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章堂上谋臣帷幄(二) (第1/2页)
崇祯大明第六百一十章堂上谋臣帷幄转眼十一月底。 万木经霜之后,迎来了冬季的第一场雪。 纷纷扬扬的落下,给整座京师披上了一层银白。 崇祯刚刚起床,就看到了窗外飘飞的雪花,早起的宫女和太监们,也都忙碌着扫雪。 身旁的皇后,也早早的起床了。 崇祯知道,失去督促儿子的学业去了,也不以为意,吃过的早餐,转悠着去了御书房。 打算看一会书。 然后就启程去往军部。 进了御书房,就看到了锦衣卫送来的第一个消息。 孙传庭已经回京了,当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愿天朝上国,万万年。” “这个孙传庭,回来就回来,还学会那些搞报刊人的一套做法了,简直是胡闹。” 崇祯口中说着胡闹。 可眼中的笑意,怎么都掩饰不住。 总算是有人看到了他做出来的这一番功绩,虽然对于别的人来说残忍了一些,可谁让他们不是大明的子民呢? 毕竟,就算是大明没了,汉人们的地位,也一样被那些人弄成了连奴才都不是的一群人。 这一点崇祯心中还是很明确的。 至于因此会被后来者的一些圣母们,说他崇祯是暴-君,他也认了。 心中正高兴着,就听到门外高宇顺的声音传来。 “皇上,孙传庭孙将军在外面求见。” “请他进来。” 崇祯立刻回道。 他也有许久没有见过孙传庭了。 像他们这些‘州将军’,若是没有军令的话,很难回到京师,就是想要出州,也得给军部先行报备。 同意了才行。 毕竟掌管着一州的军事,必要的防范措施还是有的,不过这一点都是写在军法之中,权利越大,其实限制也就越大。 就是他这个皇帝,现在想要出京,都不是心血来潮就可以成行的。 随着大明的版图,越来越大,其中需要他来掌握方向的事情也就越来越多。 若是不是自己的儿子还小。 没有办法亲临朝政。 怕是现在崇祯早就带着自己的几位皇后和妃子们,满大明的疯跑游玩去了。 不大一会,一位身材魁梧的壮汉,身穿大明的军服,走了进来。 曾经年轻的脸上,也有了岁月的痕迹。 “臣,孙传庭见过陛下。” “赐座。” 崇祯站起身来,好好的打量着孙传庭。 “朕的将军,人也到了中年了。” 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崇祯十六年,就是崇祯他自己都已经步入了中年。 “可皇上依旧没变。” 孙传庭看着皇上一如既往的脸庞,仿佛就像是登基之时的样子。 他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被朝廷一纸调令,调到京师来的时候,心中是多么的激动。 岁月在任何人的脸上,刻画下了痕迹,可在皇上的身上,岁月似乎就失去了作用一样。 崇祯也知道自己的情况。 现如今,他都不敢经常起照镜子,就是怕自己把自己给吓住了。 一个人不老了。 会是一种怎样的体现,从他每一次去道院,去文渊阁,周围人看他的眼神中都能够了解一二。 “我呀,也不过是保养的好。” 崇祯略过这个话题,很快就说到了这一次叫孙传庭回到京师的原因。 “这次 叫你来,就是想要你和洪承畴,兵分两路,攻打扶桑国,这一点从衮州的物资调配你也感受到了吧。” 孙传庭在来的时候就有所猜测。 不同于洪承畴的地方,就在于孙传庭可以根据物资的多少,和准备情况,推测出大明下一步的决定。 而洪承畴不过是少了一点消息的来源罢了。 “臣,有所了解。” 对于进攻扶桑,洪承畴是知道,皇上一直都有这个想法,只是这一次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有所了解就好,你的任务就是从衮州出发,登陆扶桑的长崎。” 崇祯说着,就把关于长崎的卷宗,拿了出来。 “这个你先看一下,过一会咱们去军部的议事厅议事。” “另外,郑芝龙在扶桑也做了不少的准备,只要开局顺利,那些已经到了扶桑的商人们,也就有手段,让当地的扶桑人,成为大明的助力。” 崇祯说着,心中也在思索着。 这些商人,崇祯不是很放心。 不过在大明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不过是锦上添花,这一点崇祯很有信心。 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扶桑的火器水平,真的有郑芝龙说的那么高? 自治是一种很大的权利。 在万历六年之前,长崎也是葡萄牙自治的地方之一,只是在扶桑战国时期的丰臣秀吉取消了葡属长崎的自治地位。 这一点,大明就做的很差劲了。 无论是澳门,还是香山县这些地方,可从来都没有收回过自治这一特权的。 若不是现在崇祯让水军打了一次荷兰人,怕是现在澳门还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在占领着,还把大明的子民欺负的,没法在当地生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