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一二章 四军动向 (第2/2页)
们愤怒的对象是现在的友军,之前的敌人,中原新附军! 这些中原新附军以前一直帮助僧格林沁围剿他们,可以说之前他们如此凄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中原新附军助纣为虐,帮助满蒙鞑子之故,所以他们对于这些中原新附军是十分愤怒地,但是现在这些中原新附反了,宣布投降太平天国,成了自己人。 这就麻烦了,他们难以报仇,而且之前这些人还出手救援了自己,否则曾国荃部是无法这么快赶到的,这让他们受了对方恩惠,捻军其实也算是江湖人,讲义气是行走江湖所必须的,有恩自然要报,不过仇人的恩,他们却有犯难。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将恩怨暂且放下,不过心中有怨气的他们自然要宣泄,这使得她们看起来很嚣张,他们要求攻打河南,将剩下的清妖一网打尽,以报那么多死去的捻军将士的血海深仇。 显然,无法从眼前这些中原新附军身上报的仇,要从那些尚未归附的中原汉军身上讨回来,而且河南也算是捻军长期运动作战的区域,提出攻打此处也无可厚非。 中原新附军不知道是妥协了,还是原本就是如此打算的,他们只是要求捻军立誓保证,只要河南的中原汉军投降,就不能加以伤害,如此的话他们愿意将攻略河南一事让给捻军。 而他们则表示为了获取太平军的信任,将率军北上,直捣黄龙,征伐北京,杀掉鞑子皇帝,取他的狗头来献给洪天。 四方人马各个的目标都不同,而且四方代表都显得十分倔强,都坚决自己的路线,谈不拢自然要散了。 派人将僧格林沁的人头送给洪天,并将这里的战况和各方的决策传递过去后,四方人马皆行动起来。 曾国荃部留在皖北,将皖北、皖中和皖南整合在一起,巩固太平天国对安徽的统治,而且由刘铭传等淮军旧部,安抚皖北各地豪强,使得皖北可以平稳的纳入太平天国体系,整合入洪天的嫡系当中。 而陈得才等西北太平军,突入苏北之中,大战留守在苏北的清军,因为这次僧格林沁围剿发捻联军,大量抽调了苏北的清军,造成此处兵力空虚,所以西北太平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控制住苏北一带,并且向着苏中的都兴阿部扑去,使得都兴阿部夹在了苏北的西北太平军和苏南的南方太平军之间,形势危殆。 另一边,捻军杀入河南,一路高歌,因为之前会谈中,他们答应了张之万等人,不杀投降的汉军,而那些势弱的清军和团练大多都躲着他们,所以杀戮并不多的,不过遇到激烈的反抗,他们自然不会留手。 风风火火的,他们直奔河南首府开封而去。 张之万等中原新附军,对捻军纵横河南不管不问,他们的亲信部属早就联合在一起了,河南中剩下的清军不是满清死忠,就是对反清摇摆不定之辈,这些人他们不想管,也不想这些人加入他们,谁知道这些人会不会像他们坑僧格林沁一样,在关键时刻坑他们一把呢! 张之万、傅振邦和张曜等中原新附军,急速的北上,向着山东攻略而去,他们兵力充足,有备攻无备,一路之上闻者皆降,势如破竹,向着山东首府济南府挺近。 …… 对于这四路兵马的动向,洪天比较迟才收到,这自然是交通讯息传递不便之故了。 收到这些震撼性的消息之时,他还在武昌一面处理着整合湖北和湖南的事宜,一边整编和训练自己的太平军部曲。 在武昌临时天侯府中的议事厅内,众人看着桌上僧格林沁的头颅,都显得相当高兴。 僧格林沁死了,天国去一大敌! 这是值得所有太平天国军民高兴的事情,满清腐朽之极,八旗兵早就没落,但是僧格林沁是个例外,他统领的旗兵拥有相当强悍的战斗力,不但在中原战场上对捻军和太平军造成相当大的威胁,就连对抗外敌也有过辉煌的战绩,在第二次**战争中的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大败过英法联军,这也是**战争以来,清军唯一一次的胜利。 这样的人物,自然不同凡响了,想不到竟然就这样死掉了,而且是死在一个毛头小子的手中,据说还用中尖竹刺死的,当真是窝囊了,说出去都让人难以置信,可偏偏这就是事实,洪天对此都不禁感到唏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