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上山拔笋 (第1/2页)
再次进了空间,他用锄头挖了几条沟,分出几块长方形的菜地。 然后拿出种子,每块地上都撒上不同的品种。 又舀水简单在上面泼了一些,算是完成了。 这么松软平整的土地,应该不用怎么收拾,就能长出蔬菜了。 做完这些,他舀了勺水,洗了洗手。 忽然想到空间里的水,往往被人叫作灵泉,不知道自家这口井里的水,有没有这些功能? 于是拿着装满水的勺子,出了空间,在灯光下仔细看。 水看起来像山泉,非常清冽,没有任何杂质和气味。 他小心喝了一小口,感觉跟矿泉水差不多,也尝不出有没有其它特别的功效。 又不敢乱试,于是把水和勺子拿回空间,重新躺下来。 不知道是不是重生的原因,这一晚他睡得前所未有的踏实,早上醒来时,已经过了七点。 匆匆穿衣起床,下楼漱洗,发现屋里已经没有人,倒是早饭还留在锅里。 看来爸妈已经去忙了,meimei也去了学校,只有自己一个人在家。 这样最好,不用向他们解释,就可以直接去后山拔笋了。 匆匆吃了早饭,背了一只茶篮,带上一把探路用的柴刀,关门出发。 后山离村子近的地方,大多被开垦成菜地或茶山,想大量拔笋,得去远一点的地方。 怕被同村人看到解释不清,徐东灿绕了一些路,这才真正进了山。 刚走了几十步山路,就看到前面坡地上有一大片绿油油的马兰头,非常诱人。 怕浪费时间,他没有采摘,而是从空间拿出锄头,连土带根全部挖了起来,收进空间。 这可是好东西,中午收拾一下,做个凉拌马兰头,绝对美味。 继续往前走,很快就发现野竹和野笋。 不过这边离村子还太近,应该经常有人拔,剩下的笋太细了,他提不起兴趣,于是没有停留,快步往深山走。 翻过几个山头,这时候离村子已经有四五里路了,山路越来越窄,快被灌木和藤蔓挡住了,估计很长时间没有人来过这边。 最后朝着一个野竹密集的方向走去,很快来到一处长满野笋的山谷。 不知道是不是这边的泥土比较肥沃,乌梢笋显得特别粗壮,每一根都比锅铲柄要粗,看来自己找对了地方。 徐东灿前世就有上山拔笋的经验,所以动作非常快,弯腰扯下后,随手丢进茶篮里。 说是拔笋,其实就是把长出泥土上面的那一截扯断,非常简单。 当然挑的也是已经长到一尺左右的笋,太短的不好用力,留着下次再来拔。 因为笋长得粗壮,所以效率比想像得要高。 一棵笋应该超过半斤了,咔嚓几下,就是几斤,照这样的采集效率,一分钟至少五十斤,减去走动的损耗,一小时也可以拔上千斤。 这当然是理想状态,可惜一个地方不可能让你拔这么多,不过周围竹林这么多,三个小时拔够一千多斤,肯定没问题。 把装满的篮子倒进空间,继续拔笋,很快走到了竹林尽头。 又从旁边绕了几次,这边的笋就被采得差不多了。 徐东灿舍不得浪费时间,又快步去另一片竹林。 等到周边的笋被拔得差不多了,他这才直起腰,伸了个懒腰。 一直弯着身子,其实很辛苦,因为有收获的喜悦在支撑,他才一直坚持到现在。 进空间看了看,地上已经有一大堆笋了,看起来非常壮观。 这时候已经过了十点,得回去做饭了,徐东灿提醒自己。 工作的事,暂时没打算告诉家里,免得爸妈担心。 所以拔笋赚钱的事,也先保密。 匆匆往回赶,路过有笋的竹林,免不了又挑大的拔了一些。 到家的时候,离十一点还差十分,徐东灿匆匆开门进屋,准备做午饭。 从空间拿了一把乌梢笋,准备中午做一盘油焖笋,把马兰头割下来,一会儿挑去黄叶和根部,到时在水里氽熟,切碎凉拌,就是一道好菜。 淘米下锅后,开始烧火做饭。 忽然想到村里每天都有小贩送菜过来卖,也不知道他收摊了没有? 于是往灶里塞了几块木头,让它自己烧着,出门去那边看看。 他的运气不错,小贩正准备收拾回家,于是买了两只鸡腿,一条带鱼,三片香干,花了十块钱。 回到家里,继续做饭。 刚把饭煮熟,爸妈就先后回来了。 听说儿子早上出去弄了些马兰头和野笋,方玉枝非常开心,先把茶叶从篮子倒出来摊在竹匾上,过来帮儿子收拾马兰头。 徐东灿则把带鱼洗理好,切成一段段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