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将军,外面可能是东江兵马 (第1/2页)
打发走了毛永诗。 毛文龙朝着高起潜拱了拱手。 “战势紧急,我就不留公公了。” 高起潜自然也不会不识趣。而且高起潜确实也没随军征战的心思。 战场上,刀枪无眼,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高起潜这次来也只是传达朱辰的口谕。现在既然任务已经完成,高起潜迫不及待的就想要回京了。 “毛帅自便就是,咋家这就回转京城了。” 现在整个辽东都掀起了大战。 到出可能都是哨骑。高起潜只带了十几个护卫,自然不敢走陆路。 而且高起潜还有个打算,那就是回去的时候顺道去辽东湾看一眼。 不过也就是远远的看一眼。 高起潜可没打算去和王之臣碰面。 之前卢九德被王之臣和辽东将门栽赃陷害的事情,高起潜还记忆犹新。 高起潜自然不想自讨没趣,踩一脚屎。 高起潜之所以如此打算,也是唯恐回京之后朱辰问起。 就算朱辰不主动询问,但是辽东局势事关整个大明的安危。 高起潜如此冒险前往前线亲自探查,必然会获得朱辰的赞赏。 就只是这一点,就足够高起潜去冒险了。 而且高起潜又不打算上岸,就只是远远的看一眼,也不怕会有什么危险。 鞑子没有水军,这也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 在高起潜向毛文龙传达朱辰口谕的时候。 宁远城头上,祖大寿一脸的忧虑。 按照之前的计划,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有惊无险。 就算皇太极带领再多的大军前来。 只要祖大寿死守城池,不贸然出城,那必然是万无一失。 之前宁远城又不是没被后金大军围困过。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 祖大寿做梦也没想到,自己的族弟祖从德竟然暗中投靠了鞑子,烧毁了宁远城的粮草。 这让祖大寿差点就气疯了。 祖大寿不是不知道祖从德手脚不干净,经常卡着军械和粮草,从中间吃拿卡要。 对此祖大寿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大家提着脑袋在军中厮混,不就是想要升官发财吗? 祖从德没什么本事,想占点便宜也情有可原。 这样的人,本该没什么雄心壮志才对。 所以祖大寿才放心的将军械粮草交给祖从德来看管。 可是谁成想,祖从德竟然会做出如此的大事来。 虽然祖从德的脑袋已经被祖大寿给砍了下来,挂在了城门上。 可是祖大寿就算到现在都想不明白,祖从德投靠鞑子到底是为了什么。 鞑子虽然这十几年纵横辽东,所向披靡。 但是到了祖大寿这个层次,还是看的很明白。 只要不出大的变故,鞑子也只是纤芥之疾。 就像这些年的蒙古诸部一样,一个部落也就崛起个几十年,然后就衰落了,换另一个部落崛起。 此起彼伏,绵延不断。 说白了,就是底子太薄。 就像这辽东,天寒地冻,大半年都是能冻死人。 产出的粮食也就只有这么点。 稍微出点变故,那就是冻饿而死的下场。 鞑子这些年连年征战,歇都不歇。不就是因为不打仗,就得饿死人吗? 在祖大寿的眼中,鞑子其实和土匪没什么两样。 只要明军在辽东再坚持个十几年。 鞑子这一代厉害的人物逝去,自然就会走下坡路。 到时候甚至都不用明军自己动手。 这些年投靠鞑子的蒙古诸部就能将鞑子生吞活剥了。 鞑子穷成这样,又没什么前景可言。 祖大寿实在想不通祖从德到底因为什么投靠了鞑子。 不过现在想这些已经无用。 宁远城因为祖从德的背叛,已经陷入岌岌可危的局面。 粮草被烧。 这几天军中只能靠杀马维持。 祖大寿麾下主要是骑兵,战马自然不少。 可是这样的局面又能维持多久。 而且宁远城又不是只有士卒,还有大量的平民百姓。 这些人大多数家中并没有存量,已经在吃树皮草根了。 宁远城就这么大。 祖大寿都不敢去想了。 再过个几日,说不定就会出现吃人的惨剧了。 可是面对这样的局面,祖大寿却没有一点的对策。 看着城头上有气无力的士卒,一个念头忽然在祖大寿的脑袋中不断的萦绕。 要不然就先假意投降,先保下城中百姓士卒的性命再说。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 在祖大寿的心中就疯狂的壮大。 可是想到要背负投降的骂名。 祖大寿心里又有点犹豫不觉起来。 两个年头在祖大寿的脑海中疯狂的交锋。 祖大寿一时间感觉自己都有些魔怔了。 祖大寿这人虽然贪婪,但是还有着做人的底线。 不过最终还是想要保住士卒百姓性命的念头占了上风。 而且祖大寿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不错。 反正祖大寿自己又没打算真的投降。 虚与委蛇一番,等到时机合适,再逃回去就是。 不然困守此地,最后只能让宁远城变成一片地狱,而且自己也是死路一条。 “将军,快看,是不是援军来了?” 就在祖大寿打算下定决心的时候。 边上的士卒忽然大声喊道。 祖大寿也是一阵激动,连忙往前几步,扶住城垛往外远眺。 可是随即祖大寿就是一阵失望。 祖大寿征战沙场多年,自然不会听风就是雨。 虽然远处有火光闪现,而且有隐隐约约的喊杀声传来。甚至连鞑子的军营也沸腾了起来。 但是祖大寿只是看了几眼,就已经确定。 那根本不是真的在交战。 而且位置也不在鞑子的军营所在。 况且此时天色已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