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934章 寇相爷打坐政事堂 (第3/3页)
“你不是有许多大事要做吗?如今你已经坐到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位置上了,为何还不动手?” 王曾忍不住开口问。 寇季淡然笑道:“许多事情,都需要徐徐图之,急不得。” “徐徐?!” 王曾瞪了寇季一眼,“我看你徐徐到什么时候。” 寇季又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王曾哼了一声,出了公房。 他没想到的是,寇季这一徐,徐到了三个月后。 三个月。 大宋经历了寒冬,经历了年节,经历了柳枝吐出嫩芽。 当王曾忍不住准备去找寇季,好好质问一番的时候。 一骑从西而来,直奔入了汴京城。 与此同时,一则捷报也如同一阵风,吹遍了汴京城。 捷报入宫以后。 赵祯就下令召集了满朝文武。 满朝文武纷纷穿戴着朝服,赶到了宫里。 寇季也在此列。 垂拱殿上,赵祯还没有到。 王曾站在寇季背后,幽幽的道:“寇相爷,您这一徐,可徐了三个月有余。三个月时间,您是什么都没有做。 政务都是我和蔡相处理的。 如今,汴京城里都盛传,您是我大宋第一位泥塑的相公。” 寇季回过头问道:“什么意思?” 王曾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王曾身后的蔡齐瞪着眼,沉声道:“就是看得见、摸得着,但没有用。”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肯定是有jianian人在背后毁我名声。” 蔡齐听到此话,气的吹胡子瞪眼,“你在政事堂里的那副做派,还需要诋毁吗?” 寇季刚要反驳,却见赵祯迈着步子入了垂拱殿。 殿内的文武立马站好。 赵祯坐定以后,不等陈琳开口,就哈哈大笑道:“诸卿,大喜啊。青塘传来捷报,月前我大宋永宁军和元山部的兵马一起携手,彻底覆灭了青塘。 自此以后,青塘就归我大宋所有。” 青塘被攻破,是意料中的事情。 满朝文武虽然欣喜,但却也没那么激动。 在赵祯说完话以后。 满朝文武齐齐躬身道:“为大宋贺!为官家贺!” 赵祯在满朝文武道贺以后,笑着道:“朕决定,封覆灭青塘的永宁军大将军陈尧咨为王,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满朝文武闻言,齐齐一愣。 不等他们有反应。 陈尧佐率先开口,“臣以为不妥。陈尧咨征灭青塘,固然有功,可比起之前的几位殿下,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官家若是封陈尧咨一个一等公,陈尧咨倒是当得起,可官家若是封陈尧咨为王的话,他当不起。 因为他没有为我大宋立下足以封王的功劳。” 满朝文武听到陈尧佐此话,反应不一。 武臣们觉得陈尧佐是傻了,居然放着王爵不要。 文臣们觉得,陈尧佐这是在自保。 赵祯封陈尧咨为王,固然是好事。 可一旦陈尧咨受封为王,那陈尧佐就得离开朝堂,跟着陈尧咨去就藩。 陈家上上下下那些读书的种子,也会彻底失去仕途,去封地当一个无所事事的贵公子。 赵祯听到了陈尧佐的话,不咸不淡的开口道:“王爵都不要,是觉得我大宋的王爵不值当吗?” 陈尧佐赶忙道:“不敢!” 赵祯盯着陈尧佐没有言语。 蔡齐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帮陈尧佐说话了,“官家,陈尧佐言之有理。陈尧咨虽然帮我大宋征得了青塘,可功劳比起此前封王的那几位,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所以陈尧咨封王不妥。” 赵祯毫不掩饰的道:“但是朕需要一个人去青塘和元山部的交界处,帮朕坐镇西陲。陈尧咨若是不去,难道朕自己去吗?” 赵祯此话一处,蔡齐陷入到了迟疑当中。 赵祯不等其他人开口,又道:“青塘地广人稀,更准确一点的说,那就是青塘没有人。因为青塘覆灭以后,青塘境内的青塘人和黑汗人,全部被元山部虏去做了部从。 我大宋和元山部携手攻打青塘。 我大宋要地,元山部要人。 如今功成,我大宋拿到了地,元山部拿到了人。 我大宋既然拿到了青塘的地,总不能不管吧? 我大宋境内如今没有合适的人口迁移出去。 所以必须有一个人率领着兵马镇守着西陲,为我大宋守住这一片地方。 若是不守,它们迟早会被人侵占。 诸位总不想看到我大宋辛辛苦苦打下来的疆土,被人兵不血刃的占去吧? 诸位觉得朕封王不妥,那就拿出一二百万人来,给朕填满青塘。 只要你们能拿出一二百万人来,朕再也不提封王的事情。” 满朝文武听完了赵祯这番话,一个个闭口不言。 若是以前,朝堂上必然会有人强辩几句,秀一下存在感。 可如今的大宋比较务实,没营养的话,在朝堂上几乎没有人会讲。 一时间。 赵祯和陈尧佐等人陷入到了僵持当中。 陈尧佐等人不赞成赵祯封王,可也没办法解决赵祯提出的问题。 就在这个时候,寇季缓缓的走出了班列,在所有人愕然的目光中,开口道:“陈尧咨既然不适合,那就让李昭亮走一趟吧。” 满朝文武先是一愣,随后齐齐看向了李昭亮。 李昭亮神色有些复杂。 王爵,是他想要的。 可青塘和元山部交汇处,并不是什么好地方。 寇季在众人看向李昭亮的时候,继续道:“陈尧咨的功劳不足,但是李昭亮的功劳绝对绰绰有余。 李氏也是大族,李氏迁移过去,应该能很快拉出一支千人的兵马。 等李氏站稳脚跟以后,兵马应该会更多。 以李氏历代的骁勇,必然能帮官家守住西陲。” 寇季一席话说完,李昭亮的脸色有点发苦。 陈尧佐却像是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果断开口道:“臣以为,寇相言之有理。” 王曾瞥了寇季一眼,长叹了一声,拱手道:“臣附议……” 蔡齐也没有任何犹豫的道:“臣附议……” 反正李昭亮迟早是要封出去的。 如今顶替陈尧咨封出去刚刚好。 李昭亮离开了朝堂以后,空出的兵部尚书之位,刚好可以让陈尧咨接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