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895章 说打就打,一点也不拖沓 (第2/3页)
的开口,“寇枢密这是强人所难。你明知道我高丽拿不出那么多钱。你根本就是想跟我高丽一战。” 寇季脸上重新浮起了笑容,“是又如何?我这个人从来都不喜欢在战前和谈,就算要谈,也得等到战后再谈。” 姜邯赞虎目圆睁,盯着寇季咬牙切齿的道:“寇枢密,我高丽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昔日辽皇耶律隆绪派遣重兵入侵我高丽。 被我率兵击溃于龟州,阵斩数万。 大宋若是入侵我高丽,我一定会亲自率军出征。 大宋兵马一定会步辽兵后尘。” 寇季讥讽的笑道:“你说的是辽兵杀到开城那一战吗?” 姜邯赞脸色瞬间就变了,变成了猪肝色。 姜邯赞盯着寇季恼怒的道:“我高丽不止能挡得住辽人,还能挡住你们中原人。当年隋朝皇帝杨广率军征讨我高丽,被我高丽打的惨败而归,隋朝也因为败于我高丽之手,损兵折将,这才灭亡。 唐朝皇帝李世民,在你们中原被誉为千古一帝,他也率军征讨我高丽,一样被我高丽打的惨败而归。 其麾下兵马至今躺在我高丽国内。 我高丽能击溃隋唐,就能击溃你大宋。 大宋敢犯我高丽,我高丽一定血争到底。” 寇季冷冷的盯着姜邯赞,道:“你怎么不说,你高丽国内盛传,唐太宗李世民攻打你高丽的时候,被你高丽大将射瞎了一只眼?” 姜邯赞听出了寇季语气中的嘲讽,他冷哼一声,没有言语。 高丽民间的传言他自然知道。 传言中丑化李世民,也是为了激起高丽人的雄心。 崔东浩在这个时候,急忙出声道:“民间传言岂能轻信,寇枢密不必动怒。姜邯赞只是一句戏言而已。 我高丽和大宋历来交好。 从没有刀兵相交。 我王对大宋也十分仰慕。 愿意俯首称臣。 只是寇枢密要求过于苛刻。 我高丽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财。 我高丽最多只能拿出二十万贯岁币。 若是寇枢密觉得不满,我们立马回去奏明我王,看看我王能否再加一些。” 寇季冷冷的道:“二十万不够!” 崔东浩闻言,赶忙道:“那我们立刻返回高丽,奏明我王。” “慢走,不送!” 寇季冷哼了一声。 崔东浩赶忙拽着姜邯赞离开城主府。 而他们带给寇季的礼物,已经要送给寇季行贿的美人,就那么匆匆丢下了。 寇季在他们出了城主府以后,果断对身旁的侍卫吩咐道:“去告诉狄青,兵进高丽!不必留手!” 侍卫愣了一下。 站在侍卫不远处的文官也愣了一下,急忙开口,“寇枢密,高丽使节不是说……” 不等文官把话说完,寇季就冷哼道:“说什么?说回去商量?这话你也信?他们分明是准备回去调兵遣将,以应对我大宋的兵锋。” 文官迟疑了一下道:“可是贸然对高丽用兵,是不是有些不妥?是不是要禀明官家,待官家下旨以后,再出兵?” 寇季不悦的道:“兵贵神速,一刻也耽误不起。上奏朝廷的事情,等打下了高丽以后再说。” 说到此处。 寇季再次对侍卫吩咐,“再派人去给高处恭、刘亨、种世衡、朱能四人传令,让他们别磨磨蹭蹭给我打游击了。 俘虏我不要了。 让他们放弃抓捕俘虏,给我放开手脚打。 一个月后我要看到他们的兵马赶到鸭绿江。” 文官惊恐的盯着寇季,“数十万禁军一起进高丽?!” 寇季语气冰冷的道:“敢在我面前拿已故的将士们炫耀,我就敢杀到他们高丽无人。他们能筑京观,我就敢筑万人坑。” 寇季的话,杀气腾腾,充满了血腥。 姜邯赞和崔东浩软语相求的话,寇季或许会考虑用柔和一点的手段对付高丽。 可姜邯赞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拿那些已故的隋军和唐军在寇季面前说事。 寇季最怜悯的就是那些埋骨他乡的将士,最敬佩的也是那些埋骨他乡的将士。 谁敢拿那些将士的骸骨说事,寇季就敢跟他们拼命。 随着寇季的军令送到了狄青军中。 狄青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率领着兵马踏着高丽人为辽人搭建起的桥梁,渡过了鸭绿江。 辽人在第一次爆锤了高丽人以后,为了方便以后爆锤高丽人,就要求高丽人在鸭绿江上修建了一座大桥。 高丽人明知道辽人要他们修筑大桥做什么,但还是乖乖的修了。 并且在随后辽人爆锤高丽人的过程中,高丽人只敢在桥上做手脚,却愣是没敢拆。 狄青突然对高丽发起了进攻,高丽根本来不及反应。 狄青进军高丽第一日,就攻克了高丽三城。 同一日。 姜邯赞和崔东浩两个高丽使臣,被人押送到了寇季面前。 二人再无初次面见寇季时候的仪态。 姜邯赞盯着寇季破口大骂。 崔东浩则盯着寇季大喊,“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寇季根本就没有在意。 吩咐人直接将两个人拉出去砍了。 脑袋送去给狄青,让狄青拿去吊唁鸭绿江边上的那些隋唐的将士。 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葬送了数十万大隋将士。 高丽人用数十万大隋将士的骸骨筑成了京观。 唐太宗李世民对此引以为耻,所以在大唐安定以后,就率军征讨高丽。 在攻入到了高丽以后,毁了高丽人用大隋将士骸骨筑成的京观。 但是因为天气缘故,导致草枯水冻、士马难留,再加上粮草的问题,李世民两次征讨高丽,皆以退兵告终。 高丽人捡回了大隋和大唐将士的骸骨,重筑了一座座京观。 并且将其当成举世无双的荣誉,炫耀了千百年。 不仅如此,还编排出了射瞎李世民眼睛,以及李世民兵败跪地讨饶,割地求和等传言。 但是事实真是如此? 史书上记载,李世民破高丽的新城、建安、驻跸三城,斩首四万馀级,仅仅敷出了几千将士的性命。 由于天气原因和粮草原因,最终不得不退兵。 所以并没有什么李世民被射瞎眼,并且跪地求和的事情发生。 李世民顶多算是战略性撤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