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65章 笑着流泪 (第2/3页)
朝臣们却没吵累。 赵润觉得,朝堂上这群家伙们,就是欺软怕硬。 他父皇在的时候,朝臣们别说是吵架了,屁都不敢多放一个。 赵祯让他们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嘴都不敢还一个。 赵祯不在,他们倒是厉害了起来。 一个个整天觉得这也不对,那也不对的,横挑鼻子竖挑眼。 赵润觉得,朝臣们如今的行为,用寇天赐的一句形容十分妥帖。 ‘一个个都是给惯的,打一顿就好了。’ 可惜,赵润如今在朝堂上就是个吉祥物。 他可以开口,但是没人听。 赵祯虽然下令让他监国,可没给任何权力。 所以朝臣们没人听他的。 除非他头顶上有皇太子的头衔。 皇太子也属于君。 次皇帝一等,但是却凌驾于所有人之上。 即便是其他皇子见了皇太子,也得自称一声臣。 赵润没办法搭理朝臣们,也懒得搭理朝臣。 吕夷简和张知白却不得不搭理。 因为朝臣们闹了大半年了,已经忍到了极限了,他们有罢朝的架势。 真要是罢朝了,那他们两个就该被论罪了。 “怎么办?再压不下去,我们两个恐怕有麻烦了。” 吕夷简低声询问身边的张知白。 张知白迟疑了一下,低声回应道:“故技重施,给他们找点事情做?” 吕夷简叹了一口气道:“这法子用了好几次了,他们已经有了对策。如今再用,根本不起效果。” 张知白思量了一下,“如实禀告给官家?” 吕夷简脸色一沉,“一来一回,十数日的路程,朝臣们肯定早就炸锅了。再说了,咱们此前用过类似的法子推脱他们。 如今真的禀告给官家,他们也未必信啊。” 张知白咬了咬牙,道:“那就请寇公出面。” 吕夷简阴沉着脸,没有开口。 许久以后,声音凝重的道:“寇准不适合再次临朝。” 至于寇准为何不适合再次临朝,吕夷简没说,张知白却很清楚。 寇准之前卸任的时候,那是权倾朝野。 再次复任,依然会权倾朝野。 寇准权倾朝野倒是不可怕。 因为寇准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他舍得了荣华富贵。 真正可怕的是寇季。 因为寇季真的到了功高盖主,封无可封的地步了。 赵祯若是没办法封赏寇季,那君臣中间就会出现裂痕。 到时候君臣之间必有一战。 寇准再次临朝,很容易影响很多人的想法。 若是有人趁机喊出,能撑起大宋江山的,唯有寇氏祖孙。 那大宋恐怕就要陷入到内乱当中了。 所以,吕夷简不赞成寇准出面。 “不让寇公出面,谁压得住百官?!官家又不肯回来。” 张知白沉声疑问。 吕夷简咬了咬牙,微微握起了拳头,“太后……皇后……” 张知白瞬间瞪起了眼,“你疯了?!真要是让太后和皇后临朝,那官家那几个字岂不是白写了。 到时候寇季和官家班师回朝,九成九会把我们给砍了。” 吕夷简不再提‘太后’和‘皇后’。 两个人一起皱起了眉头,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朝臣们见他们两个不开口,瞬间开始炮轰他们两个人。 直言他们两个是jianian佞,不将汴京城的实情告诉赵祯,不迎赵祯还朝,肯定是想借着赵祯离朝的时候,把持朝政。 眼看着朝臣们越闹越凶,有点控制不住的时候。 一骑快马冲进了皇宫。 “燕云归宋!” 四个字瞬间响彻在了宫内。 吕夷简和张知白在听到了这个消息以后,飞奔似的冲出了垂拱殿。 快马冲到了二人近前,勒马止步。 快速将一个信筒递到了二人面前。 吕夷简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信筒,仔细浏览的一遍里面的内容以后,放声大笑。 “哈哈哈……” 数十年苦功,几代人的努力,一朝得偿所愿,洗刷了所有的耻辱。 吕夷简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 张知白快速的从吕夷简手里抢过了捷报,仔细的审阅了一番后,也跟着大笑了起来。 燕云,大宋毕生的耻辱,如今终于被洗刷干净了。 他们怎么可能不高兴。 从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辽国起,所有的中原的文人,就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复燕云。 从最开始喊着‘燕云归汉’,到最后喊着‘燕云归宋’。 数十年。 几代仁人志士不停歇的努力,不停歇的奔波。 为此吃了许多苦,遭了许多罪。 挨了无数骂名。 更有无数人因为没看到燕云归宋郁郁而终。 如今燕云归宋,数十年,几代人的心愿一朝了结。 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吕夷简和张知白二人笑着笑着就留泪了。 脸上的笑意是越来越浓,口中的笑声越来越大,眼角的泪花也是越冒越多。 寇季若是在此,一定能理解他们的心情。 因为寇季经历过类似的一幕。 那是寇季在后世,在小时候的时候。 那是在九七年七月一日凌晨零点零分的时候。 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当国歌奏响的时候,笑着落泪的何止两人。 笑着落泪的有千千万万人。 即便很多年过去了,当那一首前句为‘当海风吹拂了五千年’的歌曲响起的时候,依然有很多人会落泪。 …… 朝臣们不止何时出现在了垂拱殿门外。 看到了吕夷简和张知白笑着流泪。 有人心中怯怯的问道:“真的……回来了?!” 他害怕失望,所以即便是听到了快马传信的八百里加急的将士呐喊着‘燕云归宋’四个字,心里依然害怕。 他害怕听到了失望的答案。 “回来了!” 张知白抹着泪,顺手将手里的捷报递给了问话的朝臣。 朝臣们纷纷冲上前,争相观看。 看完了捷报,看清楚了捷报上那鲜红的印玺以后。 又一个朝臣陷入到了笑着流泪的癫狂当中。 当捷报在朝臣手里传遍的时候。 所有朝臣陷入到了笑着流泪的癫狂当中。 赵润坐在垂拱殿内,望着垂拱殿外那些之前吵的面红耳赤的朝臣,此刻一起笑着流泪,十分不解。 他现在还没扛起家国重担。 所以并不明白一帮子吵的凶悍的朝臣,为何会突然停止吵架,还凑在一起笑着流泪,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