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912章 财大气粗的赵祯 (第1/3页)
赵祯目光落在了身边的寇季身上,笑着道:“朕一直都记得四哥当初跟朕说过的话,朕也坚信四哥能做到。但是朕没想到,四哥做的比朕期望的要好太多太多。” 寇季淡然一笑,谦逊的道:“官家说笑了,我大宋能有今日,是所有人的功劳。” “所有人的功劳?” 赵祯晒笑了一下,幽幽的道:“指望他们,我大宋不可能有今日的局面。朕估计只能守着祖宗的江山过日子。” 大宋的文武是什么样子,赵祯清清楚楚。 在翻阅太祖、太宗,以及他父皇的起居注的时候,看的更清楚。 寇季失笑道:“照官家的意思,大宋能有今日,成了臣一个人的功劳了。臣自己有自知之明。 臣一个人可没办法造就如今的大宋。” 虽说大宋能有今日,寇季功劳确实一小。 可寇季绝对不可能占据所有的功劳。 他一个人没办法造就如今的大宋。 只能说是他一力主导了如今的大宋盛世。 赵祯笑了笑,没有跟寇季继续争辩这个问题,他迟疑着道:“眼看着盛世就要临近了,寇公现在离开,是不是不太妥当?” 寇季愣了一下,还没开口,就听赵祯继续道:“寇公对我大宋,功勋卓著。我大宋能有如今的盛世,他居功甚伟。 如今眼看着盛世就要到了,他难道不想留下看看自己增砖添瓦搭建出的盛世吗?” 寇季听到此话,哭笑不得的道:“官家是前来挽留我祖父的?” 赵祯瞥了寇季一眼,感叹道:“朕又不是一个昏君,怎么可能眼看着圣贤离朕而去。” 寇季沉声道:“我祖父只是离开汴京城,可不是离开大宋。韩地,如今可是我大宋的疆土。 虽然官家将韩地封给了臣。 可韩地依然是大宋之地。” 赵祯微微愣了一下,“照你的说法,是朕矫情了?” 寇季笑而不语。 赵祯感慨道:“朕是真的舍不得……” 寇季沉默了一下,叹了一口气道:“臣也舍不得。” 赵祯瞥向了寇季,质疑道:“那你还让寇公离开?”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我祖父心意已决,谁能阻止?” 赵祯沉声道:“是因为你爹和你那几个兄弟?” 说到此处,赵祯顿了一下,补充道:“你那几个兄弟干的蠢事,朕都知道。就他们几个干的那点蠢事,还不足以让一个圣贤离朕而去。” 寇季坦言道:“我祖父有他自己的想法,我是劝不动。要不官家你去试试?” 赵祯愣了一下,苦笑着摇了摇头,“王曾已经将寇公要离开的理由告诉朕了。朕只是过来找你,看你能不能留下寇公。 你既然也留不下寇公,那就没人能留下寇公了。 朕就不去触那个霉头了。” 赵祯感叹道:“寇公对我大宋劳苦功高,他要离京,朕不得不赏,朕再给你添……” 不等赵祯把话说完,寇季果断道:“官家许我寇氏一块富庶的封地,已经够了。不需要再多做赏赐了。 官家真要是想赏赐我祖父,不如就让人将龙图阁内典藏的一些孤本,让人誊抄一份,赐给我祖父。 我相信,我祖父看到了那些孤本的誊抄本,一定比看到官家伤的其他东西要高兴。” 赵祯思量了一下,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了。朕会尽快让人将龙图阁内的典藏孤本誊抄一份。” 说到此处,赵祯看着寇季道:“天赐最近和西阳郡王世子一个劲的往工部跑,去查阅工部的一些卷宗,怪累的。 要不朕吩咐人顺手将工部的那些卷宗也誊抄一份。” 寇季笑着道:“不用了。他们还小,不知道那些东西的珍贵。所以需要自己动手誊抄,才会珍惜那些东西。” 赵祯感慨道:“朝中六部,你单单只让天赐去了工部,只让他誊抄工部的东西。四哥你还是那么重视工部,重视匠技。”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世人不重视匠技,总是觉得匠人低人一等。却不知道,一个国邦要发展,要强大,绝对离不开匠人。 就拿我大宋现在来说。 若非匠人们造出了火枪和火炮,我大宋拿什么横扫四夷? 又拿什么压着四夷打? 虽然匠人们没有去战场上流血。 但他们用他们的技艺为大宋出了力。 让大宋少流了不知道多少血。 为大宋节省了不知道多少时间。 这些东西别人看不到,但我却能看到。” 说到此处,寇季盯着赵祯道:“所以越是高明的匠人,越应该被朝廷重视。” 赵祯沉吟着点了点头。 匠人给大宋带来的变化,赵祯是看在眼里的。 他也慢慢的开始重视起了匠人。 只是匠人在固有的阶级层次中,地位并不高。 所以赵祯也没办法一口气将匠人的待遇提高到一个很高的层次。 “我们改制的时候,想办法拔一拔匠人的地位……” 赵祯沉吟了一会儿后,缓缓开口。 寇季笑着道:“文制革新,会比武制革新麻烦很多。” 赵祯郑重的道:“朕相信,再大的麻烦,我们也能解决。” 寇季笑着点头,“官家有信心就好。” 赵祯看向了寇季,道:“说到麻烦,朕现在就遇到了一个麻烦。朕派人在江南、河东等地招募兵马,并没有招募到多少人。 跟朕的预期严重不吻。 朕派去的人上奏书给朕,当地的百姓并不踊跃。” 寇季愣了一下,思量着道:“官家可以拖一拖,拖到了冬日再试试。” 赵祯狐疑的看向寇季。 寇季笑着道:“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那些豪门大户用得上百姓。所以百姓只要稍微出一些力,就能混到一口口粮。 他们饿不到,自然不会为了将脑袋挂在裤腰带上,去当兵吃饷。 等到了冬日,农闲了以后。 那些豪门大户自然会逼着百姓去当兵。” 赵祯沉吟道:“若是那些豪门大户转性了呢?” 寇季感慨道:“他们要是转性了,那他们就不是豪门大户。” 赵祯思量着道:“也是……朕就是随口一问……毕竟此次募兵,干系重大,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寇季点头道:“臣能理解。” 赵祯盯着寇季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