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变身程序媛_第十一章 时若漂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时若漂流 (第1/2页)

    第十一章时若漂流

    最近一段时间里,班级里的大多数人都在忙于课程设计相关,这方面对于我来说经历过了倒也没什么难度,但有些工作量是实打实的需要耗费些许时间完成的,不过两周对于我来说还是可以过活得很悠闲的,确认了课题之后我也一股脑的开始建模作图,只需要耗费一天时间就能将基本图纸完成。

    至于扣细节和说明书的书写就显得有些拖拖拉拉了,这东西真的很繁琐,不是说你会了就能行云流水的快速完成,但也得益于我前一两天就将两周内百分之八十的工作量做完,所以每天可以拖拖拉拉的花费一点时间来完善剩余部分,而这期间我也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到工作当中。

    工作方面确实遭遇到了出乎意料的困难,显然厂家和公司合作的态度不是太好,其实如果深思下也是可以理清其中关系的,作为制造业厂家和互联网创业公司的体量算得上差别巨大了,这样两种状态的公司进行一个非战略性合作也总是无形成全线同一战线。

    我们刚拜访第一家公司的时候,对方还算客气的安排接待人员来给我们进行PPT讲解了下厂内的一些知识,但接待人员也算是有心无力,落实到具体生产、研发环节上就很难动用真实资源。

    好在如今的我们也还没到达深入产线车间去寻找一些旁枝末节事情的时候,只是第一天返程的收获不尽人意让人有些沮丧。

    事实上在开拓一个崭新业务的时候也和初创公司一样需要经历一段迷茫时期,所有工作人员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这方面也只能熬过前期后才能有所改善。

    云上工厂这个概念听起来感觉高大上,但其实软件业务和工厂实体耦合度过高,在开发过程中较为难实现,如果要适配综合类型工厂,其中的关系又会错综复杂,就目前我了解的几家不同行业的制造业公司来说,厂内的各个模块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这对于我们的软件实现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

    有些头疼的回到寝室里,陈秋一个人在认真的做课程设计,不管是图纸还是说明书方面她都很在意细节,而相反的兰倩、李姗姗并没有花费太多心神在上面。

    一时我有些恍惚,如果我也坚持在制造业方面,是否现如今会和陈秋一般?是否能做得比我如今身处互联网行业要好些呢?但考虑这些都已经毫无意义了。

    工作中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激情,编写代码也好过在工厂里和陌生人聊天,聊天的方式还是对方不怎么理会你,尽管我和工厂技术员有许多的共同话题,但我也很难起到拯救所有冷场的作用。

    出乎我意料的是五家合作工厂中,尚品工业有限公司赫然在列,在我的想法中,林添玉的公司其实还处于小规模状态,这样的小公司其实担当不起云上工厂这种管理体系的,不过看样子林家两位兄弟似乎要其利断金一般,至少林添缘的平台叫做尚品购,也许未来他们会在产品上合作也说不定。

    平时工作中也的确能够和林添玉碰上几面,但我们都是那种忙于工作到很少有时间去谈恋爱的人,回到寝室的时候也要应付各自学校的一些任务,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个月,期末也正式的来临了。

    期间课程设计结束了,以我多年工厂经验加上漫不经心的杰作,最后也只是得到了普通良好水平,陈秋却得到了优秀成绩,算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吧,李姗姗开始时不时的沉迷于和网友的聊天当中,这个转变让我有些不觉明历,兰倩很欣喜的接到了第一个插画委托,结果是只收到了订金,画稿交出去后就被鸽子了,很让人气愤,隔着网线又不能跑过去打对方。

    依旧是经历了一段痛苦的背诵来应付期末考试,最终走出考场的时候我也有些忐忑了,毕竟本学期比之上学期要多花费时间在公司的事务上,对于学习的上心程度确实大打折扣了。

    寒假也马上的到来了,我再回首过往的时候就发觉时间是过得这般的快速,距离大学毕业也仅仅剩下了一年半,而我们的云上工厂项目依旧处于前期的摸索阶段,资料已经堆积得数不清了,但产品雏形是影子都没见着。

    最近一段时间吴培贤也经常加班,按照他的话语来说,业务归纳要在春假前搞定,过完年后一回来就要进行开发任务了,所有影响敲代码进度的都要在放假之前解决,如今的他已经将模块拆分完毕,分别给我们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