套新的编制更加便捷,遇到的阻力也小得多。所以我觉得,先在陆战队推行志愿兵役制,然后再向其他军种推广。”    黄峙博沉思了一阵,说道:“你说得没错,先在陆战队试点,能起到示范作用。”    “搞得好的话,其他军种的反对意见也小得多。”    “行,你给我一份详细的报告,我好拿去让总理过目。”黄峙博长出口气,说道,“总理已经在原则上批准把陆战队升级为独立兵种,而且是与三大军种平齐的独立兵种,还将取消二炮。只不过,不会立即实施,而要等到两年之后。你有两年时间,按照你的意愿打造一支全新的陆战队。”    “不是太充裕,不过也不是很短暂。”    “那就抓紧时间吧,趁我还在总参谋部,尽可能的解决问题。”    牧浩洋笑了笑,表示明白黄峙博的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