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将军,外面可能是东江兵马 (第2/2页)
有些暗了,谁疯了才会在此时发动攻击。 夜袭虽然被吹的神乎其神,但是因为可见度很低,自己迷路倒是可能性更高。 这需要非常高的组织调度能力,一般将领根本玩不转。 “这是鞑子的诱敌之计,不必理会。” 祖大寿一锤定音,下了定论。 果不其然,在祖大寿下完结论后不久,那处的火光就完全熄灭,也变得悄无声息。 看来这些鞑子是看计策无效,只能偃旗息鼓了。 “将军高明。” 边上的士卒连忙猛拍马屁。 “好了,你们谨守城墙,小心别被鞑子摸上来。” 祖大寿就算有了想要假投降的心思,也不会在普通士卒面前表现出什么异常。 祖大寿带着几个亲兵继续沿着城墙巡视。 这是祖大寿在宁远被围之后每天都要例行的公事。 沿着城墙走一圈,大概需要三个时辰。 祖大寿每天有一小半时间都花费在了巡视上。 可是祖大寿却不敢轻易懈怠。 这要是宁远城粮草充足,军心稳健。 祖大寿自然不必如此劳心劳力。 只要每天派心腹大将巡视即可。 但是现在这种状况,祖大寿可不敢假手他人。甚至祖大寿故意不骑马,靠双脚走路。 就是为了拉进和士卒之间的关系。让自己不显得高高在上。 现在大家要靠杀马充饥。祖大寿再骑着马巡视,那就是招恨了。 那样的话还不如不露面呢。 祖大寿此时前往巡视的是南城门。 之前祖大寿是在西城门,这个方向是鞑子最先引军达到的地方。也是鞑子中军主帅驻扎的位置。 祖大寿现在要前往的是南城门也是鞑子终点防守的区域。 因为如果祖大寿要突围,肯定最好的选择就是南下。 朝南一百多里地,就是明军的另外一座坚城锦州。 之前祖大寿其实已经组织过几次突围,也是想试探鞑子的实力。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都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这也让祖大寿暂时绝了想要突围的心思。 就在祖大寿快要走到南城门的时候。 却忽然眼神一凝。 只见在南城门外,忽然间火光四起,隐隐约约再次传来了喊杀声。 祖大寿凝神观察了一番。 发现和之前在西城门看到的情况类似。 都是在距离鞑子军营很远的地方故弄玄虚,根本就没有交战的迹象。 祖大寿摇了摇头。 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评价了。 这群鞑子当自己是傻子吗? “不用理会,这是鞑子想要诱我们出城的诡计。” 祖大寿叮嘱了一句,继续往前视察。 就在祖大寿快走到东城门的时候,外面再次传来火光还有喊杀声。 祖大寿一时间都有些气笑了。 这帮鞑子是将自己当智障,还是他们以为打仗就和过家家一般。 随着这些年从鞑子那逃回来的兵将越来越多。 辽东上下基本都知道了,后金上下将小说三国演义奉为兵书圣典的事。 这起初让所有人都差点笑掉了大牙。 演义的事能当真吗? 祖大寿摇摇头,搞不好今天的事又是鞑子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臆想出来的。 “不必理会,这是鞑子诱我等出城的诡计。” 祖大寿又再次叮嘱了一遍。 就在祖大寿抬腿想要继续往前的时候,他忽然发现边上的一个小旗官欲言又止。 “你怎么了?有什么事想和我说?” 被祖大寿询问的小旗官叫陈韬。 陈韬此时也是一脸的纠结,他也知道自己该不该说。 祖大寿皱了皱眉头。 “有什么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祖大寿的这句话已经有些不善。 陈韬不敢再犹豫。 “将军,这城外恐怕不是鞑子的诡计。” “嗯?” 祖大寿闻言顿时眉头紧皱。 祖大寿是沙场宿将,当然不会听风就是雨。但是也不会盲目自信。 “将军,城外故弄玄虚的可能是东江镇的兵马。” “东江镇?你是说毛文龙?” 祖大寿顿时睁大了眼睛。 之前祖大寿没想到是毛文龙。主要是毛文龙在辽东实在是太另类了。 带人躲在海岛上,收容难免。但是却从来不见出战。 倒是动不动就说自己取得了什么战功,然后就是索要粮饷。 辽东上下的将领素来瞧不起毛文龙,就是觉得这家伙就只是个会吹牛的软蛋。 说毛文龙赶来救援锦州,祖大寿下意识就是不相信。 不过祖大寿也没急着去驳斥。 而是开口问道:“你怎么知道外面是东江镇毛文龙的兵马?” 陈韬脸色有些尴尬,最终还是一咬牙。 “将军,末将之前本是辽民。曾逃难到东江镇,在东江军中厮混过一段时日。” 对陈韬的解释,祖大寿并不觉得有什么意外。 自从孙承宗提出以辽人守辽土的策略之后,辽东军中基本就全都是辽东本地人。 就算祖大寿自己祖上也是辽民。 辽民逃到东江,再转到山海关,加入军中。 这样的人在军中并不鲜见。 只不过像是陈韬这样,已经加入东江军,却又跑到锦州来参军的,确实不多见。 不过这也说明不了什么。 陈韬此时脸色有些微红。陈韬和鞑子有血海深仇,可是东江那边确实太难了。 陈韬想杀敌,但是却不想饿肚子。这才当了逃兵。 现在这段经历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陈韬也很是尴尬。 而且陈韬也担心祖大寿会治他的罪。 虽然辽东将门和东江素来不和,但是双方可都是大明的军队。 陈韬之前也确确实实当了逃兵。 如果祖大寿拿这个说事,当场斩了陈涛都有可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