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891章 将军走好! (第1/3页)
“可流求……” 曹皇后在听了赵祯的解释以后,脸色缓和了三分。 江山最终还是要落在她儿子手里的,赵祯将江山治理的越安全,她儿子继位就越安全。 可对于赵祯分封曹家的地方,曹皇后仍旧有些异议。 流求距离汴京城十分遥远,中间不仅隔着山水,还隔着一片海。 在大宋大部分人眼中,流求是一个不毛之地。 大宋的百姓几乎不会去流求,仅有一些沿海地区的百姓移居到了澎湖等诸岛,流求岛上几乎没有多少人。 曹家举族搬去流求,那就是发配。 此外曹皇后还有一些其他的顾虑。 曹家举族迁移到了流求岛的话,可就没有办法再帮赵润了,赵润将失去一大助力。 赵祯听到了曹皇后的话,眉头紧紧的皱在了一起,“流求怎么了?流求也是我大宋的疆土。你出去问问,看看谁敢说流求不是我大宋的疆土,朕保证他活不到明天。” 曹皇后听到此话,脸色又变得难看了起来。 赵祯哼了一声,道:“你觉得朕在发配曹家,可曹玮却不这么认为。朕在封他为南海郡王的时候,曾经上门跟他商量过,他也满口答应了。 所以流求,是他答应要的,而非朕强塞给他的。 还有,他被封为活着的异姓王,本就不被满朝文武所容。 朕将他放在流求,弹劾他的声音才会小一些。 朕若是将他封在汴京城,你觉得他敢要吗? 满朝文武又容得下他吗?” 曹皇后听到了此处,略微咬了一下牙,她已经听出了赵祯声音中带着一些怒意,她也知道了赵祯心意已决,此事不可逆转。 她知道她再开口的话,可能会触怒赵祯,但她还是小心翼翼的开口了,“纵使官家要让我曹氏举族迁移,也得留下我四伯在汴京城吧? 我四伯如今危在旦夕,根本没办法去流求,很有可能会死在路上。 妾身身为人侄,怎能看他死在路上。” 赵祯脸色微微一冷,“他也可以将王位传给他的儿子曹旭,让曹旭带着曹氏族人离开,他一个人留在汴京城。 朕并没有强逼着他去死,朕也不会擅伤功臣。 具体如何,取决在于他,而非朕。” 曹皇后下意识的皱起了眉。 赵祯心中叹了一口气,道:“朕倒是忘了告诉你一件事,那就是曹玮求朕,给润儿请了个先生。 润儿的先生如今就在辽地,你回头帮润儿收拾收拾东西,送他过去。” 曹皇后一愣,愕然道:“辽地?” 赵祯盯着她,没有言语。 曹皇后迟疑着道:“寇季?” 赵祯依旧盯着她没有言语。 曹皇后却已经得到了答案。 如今辽地内能给赵润做先生的,似乎只有寇季。 曹皇后原以为,曹家的人离开了,赵润就失去了一大助力,却没料到曹玮居然将一些都安排妥当了。 居然给赵润找了一个厉害的先生。 “臣妾想带着润儿去看看四伯……” 曹皇后在知道了一切以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躬身奏请。 赵祯摆了摆手,任由她离开。 在曹皇后离开以后,赵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若非曹皇后和赵润二人当初逼出了曹玮,让曹玮赶往了燕云十六州,奠定了燕云十六州的胜局。 恐怕赵祯不会如此和颜悦色的跟曹皇后讲那么多。 曹皇后走了没多久以后。 吕夷简三个人急匆匆的进入到了资事堂。 进了堂内,施礼过后。 吕夷简赶忙开口问道:“臣听说,官家给曹玮封王了?” 赵祯淡淡的瞥了吕夷简一眼,“圣旨都传下去了,汴京城里也传遍了,还用听说吗?” 吕夷简一脸尴尬。 王曾轻咳了一声道:“官家给曹玮封王也就罢了。给曹玮裂土封疆,是不是有些不妥。官家就不怕养虎为患吗?” “养虎?” 赵祯质问道:“你觉得以我大宋如今的国力,曹家这只虎出去以后,需要多久,才能拥有跟我大宋抗衡的实力?” 王曾一脸愕然。 赵祯继续道:“我大宋如今有禁军六十六万,地方兵马不计其数。等我大宋彻底拿回了辽地,还会再添两支禁军,到时候我大宋的禁军数量就是七十六万。 陈尧咨如今在图谋青塘,相信青塘不久以后也会成为我大宋的兵马。 到那个时候,我大宋说不定还得再立一支禁军去坐镇青塘。 我大宋禁军数量必然会突破八十万。 你们觉得曹家多久才能积攒出八十万兵力,跟朕作对?” 吕夷简和王曾没有言语。 张知白迟疑了一会儿,说了一句公道话,“仅凭流求的话,永远也不可能。” 流求岛上的百姓,恐怕连一万人也没有。 曹家族人迁移时候,撑死就带过去一万人。 想要积攒出足以抗衡大宋八十万禁军的兵力,几乎没有可能。 就算曹家的人奋发图强,不断的在海外吞并其他岛屿壮大自己的话,也得花费很长很长时间,才能勉强有一些规模。 毕竟,海洋不比陆地。 海洋上岛屿跟岛屿之间隔着海,打一场仗,需要跨海作战,耗费的时间非常长,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多。 不像是陆地,只要粮草充足,兵马能随时随地的打过去。 甚至在粮草不充足的情况下,也能快速的打过去。 根本不需要做太多的准备。 所以在海上扩张,远比在陆地上要困难。 所以曹家迁移到了流求以后,想要跟朝廷叫板,没个几十年、上百年,根本不可能。 赵祯敲了敲面前的龙案,道:“既然如此,朕为什么要怕养虎为患?曹家即便是要要成为虎,也得三四代人以后才行。 朕要是不封曹家,就没办法封其他人。 没办法封其他人,这虎就会盘踞到我们眼皮子底下。 什么时候发作,发作起来对我大宋有多大的影响,谁也不知道。” 赵祯沉声将自己分封诸王的想法,跟吕夷简三人讲述了一番,着重强调了里面的利害关系。 吕夷简三人听完了以后,陷入到了沉默。 赵祯若是不分封诸王的话,那些功高盖主的武臣居住在汴京城里,汴京城很多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