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唐_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见说(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五十六章 空见说(一) (第2/2页)

时,皆是如此,也不是陛下这一朝。只是那个论钦陵好生诈,居然想到利用,才使事态扩大的。”

    很机灵的一个太监,与你们没有关系,要怪怪吐蕃的那个大论。当真如此,鸡蛋没有缝隙,蚊子怎么叮进去?

    “唯今之计,只有派人前往青海询问太子,吐蕃会不会在今年进攻青海。若不进攻,将太子召回,天下又会太平。”

    “太子啊”,李治又不作声了。

    诸位大臣走了出来,张大安拦住了裴炎、薛元超与秋仁杰,高智周没有拦,他还是心向李贤的。然后弯腰说道:“虽然雍王有错,可是论钦陵所言是真是假,未必可知。那个李庆之,只是雍王下一时失误,并不知他是吐蕃人。况且又是蕃子所供,是不是不吐蕃人未必可知。各位,还望公平处理。”

    “李庆之是不是吐蕃人,这个很好查的,太子数番激战,前后俘获了大量的战俘,以莫贺手下居多,可也有许多是吐蕃的俘虏。这些俘虏遣散到了中原,做了中原的部曲,慢慢感化。将这些俘虏一一寻找出来,问清份,凡是在论钦陵边的将士,又是要职在的,带到京城。嗯来他们必然认识李庆之。若无人认识,这两个蕃子之言,又可慎重考虑。”

    “正是”……裴炎立即答道。

    张大安这小子,用心很不良,说得极其委婉,蕃子走出自内宫的,又过了这么长时间,会不会是皇后做的手脚,刻意诬陷李贤的?

    但是秋仁杰说得更有道理,姚州一战,是忠于赞普的吐蕃将士。可是青海一战,大部分将士,却是来自吐蕃各部,有不少人是论氏兄弟的嫡系。虽说史官刻意都没有记载此事,也不大好查,散到千家万户中去了。可刻意去查,还是能查到大部分战俘下落的。问一问……以段夫庆份与地位,总有几个人能认出来的。

    张大安穷困,不能言。

    但是其他大臣一个个也没有说话,全部被此事真相震撼了。

    四人带着衙役与侍卫来到雍王府,此时正被许多百姓围困。李贤想到李治面前解释,都无法脱围。

    高智周看到这种形,喝道:“你们这群刁民,难道想谋反不成?”

    “谁想谋反?你这个使君,可要分清楚。”

    “分个,他就是那个高智周,是里面的那个反贼的亲信。”

    一下子石头砖块拿了本文字由戚泓妍提供起来,秋仁杰冷汗涔涔,立即走出来说道:“各位乡亲,某是秋仁杰,奉两位圣上的诏命,前来特查此案。为了公正查案,请各位速速离去,以免产生意外。”

    “秋侍郎啊,那太好了。”

    这才将百姓驱散。

    进了府,李贤仓惶地说道:“各位相公使君,我是冤枉的啊。那个小媚蹄子刻意勾引我的,不然,不然我也不会在那个场合,动,动手脚。”

    又气愤又心虚。就算上官婉儿设下圈,说勾引的却是他自己。

    裴炎说道:“下,就是勾引,她是东宫妃子,你就让她勾引了?难道你以前读的儒家书籍,全抛在脑后?不过是不是勾引不要紧,我们奉诏前来,不是为此案而来的。你府中的那个李庆之呢?”

    “他被母后所bī),服毒亡。”

    秋仁杰心中冷笑,到了这地步,你还咬你母亲,看来你是活得不耐烦了。说道:“将尸体用石灰保存起来。”

    “喏”,一干衙役闯了进去。

    裴炎又道:“搜!”

    主要搜段夫庆的房间,还有李贤来往的书信,还有其他的房间,看看有没有什么证据。李贤不满地说道:“你们这是……要做什么?我还是雍王,为什么搜查我的府上。”

    高智周叹息道:“下,论钦陵去年写了一封信给陛下,上面有张桂东的供词,而且这个李庆之是论钦陵手下重要的幕僚。”

    “这怎么可能?”李贤一下子软了下去。

    刚说着,一个衙役跑了过来,说道:“报,刚才属下在马料房里搜出一些皂甲。”

    高智周脸色更是一变,你一个堂堂的雍王,私藏皂甲,这意味着什么?完了,雍王彻底完了!本文字由破晓更新组戚泓妍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