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春假 (第1/2页)
第十二章春假 因为一直在工作的缘故,待到我回家里的时候已经是临近春节的日子了,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至少如我这边拖着行李下车的一路上是不少人的。 这是一个比之破败要好上许多的小村子,家家户户的楼房也都垒砌到了两三层的高度,基本上都是墙体红砖裸露在外面,比起村里人的注重个人脸面,在住的方面他们倒是更愿意将钱花在内装上。 我知道未来的几年,甚至未来更久远的一段时间里,这个村子都将维持这种现状,这一个偏僻地区成立十数年至今是没有多少发展的迹象,唯有林立的化工厂在扩大规模,但大部分的人因为无法在城市里买房扎根,又看不上同样处于其他地方的穷乡僻壤而一直蜗居在此。 14年的冬季也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南方的湿冷却让树木们依旧青翠,瑟瑟发抖的我们在偌大的房子里感受室内与室外同等温度,一生中我似乎没意识过暖气或者冷暖空调这种东西,普通的小太阳、电火炉之类的也没能享受过。 除去了前几日的大扫除之外,余下的时间里我还是过活得挺清闲的,贴贴春联,逛逛市场买菜之类的,有很长一段时间可以窝在沙发上和jiejie们聊天,二姐她们有时候会看着电视,手里还捧着手机微信聊天,抢红包,或者支付宝集福,这方面我倒是没能太多参与,公司群里也有些人会活跃的,偶尔发个红包之类的,但我到底没法融入进去,马云的红包也仅仅是给大家增添些喜气罢了,到底也算是一个娱乐活动的谈资。 高中毕业三年再一次的组织了聚会,我是有那么点印象的,这也许算是最后一场了吧,到底大家毕业后算是缘分尽了,该有的曾经情谊,该有的断续联系,最后也都会形同陌路,在区中心的某个大排档聚集了高中一个班的人,六十人的班级来了四十个,算得上不错的了。 许许多多的人我已经认不出来了,容貌或许有印象,也许还能想得起高中一起读书、一起讨论问题的某些片段,但姓名就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有些尴尬,有些落寞,许多的同学同样认不出我来,大家试探性的聊了两句,发表了某些无意义的感慨,终究也都是说着大学的你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一起的时光里,大家都是村姑与莽汉。 要再往前追溯的话,初中、小学,曾经一起读书的最终也都忘却了,我记忆不起来那么多的事情,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过多的事情,当初的矫情,也都风化在了过往,这些不再被回忆起的往事铸就了现如今的我们。 “周晴你的变化好大啊,变得很有气质了。”一位女生这样说着,我回想了很久,旁击侧敲之后才回忆起了,她是我高中女生时的舍友吗?感觉记忆模糊又混乱,其实对于世界来说,大家都在变化,但又都是原本的自己,只有我这般的迷乱。 “你有男朋友了吗?”另一位曾经的舍友提问着,也有几名男生同样询问着我问题,一一解答着,我知道过了今天,其实大家也都又会回到自己的生活轨迹当中,这一个聚会的平台解散了,真的就算是曾经的我们都消失了。 当初一个班级六十个学生,几乎没有辍学的可能,一本线有四十多人,在座的各位有机械类的、建筑类、财经、语言学、理学、医学、计算机等等近乎囊括了各行各业,也有很多在未来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们过后依旧三五成群的时常在群里冒泡,时常在线下聚会,但这些都少了我的参与。 我们离开大排档后,绕着区中心走着,是去游戏厅吗?去公园逛逛?还是回到学校去走走吗?几个人三三两两的商量着,来到了公园闲逛着,来到了校园门口,却被阻拦着不能进入了,也有去了游戏厅的,聊天说地中,再怎么也敌不过日暮将近,各自回到了自己家中。 春节的到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般热闹,反而感觉有些冷清,除了夜晚肆虐的鞭炮声外,一切都还算安好,气温也有所回暖,没有冻得让人发麻算是不错的待遇了。 今年又是我和二姐两人骑着个摩托车去了隔壁村给舅舅们拜年,买了点像模像样实际也不怎么样的礼品,也只是为了撑撑门面罢了,登门拜访中一路几家下来听了不少话语,喝了不少茶水,感觉肚子有些涨涨的。 我跟着二姐的时候,二姐受到了特殊关照,几个舅舅、舅妈纷纷询问着准剩女的她有何想法,男朋友在何方,二姐表面上依旧知书达理的回应着他们,这个世道,单身出行还是容易被惦记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