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落日圆_二百四十六、决心议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四十六、决心议和 (第2/3页)

有能力打下汴梁吗?”

    耶律老君奴看了看耶律隆绪,不能回答。

    萧绰看了看耶律隆绪说:“皇上是不是觉得有能力打下汴梁?”

    耶律隆绪也不能回答。

    萧绰说:“看来你们都觉得没有把握。”

    耶律隆绪说:“可以打一下试试。”

    萧绰忽然厉声说:“试试?你这是拿将士们的性命开玩笑,诸位想一想,我们一路上到底攻下几座城池?威虏军,北平寨,保州,瀛州,莫州,霸州,大名府,到现在的澶州,哪一个不是让我们碰得头破血流,损兵折将,花了最沉重的代价,最后不得不放弃。难道,这么多城池都没有打下来,就能打下宋国的都城?你们哪个相信?”

    萧绰说罢,回头看着堂下的大臣们,堂下鸦雀无声。

    萧绰说:“朕说这话不是给大家泄气,朕是要让大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不能再冒进了,现在,我们待在黄河北岸,威慑宋军,这就够了,再过黄河连回家的路都没有了。”

    高正说:“启禀皇太后,刚才上将军说我们现在只有两条路可走。”

    萧绰问:“那两条路?”

    高正说:“一条路是继续与宋国和谈,另一条就是撤回契丹。”

    萧绰看了看堂下,说:“诸位以为如何?”

    萧排押说:“臣也觉得现在只有和谈和回撤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就这样撤回去,一定损失巨大,我军现在疲惫不堪,士气低落,如果遇到沿途阻拦,再加上后面的追兵,即使回到契丹也只怕剩不到一半人马。”

    高正说:“但是只怕这时宋国不会跟我们和谈。”

    萧排押说:“是呀,现在宋军士气正旺,会和我们和谈吗?”

    韩德昌不无忧虑地说:“他们说的对,我们还是要做好撤军的准备。”

    萧绰说:“我们是要做好两手准备。”

    韩德昌说:“若想撤退,就要让秦王率南京守军接应。”

    萧绰说:“好吧,你通知秦王,让他做好准备。不过大家也不要对和谈灰心,昨天朕得到信息,昨天宋国皇帝登上城楼,并非自愿的,是被一帮大臣抬上城楼的。”

    众臣听了,面面相觑,都觉得不可思议。

    韩德昌也觉得不可能,说:“堂堂一国之君,怎么会被一群大臣们抬到城楼上去?”

    萧绰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王继忠派出的人打听到的确实消息,赵恒因此,还发了火,回去后还要处斩侍卫官。”

    韩德昌说:“真是这样,和谈大有希望。”

    王继忠说:“太后,臣今天一大早又派人过河去了,臣给宋国皇帝写了一封信,臣想他很快就有回应。”

    萧绰笑道:“你做的很好,你们也做好准备,争取和谈成功。”

    王继忠说:“现在,閤门使丁大人已经去了西夏,谈判之人,臣想请韩杞大人参加。”

    萧绰笑道:“很好,朕也是这么想的,还有,让姚东之也加入谈判吧。”

    耶律隆绪说:“太后,现在这样安排谈判的事,是不是为时过早了?”

    萧绰说:“不早了,我们已经推迟了好多天了。”

    萧排押说:“可是粮草怎么办?”

    萧绰说:“粮草正在来的路上,这两日就可以到达。”

    萧排押吃惊道:“臣可听说粮草还没到瀛州,怎么这么快就会到澶州?”

    萧绰说:“那就先等等,朕想办法。”

    群臣都看着萧绰,一脸吃惊,不相信的样子。

    在宋国的朝堂上,宋国的大臣们也是一脸这副模样。

    对于赵恒提出的议和,他们甚是吃惊,怎么也想不到他这么快就要与契丹人谈判。

    高琼说:“皇上,你怎么突然要和契丹人和谈?”

    赵恒瞟了高琼一眼,说:“这不是朕心血来潮,是早就定好的计策,年初,朕就派人与契丹协商了,在高阳关时,朕又派人去与他们谈了,两国和平,利国利民,有什么不妥吗?”

    高琼说:“可是皇上昨天刚刚去了北城,现在我军士气高涨,正是打败契丹人的时候呀?”

    赵恒皱了皱眉头,说:“说的没错,朕昨天是去了北城,也看到了军民的士气,朕很欣慰有这么好的军民。正因为这些军民太好了,朕不忍心他们遭到意外,死于非命。”

    寇准说:“皇上,您千万不要意气用事呀,现在正是打败契丹人的最好时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皇上要珍惜这个机会呀。”

    寇准说罢,立即便有很多大臣附和。

    赵恒说:“你们说的最好时机,在哪里?大家说出来朕听听?”

    李继隆说:“皇上,形势确实有利于我们,首先,我军士气已经压倒了契丹军,再就是契丹军连连征战几个月,人马的疲惫不堪,他们的粮草辎重已经告罄,臣听说他们已经没有粮食吃了,部队开始杀马充饥,他们坚持不了几天了,皇上,现在真的是战胜他们的大好时机。”

    赵恒说:“说的真有道理,这些难道朕不知道吗?”

    李继隆说:“皇上既然知道,为什么还要与他们和谈?”

    赵恒说:“想必诸位都知道,契丹人从前打仗都是不带粮草辎重的,他们都是以打草谷,供应部队生活,但今年他们很少出来打草谷,宁愿忍饥挨饿,也不掠夺人民的财物,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愿意杀戮了,想求得真正的和平。其实他们想解决粮草很简单,随便派一支军队就可以掠夺到他们想要的粮草。我们真能饿死他们吗?”

    李继隆不说什么了。

    赵恒说:“朕已经得报,黄河很多地方已经封冻,契丹人可以随时过河,两日就可以到达汴州城下,诸位谁能担保汴州不失?”

    寇准说:“皇上,放心,汴州有王旦守着,契丹人攻不破的。”

    赵恒说:“即使如你所说,你就忍心我们这么多年经营好的都城,被他人蹂躏,摧毁?”

    说到这里,群臣都不做声了,他们的家都在这个花园般的都城了,怎么舍得被人破坏,损毁?

    陈尧叟说:“臣觉得和谈是一条很好的路。”

    冯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