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九章:粮草顶多能维持不到两个月 (第2/2页)
在兵势极盛,但是同样也是危机四伏。 后金内部各种物资极其缺乏,属地的辽民也是纷纷逃亡,各个阶层的矛盾非常大。虽然皇太极已经在推行改革,想要缓和矛盾。但是这种事情不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 这还只是表面的问题。 在后金的兵锋之下,这些矛盾暂时被压了下去。 就算这次皇太极没能攻下宁远和锦州,也影响不了大局。 可是盛京一旦被攻破,那就彻底完了。那不止是后金的京城,还是后金的未来。 后金上层的妻妾子女全都在盛京。一旦这些人全都死了。那后金也就没有了未来。 一个没有了未来的集团,那谁还能对他抱有信心。 这才是灾难的开始。 “快,来人,我要亲自去见大汗。” 发生了这种事情,阿巴泰肯定要亲自去面见皇太极。 就在阿巴泰赶去面见皇太极的同时。 皇太极也是面色铁青。 之前济尔哈朗发动全面进攻,左良玉部全面溃退。 左良玉见机不对,带领手下的残兵败将退往了锦州。 幸好济尔哈朗的目标不是左良玉。在左良玉部溃败之后,济尔哈朗果断将目标转向了辽东湾。 皇太极也是随后跟进。 可是等皇太极和济尔哈朗赶到了辽东湾之后,他们却傻眼了。 本来按照他们之前的情报和计划,现在辽东湾应该没多少明军。但是粮草辎重却应该是堆积如山。 只要将这些粮草辎重拿到手。足够后金大军吃用半年以上了。 可是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 皇太极率领大军赶到了辽东湾,发现确实没多少明军,但是也没多少粮草。 这次明军的最高统帅王之臣此时已经到了锦州。 按理来说,应该没人会下达军令才对。 看着海中的那些明军战船,虽然近在咫尺。但是皇太极却鞭长莫及。 “大汗,粮草没拿到虽然可惜,但是这些粮草同样也没运送到锦州城。只要我们困死了锦州的明军,那也能扭转辽东的大局。。。” 济尔哈朗连忙在边上劝说。 济尔哈朗也只能如此劝慰。 关键是皇太极之前在路上将话说的有些满了。 这时候济尔哈朗都不知道怎么给递梯子。 皇太极铁青着脸点了点头。 皇太极也不是瞻前顾后,优柔寡断的人。 在辽东湾既然拿不到什么好处,那就只能去围困锦州了。 只要能拿下锦州和宁远这两座重镇,那整个辽东以后就完全成了皇太极的跑马场。 甚至皇太极跨过山海过,去关内劫掠也不会再只是奢望了。 “走,去锦州。” 皇太极直接调转马头,打算带兵朝锦州进发。 可是皇太极忽然眉头一凝。 因为此时在远处,几十匹马正朝着这边冲过来。 远远的,皇太极似乎看到领头的是阿巴泰。 这让皇太极心中忽然有些不妙的感觉。 岳托此时在边上忽然笑道:“恭喜大汗,应该是阿巴泰已经攻下了宁远,特来报喜了。” 此时岳托的话语中颇有些酸溜溜的味道。 之前阿巴泰派人来通报过祖大寿想要投降的消息。 岳托也是知道。 现在阿巴泰直接赶到此地,自然是因为有大事发生。 不然阿巴泰作为围困宁远的主帅,岂能擅离职守。 此时在辽东还能有什么大事发生? 岳托能想到的就是因为祖大寿的投降,阿巴泰已经率军进驻宁远,彻底接管了宁远城。 皇太极也是面色稍霁,微微点了点头。 而此时在锦州城。 啪的一声。 王之臣手中的茶杯摔在了地上,直接四分五裂。 在满桂全力赶回锦州,向王之臣陈述了厉害之后。王之臣终于意识到了自己有多愚蠢。 之前王之臣只想到的是最大限度的保留士卒。 可是没有了粮草。 再多的士卒又能有什么用?反而是累赘。 “满将军,如果让大家每天少吃一点。。。” 王之臣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了,只能尝试性的问道。 “督师,就算咋们所有士卒只吃平时的三分之一,也顶多能维持不到两个月啊。” “两个月?还好,还好。” 王之臣听闻还能维持两个月,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而不像是之前那么惊恐了。 听到王之臣如此说,满桂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如果每天的食物减少到三分之一,顶多也就只能保证大家不被饿死。 想要作战,那基本就是笑话。 在这两个月,不仅要保证鞑子不大举攻城。也要保证城中的士卒不会闹事。 对此满桂可是一点信心都没有。 到了这种局面,现在谁也没什么完全的对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满将军,现在咋们还能从辽东湾运一些粮草过来吗?” 满桂无奈的摇摇头。知道这只是痴人说梦。 可是现在除过侥幸,满桂还能有什么办法。 “回禀督师,末将在从塔山赶回来的时候,就已经让人通知了赵将军。让他安排还没走的各将领,携带一部分辎重。至于拿不走的,只能先装船,不能落在鞑子手中。” 王之臣很是安慰的点了点头。 “满将军此举很是妥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