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_第六百三十七章闲聊(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七章闲聊(一) (第1/2页)

    ,崇祯大明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活法。

    自己所羡慕的,或许不过是别人不得已做出来的选择。

    当然,那些真正,喜欢自己生活的人除外。

    毕竟不同流俗,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能够做得到,其中也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人,才能够真正的衣食无忧。

    因为这条路,更加的艰难。

    王冲只看到了徐霞客的洒脱风采。

    却没有看到,更多的,如同徐霞客的人一样,则是籍籍无名。

    “呵呵······”

    崇祯莫名的一笑。

    大明如今的状况,崇祯还是有着模糊的了解的,有多少人踏上了徐霞客的路子,其中又有多少人,混出了名声,从而开始衣食无忧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中又有多少人,是希望通过这个“终南捷径”,来改变自己的生活,乃至于命运的。

    那就不是很清楚了。

    只要有人发现了徐霞客这种做法,能够带给自己的名利。

    就会有更多的人投身其中。

    一开始到底是为了喜欢,还是为了养家糊口。

    那就分不清楚了。

    “徐霞客是真的喜欢旅行,他的儿子也是如此,算是继承其先父的遗志了,可后来者可没有多少人是真的喜欢旅行。

    都是为了生存,不同的只是,你我已经做到了这一点,才会想着更高的追求。”

    崇祯很少讲大道理。

    即便有时候,说一些“心灵鸡汤”之类的话,也都是以调侃的语气说出来。

    王冲其实只是一时的感慨。

    人和人之间是不同的,这一点他早就知道,曾经他做为为一个商人的儿子,想要保住自己家族的产业,可都是费尽心机的给人送礼,以求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至于为国为民,那更是无从谈起。

    不是他的觉悟不够高,而是当时的环境,决定着他不肯能有机会想到那么复杂的问题。

    “是我矫情了,最近几年,都么有曾经在大明做卫武军的时候,过的舒心。”

    王冲摇了摇头,只有面对崇祯的时候,他才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不过要是让我重新选择的话,我依旧会选择出海,打下自己的封地。”

    说完,连他自己都是一阵失笑。

    在任何时候,任何人想来都不会拒绝这样的好时机。

    因为,越是往后,在想要遇到这样的机会,就很难了。

    哪怕是他现在,都会在闲暇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子女以后多了,到底该怎么给出一个满意的分配方式。

    文莱只有一个。

    诸侯王的位置也只有一个。

    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这种事情,绝对会轮到他们这些有封地的人头上。

    就是现在已经坐上皇位的朱慈烺,估计以后都会头痛这样的事情。

    前面的路,已经被崇祯皇上走完了,剩下的只有继续向外扩张,可在距离成为最大难度的时候。

    扩张也是有极限的。

    王冲现在有儿子两个,女儿四个。

    目前来说,大儿子还算争气,各方面都已经达到了可以接手整个文莱的标准。

    可惜的就是,他也面临着一场宫廷斗争,和朝廷斗争的结合体。

    每一个子女的身后,可哦都市有着一群利益相干的群体,这个可不是王冲,能够通过命令,迅速解决的。

    现在他还活着,所有的矛盾,都会潜行于无形。

    可以后他不在了呢?

    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些皇子争夺皇位的戏码,也会在他的文莱,发展起来?

    王冲从来都不敢小看,人的惯性。

    一个儒学的发展,就能够禁锢整个中原汉民族几千年来,都在原地踏步,更不要说他这个小小的文莱了。

    外面的宗教可是也有着很强大的实力。

    也就现在,他手上的军队,足以让任何心怀不轨的人,都小心翼翼的的生活着,等着他的生命,走向末路。

    在说完,崇祯不老之后。

    又交流了一下,徐霞客的潇洒不羁。

    最后饶了一圈,才说到了子女的问题上。

    “皇上的分封制,很成功,可也堵死了后来者的道路,不知道,在已经没有办法继续扩张的情况下,如何解决子女不要自相残杀的这一悲剧?”

    王冲是相信,崇祯能够很完美的解决这样的问题。

    当年大明,那么复杂的情况下,都能够快刀斩乱麻,迅速的让大明站起来,然后只用防守反击的方式,打的建奴节节败退。

    更是同时清理了整个大明的官场。

    还在此期间,做到了赈灾,从而让所为的天灾,不再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出现在大明百姓们的心中。

    崇祯听闻一怔。

    这种话,他的儿子朱慈烺都没有向他提出过询问。

    而崇祯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没有多少解决方案。

    用一句后世的话来说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