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304 佛顶真骨舍利子】 (第3/3页)
满,是“八十随形好”之七十八好。 世界各地留存的释迦牟尼佛舍利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晶状的舍利子;牙齿;指骨;顶骨;锁骨;头发。 佛顶骨传到中国的明确记载始于唐代。 佛典描述佛顶骨的形质:卷五记“方圆四寸,黄白色,下有孔”,世界上仅存一块的佛顶真骨便是出土于南京大报恩寺的佛顶骨。 据典籍记载,释迦牟尼佛涅盘后,留下了佛牙、佛指、佛顶骨等不同类型的遗骨,世称佛真身舍利,其中佛顶骨舍利最为珍贵。 舍利原指佛教祖师释迦牟尼佛,圆寂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舍利子印度语叫做驮都,也叫设利罗,译成中文叫灵骨、身骨、遗身。是一个人往生,经过火葬后所留下的结晶体。 不过舍利子跟一般死人的骨头是完全不同的。 它的形状千变万化,有圆形、椭圆形,有成莲花形,有的成佛或菩萨状;它的颜色有白、黑、绿、红的,也有各种颜色;舍利子有的像珍珠、有的像玛瑙、水晶;有的透明,有的光明照人,就像钻石一般。 一般指有修有证的佛教徒死后留下的尸身,真身舍利,如现存六祖惠能大师的真身舍利,或尸身火化后的遗留物。 舍利子的来源有几种,修证佛法成就者火化后出现的舍利;从极乐世界、清净刹土或其他刹土飞来的舍利;十方诸佛或各刹土持明者加持幻化出来的舍利。 经过2500年前释迦牟尼佛涅盘,弟子们在火化他的遗体时从灰烬中得到了一块头顶骨、两块肩胛骨、四颗牙齿、一节中指指骨舍利和84000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佛祖的这些遗留物被信众视为圣物,争相供奉。 经上说,舍利子是一个人透过戒、定、慧的修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所得来的,它十分稀有、宝贵。 像佛陀涅盘后,所烧出的舍利就有一石六斗之多,在当时有八个国王争分佛陀舍利,每人各得一份舍利,他们将佛的舍利带回自己的国家,且兴建宝塔,以让百姓瞻仰、礼拜。 另外,修行有成就的高僧及在家信徒,往生后也都能得到舍利。 如中国的六祖惠能,近代的弘一大师、本焕长老、虚云老和尚等,都留下相当数量的舍利。 佛祖释迦牟尼涅盘火化后,弟子们在他的骨灰中发现了许许多多晶亮透明、五光十色、坚硬如钢的圆形硬物,这就是舍利,俗称舍利子,历来被视为佛门珍宝。 高僧们火化后形成的舍利子大小不一,色泽各异。 1993年5月7日晚,我国东北沈阳唯一藏传佛教喇嘛教实胜寺的79岁大经师召乌力吉高僧,感觉身体不适,想回原籍辽宁阜新一趟,不料,寺里派人刚送他到沈阳火车站,他便悄然圆寂。 高僧的遗体是送到沈阳文官屯殡仪馆火化的。火化后,在他的骨灰中发现红、绿、黄、黑、白等多色珍贵结晶体数十枚,大的如黄豆,小的似米粒,经佛教专家鉴别,认为是高僧圆寂留下的珍贵舍利。 有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多达万颗。 1991年3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山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副会长通显法师圆寂火化后,得五色舍利子一万一千颗,堪称古今之冠,世界之最。 一些高僧留下的舍利子竟大如鸡卵。 1989年9月2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县西洗石庵住持、93岁高龄的宽能法师圆寂,火化后得到了3颗碧绿色、晶莹透明的舍利子,每颗直径3-4厘米,好像绿宝石一般。 尤令人称奇的是高僧圆寂后心脏火焚不化,最后竟也化成坚固的舍利子。 1994年,93岁的圆照法师在陕西高官安县喂子坪乡观音山法华寺修行。 进入6月份以来,就水米不进。 6月12日,法师神色突然异常兴奋、激动,晚上9点多时,他对前来探望的寺内众弟子演讲了一通佛法后,说了一句“我将心留给众生”,便再无声息;众人看时,法师已合眼闭目,盘腿打坐,悄然圆寂。 四天之后,弟子们按照佛教教规,在寺内一大青石板上架起木柴,将法师焚化,大火烧了整整一天,法师法体形成百多颗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舍利子和舍利花。 舍利花颜色雪白,镶嵌着米粒大小的呈红、黄、蓝、褐色的结晶体。尤为神奇的是,法师心脏久焚不化,成为一个呈黑褐色的巨大舍利子。 火化结束时,心脏尚软,之后逐渐变硬,当时在场的百余名弟子们均亲眼目睹。 圆照法师性情静、平和,心地善良,但饭量极小,每餐只吃一二两。 经鉴别,法师留下的确认是罕见的舍利子。 后来,当地人为了永久存放,又筹措资金专修了一座舍利塔。 1994年3月15日,山东汶上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宫内出土141件佛教圣物,轰动一时。 圣物中有稀世罕见的佛舍利;有千年难得一观的石刻弥勒佛造像、银佛像和水晶宝珠;还有放置舍利的石匣、金棺、银椁以及净瓶、玛瑙、玉石坠、七宝瓶等无价珍品。 1994年6月3日,国家媒体以“汶上将成为第二个法门寺”为题,用六种文字向海内外播发了消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自此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前后,有“佛光”奇观显现,为太子灵踪塔增添了更加神秘的色彩,参拜僧俗络绎不绝,每年吸引20多万国内外游客前来礼佛观光,并呈逐年增多之势。 佛顶,也称髻、顶髻、rou髻相、无见顶相,为释迦牟尼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佛教文献记载,佛的顶骨自然隆起,呈一髻形,这种形象是在常人中所无法见到的殊胜之相,表示此种功德的佛像即称佛顶尊。 释迦牟尼佛涅盘之后,遗体火化留下各种不同类型的遗骨,被称为舍利,其中佛顶火化后的遗骨即是佛顶舍利。 佛教的舍利崇拜起源很早,据说释迦牟尼在世时就开始对过去佛的舍利开始了崇拜,但这很可能只是后来的传说。 比较可靠的舍利崇拜应该开始于释迦牟尼涅盘之后。 据记载,释迦牟尼于拘尸城双树间涅盘后,摩竭陀王阿阇世及波婆国末罗族、迦维罗卫国释迦族等皆欲获得舍利,但都遭到拘尸城人的拒绝。 各国便商议以兵力强行分取,战事一触即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