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35章 毛病都是惯出来的 (第2/3页)
王曾愕然的瞪着寇季,质问道:“你还敢暂停科举不成?我大宋官员本来就紧缺,你要是暂停了科举,那可就不得了了。” 寇季不咸不淡的道:“暂停科举,那是官家的权柄,我可不敢越俎代庖。但是我奏请官家,出任四五次科举主考总行吧? 他们的子弟参加科举,我一个都不录,不就行了。” 王曾沉声道:“你真要是这么做的话,可就把满朝文臣得罪光了。” 寇季问道:“他们能罢了我寇氏的王位?” 王曾摇头,“不能……” “那我怕他们做什么?” 寇季再次问道。 王曾无话可说。 寇季继续道:“我乃是文臣之首,他们当怕我,而不是我怕他们。” 王曾思量了一下,郑重的道:“他们要是合起伙来为难你,你的政令可就不好推行了。” 寇季打了个哈欠道:“他们要是不怕我换人的话,那就随他们折腾。” “你还能把满朝文臣换完不成?” “我祖父的徒子徒孙,我的门生,加起来早就超过了千人。其中佼佼者多不胜数,你觉得我能不能换完? 一个个毛病给惯的,让他们拿出点人为朝廷出力,怎么都不肯。 左推脱、右推脱,还敢为难朝廷。 真以为朝廷什么事情都得顺着他们的性子来,他们算是老几? 他们总是看不起那些武臣,但在我眼里,他们远远比不上武臣忠勇。 朝廷要用人,武臣们毫不犹豫的将族人献了出来。 他们呢? 没有一个主动送家中的子弟去辽地或者河西。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忠勇?” “……” 寇季一席话说完,王曾哑口无言。 寇季冷哼着道:“朝廷重视人才,但不代表人才可以跟朝廷讲条件。若是什么事情都得跟朝廷讲一讲条件,那朝廷算什么?菜市吗? 你回头将我的话原封不动的告诉他们,他们若是不将家中子弟送出来一半。 那就让他们等着给那些子弟养老吧。 顺便再告诉他们,他们家中的子弟若是被武臣家中的子弟打残了,闹到朝堂上,我一定会偏向武臣。” 王曾听到寇季此话,眼珠子差点都掉下来了。 从大宋朝立国至今,还没有人如此明目张胆的威胁满朝文臣的。 “你就不怕遗臭万年吗?” 王曾下意识的开口。 王曾身为文人,自然知道文人的秉性。 寇季若是死磕满朝文臣的话,很有可能就会以各种丑角的形式,出现在所有文臣做的诗词里,以及书里。 寇季听到了王曾的话,提醒道:“蒙学已经彻底铺遍了大宋的每一个角落。随后的县学、府学,亦是如此。 笔,不再是他们手里独有的利器了。 他们敢跟朝廷作对,我就敢编一册书,将他们当成jianian臣,写进书里,然后发给各地的学府通学。” 王曾破口大骂道:“你这个疯子!” 寇季哼了一声道:“知道我是个疯子,还敢跟我斗?活腻了?!” 王曾一甩袖子,气咻咻的冲出了寇季的公房。 寇季仗着手里有权,真的是疯的不像话,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干。 真要是让他这么干了。 那朝堂上九成九的文官得疯。 有一半得碰死在寇府门前,自证清白。 闹到最后,寇季也得跟着名声扫地。 完全是同归于尽的干法。 王曾虽然对寇季的话十分不满,但是出了寇季的公房以后,还是依照寇季的说法去做了。 他走访了所有官员的府邸,硬邦邦的将寇季所说的话,一字不漏的传达给了所有文官。 一时间。 汴京城的文官府邸,哀嚎遍地。 文官们义愤填膺的准备在垂拱殿上弹劾寇季。 可是好巧不巧,赵祯在这个时候突然就病了。 文官们瞬间是欲哭无泪。 赵祯一病,他们连叫屈的地方都没有。 他们若是依照惯例,上书弹劾寇季的话,那奏折必然会经过寇季之手。 寇季随手就能将他们的奏折打回去。 帮赵祯筛选奏折,那是政事堂的职能之一。 就在文官们凑在一起准备想法子应对此事的时候。 一则流言传出,说是寇季在去探望患病的赵祯的时候,向赵祯提出,加开恩科。 文官们得知了这个消息以后,瞬间就炸了。 “王相,他在示威!他在向我们示威!他在告诉我们,我们若是不听他的话,他就会真的毁了我们家中子嗣的仕途!” “王相,从我大宋立国至今,就没见过这么张狂的人!当年丁谓把持朝政的时候,也没这么猖狂!” “王相,您可得为我们做主啊!” “……” 文官们炸了以后,全部簇拥到了王曾府上,声讨寇季,让王曾出面主持公道。 王曾坐在正堂的座椅上。 文官们七嘴八舌的哀嚎着。 “够了!” 王曾怒喝了一声。 文官们瞬间闭上了嘴。 王曾瞪着文官们,破口大骂道:“你们口口声声让我给你们做主,你们告诉我,我怎么给你们做主? 官家称病不出,朝野上下大小事务,都是由他处理。” 言外之意。 赵祯不出,寇季就是最大的。 他要干什么,谁也没脾气。 “王相,我们不能任由他胡来吧。让他这么闹下去,那我们还怎么做事啊?” “对对对,他如此疯狂行事,我们根本没办法做事。” “王相,官家既然不出,那我们就去叩宫门。必须将官家交出来,阻止寇季的疯狂行径。” “……” 文官们高喊着。 王曾瞪着眼喝道:“要去你们去,我可不去,我没那个脸。寇季此举虽然胡闹,可是有一点却没有说错。 那就是论忠勇,我们比不上武臣。 朝廷如今正是用人之际,武臣们几乎毫不犹豫的献出了自己府上的人。 可我们呢? 一个个藏着府上有才有能的子弟,生怕他们被派遣到辽地和河西去。 辽地怎么了? 河西又怎么了? 难道不是我大宋的疆土?” “王相,我们家中子弟和门人学问尚浅,出去了只会误人子弟。所以我们才不允许他们出仕,并非是不让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