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明月照血  (第1/2页)
    秦王夜召后宫。    众妃牵儿带女,乌压压站满中宫前庭。    妃嫔们抱着儿女相互寒暄,秦王的脸色让他们逐渐收敛。    整个中宫雅雀无声,唯独王后旁若无人地抱着胡亥玩耍。    秦王用眼神示意,没用,人家根本没抬头看。    无奈,秦王只好用语言示意:“寡人有话要说。”    依然没用,人家在给胡亥画狸猫妆,懒懒一句:“听着呢。”    秦王怒了。    这臭脾气是他惯出来的,今日他谁也不能惯了。    常言道杀鸡儆猴,要儆王后,得先“杀”妃。    他扫视众妾,问阴嫚公主:“你母亲呢?”    阴嫚怯怯地答:“母亲,母亲身子不好……”    秦王厉声呵斥:“是瘸了,还是死了?!”    阴嫚吓得跪倒,庆都赶忙也跪下扶着她。    秦王一改往日对琰的放纵,连下四道令急召。    四道令只带回来三句话。    第一句:“我乏了。”    第二句:“我病了。”    第三句:“就说我死了!”    第四次,宫人没有带回琰的口信,因为琰夫人纵身跃入芙蓉池。    秦王大惊,闪身往苕华宫去,走得十来步却又转身佯装踱步。    “蒙毅,你去看看!就是死了,也给寡人拖过来!”    蒙毅去后,中宫肃穆升级,连小虫子都不叫唤了。    只有胡亥的咯咯欢笑与秦王的铿铿脚步相映成趣。    笑声渐亮渐响又渐淡,步声由缓到急再转缓,忽而笑声顿住脚步停下,静悄悄一片沉寂。    蒙毅回来了,抱着琰徐徐踏入宫门,走到秦王身前,跪下。    他的剑锋,还沾着血,而他的怀中,是一片辞了人世的冰心月。    琰安然地阖着目,鬓鬟还噙着露珠,湿透的宫裳藏不住纤柔曼妙的身姿,逝去的神魂也夺不走清冽绝尘的容色。    她去了,决绝而去,留下五个孩子,三位公子与两位公主。    孩子们扑过去惊声呼唤母亲,母亲却再也不能回应。    最幼的芄兰公主只有五岁,她瞥见母亲微翘的嘴角,拉住jiejie咿呀道:“看!阿姊你看!娘在笑呢!”    琰在笑,笑得好恬静,像上弦月倒映在无风的湖心,让人不忍扰她的安宁。    这是许多年轻妃嫔第一次见到苕华宫主,也是最后一次,只一眼就足够铭记一世。    秦王的目光也定格在那渺远的笑意,良久,他制住颤抖的身体,压住奔流的思绪,沙哑着声音,道:“齐了,说正事。”    他挥手唤赵高宣示禁令,自己则踉跄两步坐在台阶。    大动干戈,主要目的是彻底断绝后宫与前朝的往来。    少府令下设有内官,掌王室司法,宗室犯罪,由内官审理。    少府令下还有永巷,后宫宫人犯罪,皆交永巷处置。    秦王今日要做的,便是将“后宫不得问政”,写入内官与永巷的律法。    后宫不得私召朝臣与外邦使臣,后妃出入宫廷或会见亲属,须报郎中令核准。后宫不得对朝臣用刑,如有违者,按伤官。    法,不溯既往,不赦将来。日后若有违者,削级贬斥,严惩不贷。    赵高诵着一条又一条冰冷的律令,一如秦王的脸色,冷酷得看不见表情。    面色是冷的,目光是热的,泪雾模糊掉的,是不远处朦胧的身影。    蒙毅头微垂,有愧。    他怀里的琰,那不屑的笑意,像极了另一个死人——荆轲。    十五年夫妻,她竟可以如此狠心,不说缘由也不道别离。    为什么?    秦王不懂,有人懂。    “够了!”王后一声怒喝打断赵高,质问:“这与圈养畜生,有什么区别?!”    秦王压住悲伤,冷声:“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王室之中,概不能外。”    “外?”王后指着蒙毅和赵高:“你的法,你的规,就是让这些外来的狗凌驾于你妻儿之上?!”    “他们是我秦国脊梁!”秦王蹭地站起来:“没有他们舍生忘死,你能在这里嚣张?!”    “主尊臣卑天纲地常,难不成,还要容他们嚣张?!”    “上下有序,内外有别!他们是寡人的臣,不是你的!”    “呵!你的?!他蒙毅今日敢杀你的夫人,明日就敢杀你儿女!他尉缭今日敢打你,明日就敢打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