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落日圆_二百四十六、决心议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百四十六、决心议和 (第3/3页)

立即附和道:“皇上说的对,我们不能激怒契丹人,真把他们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对谁都没有好处。和谈才是最好解决问题的办法。”

    寇准见赵恒已经决心和谈,自己再坚决阻拦,就会忤逆圣意,虽然,昨天他们的计谋得逞,把皇上抬到北城城楼上去了,但已经激怒了他,从此在他心里种上了猜忌的种子,这粒种子一经发芽,自己就不会再获得皇上的信任了,所以,从表面上看来,他们是获胜了,其实他已经失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这在寇准以后的生涯里,得到了证实。

    寇准说:“既然皇上觉得和谈更有利,那就派人和谈吧,不过臣觉得,我们还要作两手准备,如果契丹人要价太高,就坚决不能答应,还是准备打仗,召集四方之兵前来助阵,围剿。”

    赵恒说:“说的有道理,卿去办吧。”

    寇准问:“皇上是不是已经想好了和谈之人?”

    赵恒看了看寇准,说:“卿家可有合适之人?”

    寇准说:“曹利用先前两次出使契丹,和他们已有接触,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赵恒说:“朕也是这么想的。”

    其实在上朝之前,赵恒已经召见了王继英。王继英正好接到王继忠的信,他把信给赵恒看了。

    赵恒说:“朕正有此意,这次和谈一定要成功。”

    王继英说:“皇上真要和谈,就要下定决心。”

    赵恒说:“朕早就有心和谈,但朝中很多人反对和谈,朕不得已呀。”

    王继英说:“皇上,臣觉得现在正是和谈的好时机。”

    赵恒说:“此话怎讲?”

    王继英说:“昨天皇上行幸北城,我军大受鼓舞,士气高涨,威慑敌人,这时谈判,敌人必不敢开价太高。”

    赵恒说:“说的对,朕不能再错过这个时机。”

    王继英说:“既然皇上下定决心,那就速派人前去谈判。”

    赵恒说:“卿以为派谁去合适?”

    王继英说:“臣还是觉得曹利用最合适。”

    赵恒说:“好,这事就这么定了。”

    于是,宣曹利用上殿。谁知曹利用已在殿外候着,听到宣召,立即进入大殿。很多大臣还是第一次看到曹利用,只见他器宇轩昂,谈吐从容,思维敏捷,举止大方,眉宇之间有凛然之气,慷慨之中有不屈之志,地位虽底,却毫无胆怯之色。赵恒见了甚喜,欲付与和谈之事,可是这次和谈实在非同一般,担心他难堪大任,便问:“这次契丹倾国而来,欲灭我国,而今求和,不是求地便是索贿,卿将如何?”

    曹利用说:“契丹觊觎关南之地已久,这回必然还会索取,这绝不能答应。”

    赵恒说:“关南之地本来就是中国领土,只是石敬瑭卖国,割让给了辽国,已很早就回归中国了,岂能再给他们?”

    曹利用说:“据臣看来,契丹若无所得,是不会退兵的。”

    寇准怒道:“不退兵,就把他们打回去。”

    曹利用说:“下官只是实话实说。”

    寇准说:“你想给他们什么?”

    曹利用说:“下官什么也不想给他们,但是下官做不到,宰相大人若是觉得下官不能胜任,可以另择他人。”

    王继英说:“寇大人,谈判还没开始,契丹人究竟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何必如此性急呢?”

    寇准说:“我就是不明白,如此大好形势,为什么要与他们和谈呢?”

    冯拯说:“寇大人阻拦和谈,怕是有别的什么企图吧。”

    寇准怒道:“无耻小人,我寇准堂堂正正做人,有什么企图?”

    冯拯说:“寇大人若是堂堂正正,为何调换侍卫,把皇上抬到北城去?”

    寇准说:“为了社稷,做得光明磊落,心安理得,不怕你们说三道四。”

    冯拯撇撇嘴说:“为了社稷,说得真好听,只怕是沽名钓誉吧。”

    赵恒说:“不要再说了,朕决心已定,与契丹人和谈,任何人不得阻拦。”

    李继隆说:“皇上如何答复他们呢?”

    赵恒说:“汉朝以金银珠宝,丝绸布帛赐予单于,换取和平,朕是不会吝惜财帛的,但如果他们非要土地不可,朕宁愿倾尽全国之力与之一争。”

    曹利用说:“请陛下放心,臣就不会丢失国家一寸土地,如果有辱使命,绝不生还。”

    赵恒大喜,遂以曹利用为閤门使,崇义副使,带着他的亲笔书信,前往契丹大营。

    王继英将曹利用送到黄河岸边,在船上摆了几个酒菜,二人便在船上对饮起来。

    曹利用端着酒杯,说:“王大人,有什么话,尽管吩咐。”

    王继英说:“该说的朝堂上已经说了,我摆这桌酒,一是为你送行,二是期待你有好消息。”

    曹利用一口将酒饮下,说:“属下不会让大人失望的。”

    王继英也端起酒杯一口喝下一满杯酒,放眼看着黄河,神情凝重,不发一言。

    曹利用说:“大人在想什么?”

    王继英叹息道:“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不是对的?”

    曹利用不解地问:“大人有什么顾虑吗?”

    王继英说:“自古以来,主战才能获得人们赞赏,主和要么被骂成卖国求荣,要么被骂成苟且偷安,我不知道会被人骂成什么。”

    曹利用也叹息道:“自古被人误解的人,何其多也,秦皇汉武,英明神武,功劳盖世,尚且遭人讪谤,诋毁,孔丘,孟轲一代圣人,道德文章,千秋典范,仍然免不了宵小腹讥笔伐。大人为天下百姓着想,寻求天下太平,何必在意荣辱得失?曹利用也是一样,只要和谈成功,有利于天下苍生,我就是死在契丹大营,或者到时候被皇上砍头,都无所谓了。”

    王继英端起酒杯,说:“说得好,喝了这杯。”

    曹利用端起酒杯与王继英碰了一下,二人一同举杯,一口饮下。王继英便下了船,挥挥手,说:“开船吧。”

    船开了,曹利用大声说:“王大人,有什么话对令弟说吗?”

    王继英说:“没什么话,你们好好谈判,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