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747章 音韵书籍的重要性 (第2/3页)
自学一部分。 这将会大大的减少幼童们学习所需要的支出。 此外,朝廷若是能出钱将蒙学推行到大宋全境,那幼童们蒙学的成本还会再降。 到时候学习的人自然就多了,识字的人也就多了。 大兴教化,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寇季说的很少,但以赵祯和王曾二人的眼界、身份、地位,他们能想到的更多。 王曾盯着寇季郑重的问道:“你如何确保朝廷将蒙学设立到全大宋?” 寇季坦言道:“一字交子铺从成立到现在,一直没有帮朝廷出过什么大力。朝廷推行蒙学,就是它出力的时候。 我大宋教化难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钱财的问题。 只要付出足够的钱财,我们可以让大宋每一个人读上书。 蒙学不取分文,也不是什么难事。” 赵祯和王曾听到寇季这话,脸色彻底变了。 赵祯缓缓起身,盯着寇季沉声道:“四哥,天下的幼童,足有千万。千万幼童蒙学,所要耗费的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一字交子铺固然有钱,但那些钱都是别人存进来的,并非是朝廷的钱财。 朝廷纵然用了,回头也得从国库支出钱财,弥补到其中。 不然,蒙学还没有推行出去,一字交子铺就先完了。 朕并非吝啬,朕也想让大宋所有人都读书识字。 可我大宋现在没有足够的钱财。” 寇季盯着赵祯道:“没有就去抢!我们大宋多的是兵马,四邻也多的是钱财。用四邻的钱财,供养我大宋的幼童读书足以。 我大宋读书识字的人越多,兴教化的成本就越来越低。 总有一日,我大宋不用四处去劫掠,也能让我大宋的幼童们读得起书。” “抢?!” 赵祯略微愣了一下。 王曾在一旁皱眉道:“打仗会死很多人……” 寇季平静的盯着王曾道:“我身为枢密使,自然知道打仗会死很多人。但我大宋现在要大兴教化,又没有足够的钱财,除了抢,还有什么办法? 用我大宋数十万将士的性命,换取十代、百代人读书识字的资格,难道不划算吗? 劫掠只是暂时的,但兴教化,却是百年大计。 而且真去劫掠,也不会死那么多人。 以我大宋现在的兵锋,天下鲜有人是我们的对手。” 见赵祯和王曾二人沉默不语,寇季就继续说道:“我们抢来的钱财,不仅能供养我大宋的幼童读书。那些参与到战争中的将士,也会因此获取大量的钱财。 富贵人家的子弟,不愿意去当兵卒。 所以当兵卒的,大多都是贫寒人家的子弟。 贫寒人家也能因此富起来。 河西、兴庆府等地,就是最好的例子。 军中那些贫寒人家的子弟,在中原腹地活不下去,就只能去当兵卒,讨一口饭吃。 他们在河西、兴庆府等地,分得了百亩、千亩的良田,举家都脱离了贫寒。” 赵祯听到此处,不再犹豫,“那就去抢,只要不是祸害我大宋百姓,祸害谁,朕都不在意。” 王曾急忙劝解道:“官家,此事还得三思而后行,且不可莽撞的下决断。派遣兵马出去打仗倒是容易,可是兵马外出打仗,需要的粮饷和辎重,却是一大笔开支。” 赵祯看向了寇季,他相信寇季提出了此事,一定会给出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寇季淡然道:“派遣出去的兵马是出去当强盗的,是为他们自己抢钱、抢粮的,要辎重和粮饷做什么,他们打赢了吃rou,打输了就吃糠咽菜。朝廷所需要付出的不过是一些军备而已。 眼下火器已经逐渐的进入到军中。 军中换下的那些刀枪剑戟,随后会毫无用处。 与其堆在库房里等发霉,不如发给将士们拿出去用。” 寇季不仅要四邻的钱财,还要借着四邻将大宋的兵马变成吃rou喝血的虎狼之辈。 王曾的眉头皱成了一团,思量了许久以后,道:“能不能用别人?” 寇季略微一愣。 王曾叹了一口气道:“让别人拿命去抢钱,总比我们自己人拿命去抢钱要来的实在。” 寇季还以为王曾不会赞同此事,却没想到王曾居然说出了这么一番话。 寇季异样的盯着王曾。 王曾撇撇嘴道:“你别这么看着老夫,老夫又不是腐儒。老夫眼里只有大宋的百姓,因为老夫吃穿用度,皆是大宋百姓所出。 别人又没有供养老夫,老夫管他们死活。” 寇季听到这话,咧嘴笑了,赵祯也是如此。 大宋通过三场大战,奠定了如今四海霸主的局面。 赵祯心里清楚,强国之路,离不开战争。 以前那种只想着议和,不想着打仗的朝风,是不可能让大宋变强的。 唯有用拳头,才能打出一个真真正正的强国。 王曾对战争的态度,正是赵祯想要的。 寇季听到了王曾的话,笑着道:“最开始的时候,自然得用别人。但随着战争不断的变化,我们的人不可避免的也要参与到其中。 我只是将以后的事情提前说出来而已。” 王曾听到这话,瞪起了眼,喝道:“以后的事情,你现在拿出来说有什么用?现在是别人出去帮我大宋拼命,他们就算拼出了狗脑子,老夫也不在意。” 赵祯、寇季闻言,哈哈大笑。 王曾对寇季哼哼道:“书你著,推行教化的事情,必须交给老夫。总不能所有的功劳都被你小子一个人占了。” 寇季笑着瞥了赵祯一眼。 赵祯会意,笑道:“那么推行教化的事情,就交给王爱卿了。” 王曾对赵祯一礼,道:“臣遵旨。” 顿了顿,王曾问道:“什么时候开始?” 赵祯思量了一下,看向了寇季道:“音韵书籍,需要多久才能编著出来?” 寇季笑道:“十月左右……” 王曾一脸愕然,“不过半载,你这么有自信。” 寇季笑道:“王相等着看就是了。” 赵祯点头道:“既然十月左右就能成书,那王爱卿现在就开始准备推行蒙学的事宜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