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太子的请柬  (第2/2页)
因为这几个时辰,我和胤禛就这样错过了四年。    深深叹了口气,我再次体会到什么叫造化弄人。    -------------------------------------    我的身份已经曝了,自然不用再整日躲在落云居过日子。    不过,除了落云居和落尘居我还是不喜欢往外跑。    虽然说我在这里府里已经是个公开的秘密,乌喇那拉氏见了我也都客客气气。可是只要我一天没立名分我依旧是个婢,该行的礼数绝对少不得,我可不想劳了我的腰。    乌喇那拉氏偶尔会找我拉两句家常,不外乎就是明示,暗示我胤禛子嗣太单薄,让我劝劝胤禛多去其她人那里走动走动。    其实我很想对乌喇那拉氏说,胤禛有多少孩子那可是天注定的,可不是少了个余夕就能多蹦出几个来。    再说了,我自己都还在每天喝着药的干着急呢!    唯一欣慰的是胤禛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忙,陪我的时间多了起来。    可是不知道为何,我总觉得胤禛显露出疲态的日子也渐渐多了起来。    从十三那里我隐隐知道,是九爷,十爷经常在朝堂上找胤禛的茬,而且总弄些吃力不讨好的事给胤禛兜着。至于谁是幕后黑手,这并不用多说。    看来八爷现在的意思不只是单单排挤胤禛那么简单。    其实我知道,如今走到这一步不过是顺应了历史,胤禛迟早有天也要脱离他们八爷党的,而且越早脱离对他越好。
    可是每每看到胤禛那偶露疲惫的眼,我还是忍不住揪心。每次总想对他说点什么,可是又不知道说什么。    感受过程和知道结局完全是两码事呢!    时光如梭,转眼年关将至,十三也从永定回来了。    而且还带来了太子有意想交好胤禛的消息。    太子虽然失势,可康熙老爷依旧对他满怀期望,去哪里都带着他。这次检阅永定河也只带了他和十三。    想着太子和八爷,我心里暗笑。    康熙因为幼年的经历最痛恨的就是结党,想他擒鳌拜,平三番费了多少苦心。如今他渐渐年迈,疑心病也重了起来。他们这些“聪明人”不去避其锋芒就算了,还个个拉帮结派。    这叫什么?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还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不过十三稍来的这个消息还是好的。毕竟太子这会有意拉拢胤禛的话,不管胤禛答不答应都是好的。    答应了,胤禛至少有了后盾,在朝堂上不会在孤立无援,任人宰割。    就算不答应,以八爷的聪明只怕也不会再那么咄咄逼人,要不把胤禛逼到了太子那边,他们不过是多一个敌人。    大年初一,胤禛才从宫里回来太子爷就让人送了礼来,其中还有一张请柬。    说是他府上新进了几匹红鬃烈马,有意邀请胤禛过去试骑。    我知道这所谓的试骑不过是太子爷正式向胤禛提出邀请,邀请胤禛加入他们**。胤禛去或不去则代表着一种选择。    我想劝胤禛去,因为他去乃是顺应历史。    可是我也知道胤禛一向不喜女子过问政事,尤其是对我,朝堂之事他几乎从未在我面前提过。我所有知道的消息大部分都是人人知晓的,要不就是从十三那里挖来的。    而且以胤禛的疑心病,若我要是说出让他去的话。搞不好他又会怀疑我是太子爷的人了,毕竟当初可是太子将我送给八爷的。    胤禛在收到请柬后就去了书房,试骑的日子定在大年初三,估计他要好好斟酌。    已经连续下了好几天的雪,难得今天放了晴。我独自一人闲来无事便披上雪白的毛裘披风到院子里赏梅。    到了用午膳的时候,胤禛没来到是十三居然来了。    我一见他就笑着打趣道:    “没想到十三阿哥大年初一的还到我这趁饭。”    十三装模作样的横了我一眼道:    “我可是连四哥都不陪的来陪你用膳,你怎么就没句好听的呢?”    我不甘示弱的白了他一眼。    “我看我是说错了,你不是来趁饭的,是来趁酒的!”    每次来府上都道我这里趁酒喝,我还不知道他。    “哈哈,谁叫你珍藏那么多好酒,我这不过是来帮你分担分担。”    “得,以你这分担法,等我能喝酒的时候只怕得抱着空酒坛哭了。”    我边说边引着他外屋里走,然后吩咐宝笙传膳。    十三进了屋子往暖塌上一坐,然后就道:    “太子请四哥去试骑的事你知道不。”    十三的话让我心一惊,不明白十三问我这话到底什么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