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二十二章 万里银妆雪 (第2/2页)
皇帝陛下自然可以慢慢适应和成长。直到真正成为一代有所作为的君王。 居建章宫的卫太后,和许许多多的人一样,也有着这样的安心和期望。而且她比其他人更加明白,元召对于大汉帝国以及皇帝帮助的重要,是任何人也不能取代的。 一直以来,不管是卫氏家族还是皇帝本人,得到他的帮助已经太多太多。他们之间的关系早就密不可分。不管是谁有损伤,必定牵连甚广,后果严重。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得到一点儿风吹草动,就已经让她坐立难安。更何况,她相信自己的直觉,这次从遥远西方传回来的消息,绝对不会那么简单。所以才急着连夜召皇帝过来,想要知道最真实的况。 卫太后的感觉没有错。而且,她知道自己的皇帝儿子从来不会骗她。他如果知道别的什么消息,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告诉自己的。 “母后,其实……舅舅在急件上所说的还并不确定。虽然说元哥儿受重伤,但他从前也遇到过这样的危难,从来都是逢凶化吉……。” “卫青到底是怎么说的?” 有些出乎意料。一向柔和的太后竟然语气急速地打断了皇帝的话。她的脸上露出焦灼的神色,无比认真的看着皇帝。 皇帝刘琚心中翻腾。他本来想婉转一点把这个消息告诉母后的。但现在看起来,她不想听到任何的隐瞒,她想知道的是全部。 于是,皇帝吸了口气,开始从前些子收到西方大陆的紧急军说起,一直到这次收到的玉门 关急件。他虽然说得简明扼要,但卫太后也足以听明白前因后果了。 柔弱的大汉帝国太后,也许并不能明白那些战场上的铁血厮杀和惊涛骇浪。但从皇帝的诉说中,她终于明白了一个事实。 “也就是说……现在整个西征军中并没有人知道元召到底怎么样了……对不对?” 尽量轻声细语诉说的皇帝,听到自己的母后语气有异,他连忙抬起头来时,吃惊地发现她的嘴角颤抖着,眼中有泪珠像要滚落下来。他心中又惊又疼,连忙上前一步,搀扶住她的胳膊。 “母后!您的体要紧,切不可过于激动!” “他是死是活……琚儿,难道真的一点儿都不能确定吗?” “母后,西方大陆距离长安万里之遥,消息传递辗转。具体况虽然还尚不明确,但元哥儿他……这次真的可能是凶多吉少了。” 皇帝的语气中满含着悲伤。到了现在,他终于不用再掩饰自己的绪。心激dàng)之下,感觉到心如刀绞,一口血几乎就要吐出来。却又被他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雪花落在安静的夜里,静谧无声。隔绝了外人的宫中,母子二人相对而泣。事到如今,他们不得不相信卫青的判断了。而且彼此都很明白,一旦这件事成为真实,并且传扬天下的时候,许多难以预料的震dàng),也许将注定不可避免的发生。而到了那个时候,将会是这个王朝和皇帝本人面临的最严峻时刻。 “皇帝,如果……你打算如何应对?” 许久之后,卫太后忍住悲伤,轻声的问道。她这次称呼的是皇帝,而不再是她的琚儿。 无论如何,什么是轻,什么是重,她还是分得清的。若是元召真的出事回不来了,汉国公府和女儿素汐以及苏灵芝她们到底会怎么样,这些暂时无暇顾及。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大汉江山社稷的稳定。 “听说燕王和广陵王已经发动了叛乱……如果他们想觊觎江山,朕自然不会让他们如愿……朕非是为了这个宝座,而是为了肩头的责任。” 太后眼中欣慰,轻抚他背,如同小时候一样。她的儿子虽然仁慈宽厚,但大事临头,却不会逃避,自有担当。 “皇室诸人,并不齐心。皇帝至今尚未有子嗣……一旦有借机挑衅者,你如何应对呢?” “母后,不必担心……这其实就是我这次过来要与母后商议的主要大事……。” 皇帝转过头,看着在温暖中睡得正香的元丰,他的眼中有莫名的光芒闪动。 “皇帝!你……唉!但愿苍天护佑……。” 夜更深,雪更厚。建章宫里的绝密交谈,只有灯光见证。 而在万里之外,千山暮雪中,连续在此守候几天几夜的年轻汉军斥候,抖落满银白,又看了一眼苍茫山色。自言自语说道。 “国公他……何时会出来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