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865章 笑着流泪 (第1/3页)
“朕皇祖父不太行……打了三次都没打下……朕一次就拿回来了……朕还有机会灭了辽国……哈哈哈……” 赵祯喝大了,红着脸,大着舌头,凑到寇季耳边,用最大的声音说着‘悄悄话’。 也许是没有顾及了,也许是觉得自己的功劳足以盖过他所有的祖宗,所以赵祯喝醉了以后,就敢把一些心里话说出来了。 只是他说话的时候,用的是说悄悄话的方式。 可是他的声音却传遍了行宫正殿。 寇季也喝的醉醺醺的,听到了赵祯这话,瞬间就醒了。 赵祯说这话,他怎么接。 什么也没办法说,笑都不能笑。 陈琳似乎猜倒了赵祯喝多了以后可能会失态,所以在饮宴开始之前,就撤走了正殿里的所有宦官和宫娥,只留下了他一个人伺候着。 “四哥,你说,朕的皇祖父是不是不行……” 赵祯拉扯着寇季,非逼着寇季给他一个答案。 寇季左右瞧了一眼,瞧见了陈琳在哪儿低着头,似乎在数鞋上的线头。 寇季忍不住嘀咕了一句,“陈琳,你可听见了,所有大逆不道的话,都是官家说的,我可什么都没说,你要给我作证。” 陈琳头也不抬,低声说了一句。 “寇枢密说笑了,官家怎么可能会说大逆不道的话呢?要是有什么风言风语传出去,也是有人诽谤官家,该杀头。” 寇季恶狠狠的瞪了陈琳一眼。 狗日的居然跟他上眼药。 那就别怪我不客气。 寇季在瞪过了陈琳以后,向赵祯进谗言道:“官家,要不要趁着高兴,让陈琳下去给太宗和真宗禀报一下咱们收复燕云的喜讯?” 陈琳猛然抬起头,瞪着寇季,眼珠子都直了。 赵祯迷迷糊糊的道:“陈琳还能见到朕的皇祖父和父皇吗?” 寇季嘿嘿一笑,“只要官家愿意,陈琳就能见到。” 赵祯晃了晃脑袋,做出了思索状。 陈琳吓了一跳,急声道:“咱家保证不会让半句风声传出去。” 寇季给了陈琳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 赵祯似乎已经思索完了,大声的招呼道:“陈琳,快去将燕云归宋的消息告诉朕的皇祖父和父皇。” 陈琳有点傻眼。 寇季不紧不慢的道:“官家的意思是,派人回去告诉吕相,让他带着寿王去太庙里告祭一下太宗和真宗……” “奴婢遵旨……” 陈琳几乎毫不犹豫的就将寇季的解读当成了赵祯的本意。 陈琳匆匆离开了正殿。 寇季和赵祯继续在正殿内喝了起来,边喝边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 有多大逆不道,没几个人知道。 反正陈琳出了正殿以后,没敢再进去。 曹玮踏着夜色晃晃悠悠的赶到了行宫,准备找赵祯喝两杯。 只是到了正殿门口,听着里面说的那些大逆不道的话以后,吓的匆匆逃离了行宫。 燕云归宋的消息,并没有因为寇季和赵祯二人醉酒,而止步不前。 反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的向大宋各处传播。 消息传到了保州。 保州军民一片欢呼,保州生祠内的香火瞬间变得十分旺盛。 曹家二姐二话不说,背着儿子,跨上了马背,直奔真定府。 曹玮虽然认了狄青这个侄女婿,可曹家其他人并没有对平民出身的狄青另眼相看,连带着狄家子去逛娘舅家,也会被人轻视。 其中轻视最重的就是真定府的曹家人。 曹家二姐现在就要带着狄家子去告诉那些真定府的曹家人。 ‘看不起我儿子?你们什么东西?!汴京城嫡支的人都不敢轻视我夫君和我儿子,你们一群分支的东西,有什么资格轻视我夫君和我儿子? 以前是给你们脸了,现在你们没资格让我给你们脸。’ 曹家二姐嫁给了狄青以后,没少遭到曹家分支的人议论。 曹家二姐以前不搭理他们,是因为过去了以后,说话不硬气。 虽说狄青接连升迁,已经坐到了大将军的位置上。 可狄家对于曹家而言,依旧是一个破落户。 曹家可是大宋顶级的豪门。 富贵了不知道多少代。 底蕴深厚。 狄青才刚刚起家,自然没办法跟人家相提并论。 狄家唯有富贵超过两代,才有资格被曹家的人重视。 狄青如今接连打了胜仗,往后会被封为什么官,曹家二姐不敢断言。 但是凭借狄青如今的功劳,狄家富贵两代,那是铁板上钉钉子的事情。 曹家二姐现在就是要回去打脸,强势打脸。 虽说她一个嫡支的人跟分支的人计较,有点不划算。 但是她才不管那些。 她要争的就是一口气。 说来也怪。 狄青娶了曹家二姐,曹家嫡支没怎么有怨言,曹家分支倒是整天瞎逼逼。 曹家二姐是从曹府逃出去,跟狄青私奔了。 而不是被狄青八抬大轿从曹府抬出去的。 所以她不好意思借着嫡支小姐的身份去欺负人。 更重要的是,她借嫡支的身份去压人,总是会让人看轻狄青和狄家子。 如今狄青强势崛起,就跟坐火箭似的。 她终于可以强势的回去打脸。 她不仅要打分支的脸,她还准备去汴京城打嫡支的脸。 真定府的曹家人,并不知道曹家二姐已经奔去打脸了。 他们在得到了曹玮在燕云建立了无上功勋以后,摆了足足七天七夜流水席。 不仅是他们在摆,几乎真定府内心念燕云的人,都在摆。 从真定府到汴京城,‘燕云归宋’四个字,就像是燎原之火,点燃了所有人。 消息传到了汴京城时候。 吕夷简、张知白二人正辅佐着寿王赵润在听政。 垂拱殿内。 百官们就赵祯抛下了汴京城半年有余的事情,发表者自己的见解。 几乎九成九的人都在表达自己的不满。 有些刚硬的人,直言赵祯在胡闹。 “官家丢下了朝堂上的政务,赶去燕云,一待就是半年。如今朝堂上的诸多政务,因为没有官家裁定,陷入僵局。 一十万火急的政事,送到幽州城,再送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对,必须奏请官家回京!” “官家不回京,我们就只能罢朝了。” “……” 朝臣们越吵越凶,大有一副赵祯不还朝,他们就要闹大事的架势。 赵润坐在上首,呆呆的看着朝臣们,没有发飙任何见解。 朝臣们吵吵闹闹的局面,从赵祯离京以后就开始了。 赵润都听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