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91章 将军走好! (第2/3页)
会日日夜夜心惊胆颤。 若是想一劳永逸,唯有将他们全部诛杀。 可问题是杀不得。 只要一开刀,大宋铁定会乱。 所以分封诸王是唯一的办法。 只是,分封诸王对大宋的影响太大了。 大到此事传出去以后,大宋上上下下所有人都会关注此事。 人心各异,难保不会有人生出什么其他的想法。 虽说有想法的人不一定行动。 但种子埋下去了,总有一日会长成参天大树。 此事对大宋以后有很大的祸患。 赵祯看出了吕夷简三人心里有想法,但是他没有再开口。 只要吕夷简三人不阻止他封王就行了,剩下的他并不在乎。 吕夷简三人在资事堂内待了没多久,满朝文武已经入宫,纷纷奏请求见赵祯。 赵祯将满朝文武甩给了吕夷简三人,自己躲在后宫里躲清闲。 宰相嘛。 就是给他解决麻烦的,要是解决不了麻烦,那还算什么宰相。 吕夷简三人对上了满朝文武,也不好应付。 只能跟满朝文武不断的扯皮。 封王的事情并没有因为满朝文武的闹腾停止下来。 曹皇后带着寿王赵润拜访过了曹府以后,曹玮做主,将南海郡王的爵位传给了其弟曹玘。 曹玮只留下了一个老仆陪着自己,曹府其他人,曹玮让曹玘带着离开了汴京城。 在曹府的人离开之前,跟户部和内侍省的人做了交割。 曹府的田产、宅院、商铺,一同交给了朝廷。 曹府作为大宋第一勋贵,家产庞大的难以想象。 户部和内侍省的人再清点了曹府的家产以后,将具体的数字呈报到了朝堂上以后,满朝文武无不震惊。 价值大几百万贯的宅院三处,价值百万贯的别院十三处。 商铺加起来足足有两百多间,田产有三十九万七千八百多亩。 这还只是汴京城曹家,真定府曹家祖地,曹家的家业更庞大。 朝廷已经派遣了官员前去清点,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报一个具体的数字给朝廷。 满朝文武在经过了短暂的震惊以后,就对曹家的那些家产生出了想法。 可惜,赵祯只是将商铺交给了户部处置,并且派遣了清正的张知白从旁监督。 有张知白在一边顶上,其他人根本就没办法趁机占便宜。 满朝文武最惦记的宅院、别院、田产,被赵祯收入到了内侍省。 满朝文武为此还奏请赵祯,扬言那些家产应该归朝廷。 赵祯的回答也简单,他要用那些宅院、别院、田产赏赐功臣。 国库若是愿意承担随后对功臣们赏赐所需的一切的话,他倒是不介意将那些宅院、别院、田产归入朝廷。 吕夷简和王曾几乎毫不犹豫的就否决了此事。 开玩笑。 曹府的家产虽然惊人,可朝廷随后要封赏的功臣们数量更惊人。 曹府的那些家产用来赏赐功臣的话,根本不够。 朝廷若是答应了赵祯的要求,回头得狠狠的出一笔血。 就在汴京城里的所有人为封王的事情热议的时候,就在汴京城内所有的人目光落在曹府的家产上的时候。 曹玮被赵润、寇天赐、杨怀玉等人抬着,上了文昌学馆。 经过了杨文广的开导,寇天赐和杨怀玉的心结解开了,只是人变得比以前沉默了许多。 做事也比以前稳妥了一些。 曹皇后将赵润发配到了曹玮身边,让他伺候曹玮。 赵润一个人挪不动曹玮,就只能求助寇天赐和杨怀玉。 曹玮上了文昌学馆以后,换上了一身儒装,通过赵润的口,给文昌学馆内的武科的学子们讲了最后一堂课。 然后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寇准等一众文昌学馆的先生都聚集在曹玮屋舍内。 赵润、寇天赐、杨怀玉等一众小辈也在。 曹玮笑呵呵的躺在摇椅上,嘴巴一张一张的。 曹府的老仆在一旁轻声复述,“将军说,他怕是要死在文昌学馆了。到时候恐怕要让文昌学馆这个圣人庇佑的地方沾染上一些哀伤的气息和武夫的气息。 希望寇山长不要怪罪。” 寇准一脸哀伤的道:“老夫虽然看武臣们不顺眼,可那是在朝堂上。如今你我已经辞仕,私交还不错,老夫岂会怪罪你。 再说了,你是我文昌学馆的先生,长眠此处,庇佑着文昌学馆所有学子,那是应该的。” 曹玮咧嘴笑了,嘴唇轻启,又说了几个字。 曹府老仆脸色一变,刚要复述,就听寇准叹息了一声,道:“老夫知道了。” 曹府老仆没有再多言。 曹玮也没有再多言,反而将目光落在了赵润身上。 赵润感受到了曹玮的目光,走到了曹玮近前。 曹玮示意曹府老仆从怀里取出了一封信,递给了赵润,叮嘱了赵润一句。 曹府老仆复述。 “将军让您将这封信交给您的先生,不然他不一定会收您。” 赵润早就通过曹皇后之口,得知了自己要拜师寇季,所以听到了曹玮的叮嘱以后,郑重的点了点头。 曹玮笑着,嘴唇轻启,发出了声,“如今的大宋真好……我真有些舍不得……” 话音落地,曹玮笑着闭上了眼,再也没睁开过。 曹府老仆眼圈瞬间就红了,哽咽道:“将军去了……” 赵润傻傻的站在原地。 寇准痛苦的闭上了双眼,长叹了一声,躬身一礼道:“将军走好……” “将军走好……” “将军走好……” “……” 消息很快传到了宫里。 赵祯带着曹皇后匆匆赶到了文昌学馆。 赵祯赶到了文昌学馆以后,看着曹玮含笑而终,眼圈也红了。 赵祯吩咐人给曹玮在文昌学馆设下了灵堂。 同时下旨,将曹玮离世的消息昭告天下,要求举国同哀。 同时,赵祯也给曹玮定下了谥号。 武穆! 武臣可以获得的最高谥号。 此外,赵祯还下旨让工部的人在巩县筑墓,赐葬巩县。 为什么说是赐葬巩县呢? 因为那是钦天监为赵祯选定的陵墓所在的地方。 虽说大宋改制以后,帝王陵墓生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