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八章 僧格林沁的心思 (第2/2页)
湘军大败的时候,他们感到吃惊的同时,其实并无太大的担忧,太平天国式微已久,覆灭已经不远了,就算能蹦达一会儿,恐怕转瞬就会崩溃,根本无足轻重,甚至他们还有些幸灾乐涡,看那些湘军还自诩中华第一强军,以为自己天下无敌,这回吃瘪了吧! 当江宁府落入太平军手中的时候,他们也仅是认为有些麻烦而已,还没有足够的警惕,否则僧格林沁不会听从朝廷的命令兵至怀远威逼曾国藩的,毕竟他统御五省兵力,被满清视为长城支柱,自由度相当大,就算朝廷也要忌惮他三分,他认为不妥的命令,虽然不能无视,但是阳奉阴违也不过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可是接下来,太平军大破苏南,淮军尽皆投入洪天麾下,这就让僧格林沁知道事情的严重性了,可是和曾国藩的关系已经弄僵,以他科尔沁亲王的地位和高傲的性格自然不愿意向曾国藩认错,而且他也认为自己没错。 结果曾国藩投降了,连带皖南、皖中和江西,近两省的地盘几乎是被太平军兵不血刃的得到的,僧格林沁闻讯后气得几乎吐血! 他觉得这是他的过错,如果他不是听从朝廷中那两个无知妇人的话,威逼曾国藩,以曾国藩的性格来说,根本就不可能叛变的! 他原本打算南下讨伐曾国藩,但是西北太平军突入淮北,和张宗禹部,以及陈大喜部联合在了一起,发捻合流这是他一向极其忌惮的事情,虽然之前捻军和太平军也有联合作战的时候,但是捻军一向是听封不听调用的,所以这种联合极其松散,但即便如此已经给清军带来极大的麻烦,现在真正一同行动,威胁之大可想而知了。 而且现在南方太平军势力日盛,地盘已经扩展到皖中,随时可以渡淮河而击,这对于北方的八旗兵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假若北方的发捻联军和南部的太平军联合在一起,僧格林沁想一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所以僧格林沁调集了他可能抽动的部队,对发捻联军进行围剿,将赖文光部和张宗禹部、陈大喜部杀得丢盔弃甲。 但是他丝毫高兴也没有,因为坏消息越来越多,一个接一个的仿佛没完没了。 湖北唐训方率部反叛,虽然没能夺取武昌,但是却将其团团围住,湖北局势岌岌可危,他清楚官文的德行,能耐着实不怎样,他想南下救援,但是却深感无力,他在豫东地区,离武昌太远了有些鞭长莫及,根本不可能在安庆和南昌的太平军赶至前抵达,而且他的八旗骑兵在江南水泽地区始终是有些施展不开的,到时说不定会出现危险。 而当他犹豫的时候,湖南的消息也传到了,巡抚恽世临投降,连湖南省府长沙都被叛军窃据,这真是一个晴天霹雳! 湖南是湘军的老巢,现在长沙丢失了,恐怕整个湖南都不保了,他怎么都不敢相信,局势怎么会突然变成这个模样,在半年前太平天国将近覆灭,但是现在不但死灰复燃,而且越演越烈到这个地步! 接下来的消息,亦是如此,没有一个好的。 成大吉叛变,南下支持唐训方叛军,而安庆和南昌的太平军也西进,湖北和湖南的局势危殆。 这些离他还是比较遥远的,但是曾国荃部北上皖北,和陈得才部北上淮北地区,这就成了他的麻烦了。 他既要集中精力剿灭赖文光部、和张宗禹部、成大吉部组成发捻联军,又要阻挡北进的曾国荃部,还要面对行踪诡秘的陈得才部,当真是三面受敌。 最终他放弃了继续堵截陈得才部,让陈得才和赖文光等人汇合,毕竟这两方都是流寇,大军在外犹如无根之木,只要队伍大了就难以快速逃走,更容易剿灭,不像曾国荃部根基就在南部,随时有大军接应。 而他还认为陈得才部的加入,会让发捻联军放松警惕,他就会有机会将联军一举歼灭,而事实上也差不多了,陈得才和赖文光他们汇合后,就加紧整编和联合,对于僧格林沁部的确没有那么警惕了。 僧格林沁趁着这个机会将他们团团围困住。 “报!僧王殿下,我军已经完成合围!”传令兵的声音传入帐内。 僧格林沁和恒龄神色一震,皆从沉思中回过神来。 “此战定要将发匪和捻军尽灭于此!”僧格林沁道。 “旗兵必胜!”恒龄也高声应道。 “旗兵必胜!” “必胜!” “必胜!” …… 无数的呼喝声四起,八旗兵振奋起来,战意高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