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扶桑的自救  (第1/2页)
    第一章扶桑的自救    九月十八日,整整一百零六年之后,这一天再次被载入史册。    一百零六年前的这一天,生在沈阳的事变,被中国人当成“国耻”,由此拉开了长达十四年的抗战。二零三七年的这一天,生在京都的事件,成为日本人的节日,也由此开始了一个民族的自救行动。    作为前占领军总司令、现军事委员会主席,牧浩洋应邀参加了扶桑国改制典礼。    因为不是回归、也不是吞并,所以在措辞上,扶桑当局选择了“改制”,即以全民自愿的方式委托中国管理扶桑。    在国际上,这种做法一般被称为“托管”。    美西战争之后,波多黎各就由美国托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北马里亚纳群岛等地也由美国托管。    与吞并相比,受托管方只有行政管辖权,而被托管方必须放弃主权。    仪式很隆重,也很有寓意。    参加活动的扶桑官方代表全部身着和服,仪式进行到中途,即中方代表出场时,又全都换上了汉服。    这让牧浩洋有种很奇怪的感觉,因为绝大部分汉人都不知道汉服是个什么样子。    即便在中国官方的正式活动中,政府官员也以西装、中山装为主,很少有人、或者说根本没人穿汉服。    作为军方代表,牧浩洋自然是一身戎装。    站在他身边的,除了驻军总司令庞跃龙大将之外,还有参加对日战争的杨禹方、周誉龙与章玉廷等人。让牧浩洋稍感遗憾的是,在战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的马明涛没有来,因为他是情报官员。    仪式上,除了庞跃龙粉墨登场,公布了驻军条令之外,其他几名将领都是观众。    庞跃龙上台讲话的时候,牧浩洋才注意到,他身上那套陆战队大将军服与海军大将军服有很大区别。    按照传统,海军礼服以白色为基色,配深蓝色饰条与金色肩章。    陆战队礼服截然不同,以黑色为基色,配褐色饰条与银色肩章。    牧浩洋不得不承认,在看惯了白色礼服之后,庞跃龙身上那套订制的礼服看上去更加赏心悦目。    只是,陆战队为什么要选择黑色为基色呢?    “看出来没有?”    “什么?”牧浩洋朝周渝生看了过去。    “老庞那套礼服有点眼熟,是不是在什么上见过?”    “二战时,德国党卫军。”章玉廷在旁边嘀咕了一句,“虽然款式上完全不同,但是色调上非常相似。”    “谁设计的?”周渝生问了一句。    章玉廷摇了摇头,说道:“反正不是我,也不是老牧,应该是老庞搞出来的。”    “不管怎么说,确实很威严,比海军礼服好看多了。”    “那可不见得……”    周渝生还没说完,一名驻军司令部的高级参谋急匆匆的走了过来,他也没再说下去。    “将军,你的电话。”    “电话?”牧浩洋一愣,谁会在这个时候给他打电话?    “在通信指挥车里,保密电话。”    牧浩洋一愣,随即站起身来。周誉龙也准备站起来,牧浩洋按住他的肩膀,说道:“你们在这里看热闹,我等下就回来。今天晚上谁也不许走,老庞专门打了招呼,我俩请你们品尝正宗的日本料理。”    “不用我陪你去?”    “没必要。”牧浩洋笑了笑,又在周渝生肩膀上拍了两下,才跟参谋军官离去。    为了这次典礼,驻军出动了一个陆战旅,专门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因此调动了几辆装甲通信车。    在没有人造卫星的时代,通信是个大问题。    与几年前相比,现在的保密通信设备大了好几倍,主要就是功率必须足够大,才能提高通信距离。    来到通信车旁,参谋军官停下了脚步,把留在车上的两名士官叫了下来。    “将军,我们就在外面。”    牧浩洋点了点头,上了通信车,通信军官帮他关上了车门。    通信设备启动后,虚拟影像投影台上出现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人体像,是马明涛。    “老马,什么事急着找我?”牧浩洋一边说着,一边打开车内通风循环系统,然后点上了香烟。    虽然没有通信卫星可用,但是通信技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和平时期,运行高度过四十公里的大型同温层气球取代了通信卫星,充当了通信中转站的作用。军方正在开中微子通信技术,有望在五到十年内研制成功,到时候通信问题就能得到彻底解决。    “仪式还没结束?”    “还早,老庞正在讲话。”    “老李已经派了专机过去,预计半小时后抵达。”    “专机?”    “接你回国。”    “为什么?”牧浩洋一愣,同时锁紧了眉头。    “上了飞机你就知道了,我已经告诉张参谋,他会送你去机场。”    “可是……”    “是腾总让你回来的,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