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_第29章 盘古开天(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章 盘古开天(一) (第2/5页)

然后书评区的书友评价如何。

    那么这些数据,以及书评区一篇中肯、客观的帖子,就成为了中间人。

    这些东西,比起点的榜单更有说服力,这就是【意见领袖】。

    【两极传播】认为,信息根本就不是从媒介到受众,而是从一极传播到另一极。

    也就是,从【媒介】到【意见领袖】,再从【意见领袖】传播到【受众】。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包括央妈在内的很多官媒新闻,普通人都看不懂,谁会见了谁,上面发了哪哪文件,看了半天,也不理解。

    最后得出结论——无趣,导致很多人都不看央妈新闻。

    其实,即便用通俗能懂的方式报道,传播效果也都差不多。

    可是,别担心,央妈的新闻是肯定能传到你身上的。

    是要通过意见领袖去解读,转化成普通人能懂的形势,最后到达受众。

    齐磊大概地解释了一遍,“至于为什么会出现意见领袖?为什么意见领袖比直接传播效果好?这涉及到【第三人理论】,一会儿再说。”

    “啥叫第三人理论?”

    寇仲琪是个急性子,你别一会儿再说啊,现在就说!

    廖凡义在底下听的实在是烦,你先给我分析案例不行吗?还得让我在这听理论基础?

    寇仲琪一发问,廖凡义突然来了一句,“董校长是个好人。”

    董北国一愣,怎么扯我这来了,皱眉假意呵斥,“少拍马屁!”

    大伙儿登时低声一笑,缓解了一下气氛。

    结果,齐磊和陈姥爷一听廖凡义这句,就明白廖凡义在干什么。

    两人登时交换了一个眼神儿,然后起身出了教室。

    就站在教室门口,开始交谈,“董校长真是个好人啊!”

    屋里的董北国一挑眉,突然感觉这个马屁更中听呢?

    无语苦笑,“你们这帮人啊,瞎夸什么夸?”

    已经不是马屁,而是界定为“夸讲”了。

    大伙儿又笑,也看得出来,董校长和之前对廖凡义的态度明显不同了。

    然后,就见齐磊和陈姥爷回到教室,和廖凡义三个人一摊手,“这就是第三人效果!”

    董北国:“……”

    没懂!!

    其他人也没懂。

    没懂就对了,有了前面这个小实验,一说就懂了。

    陈姥爷干脆帮齐磊上课,“这么说吧,如果说媒体是【第一人】,受众是【第二人】!”

    “董校,你是不是觉得,信息传播最高效的渠道是从媒体到受众?,也就是从第一人到第二人?”

    董北国点头,“那肯定啊!”

    陈姥爷,“不是!”

    董北国,“不是?”

    “对!不是!”陈姥爷道,“这只是一种错觉,就像两极传播里说的一样。”

    “事实是,当第二人【受众】接受第一人【媒体】信息的时候,总是带着怀疑态度。”

    “也总是认为自己是最清醒的,而别的受众远没有自己认识的清晰、理解的全面。所以,信息的影响一定是别人比自己大。”

    “也就是说,只有少部分人会从【第一人】获取有效信息。”

    这时,张路臣开口了,“这是个心理学效应,根源在于人都是想听到真话的,也就是真实的评价,可又在潜意识里想得到夸奖。”

    “所以,当别人当面夸奖你的时候,你潜意识里,会怀疑这是不是真话。”

    “就像廖老师夸董校,董校第一反应就是这是拍马屁,不是真话。可是,董校喜欢这样的夸奖。”

    “于是,当齐磊和陈教授夸讲的时候,你认定这是真话,因为他们是在你不在场的情况下做出的评价。”

    “这就是【第三人理论】,既满足了听真话的需求,又满足了被夸奖的需求。”

    “应用到社会传播的时候,就是媒介向你传播一个信息的时候。”

    “你也天然的会怀疑第一人的动机、真伪,甚至你对信息已经做出判断,也会存在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群体认知的潜意识不确定。”

    “这个时候,就需要第三个人来佐证第一人的信息,以及你的判断。”

    “这也是为什么会出再【两极传播】的原因,更是为什么意见领袖会成为中间人的原因。因为,意见领袖就是【第三人】!”

    “可以同时满足真话和夸奖的需求。”

    众人纷纷点头,要是张路臣直接说理论,可以模棱两可,但是有了前面的小实验,就好理解得多了。

    就是董北国脸上有点挂不住,“我才不愿意你们夸我呢!”

    大伙也不说破,嘴硬罢了。

    这时,张路臣继续道:

    “【第三人】!才是左右信息导向的关键。”

    “再说直白些,我们日常信息的接收,其实都是被【第三人】左右的。”

    同样是起点的例子,读者不相信榜单,却要从榜单上得到书籍的信息,再通过第三人,决定是否阅读。

    而这个时候,做为【第三人】的数据和书评,就会左右读者的取向,以及判断。

    是不是很不服气?

    我看什么,什么好看。我做主,别人左右不了。

    可实际上:

    一本数据漂亮、又是白金作者,书评都是深度解析、赞赏的书,在开始阅读之前,你就会留下潜意识,即便有不如意的地方,你也会认为这都是个别段落,过了这段还有惊喜,毕竟那么多人说好。

    可是,一本数据惨淡,普通作者,书评都是骂,别说会不会打开看,就算看了,也会带着有色眼镜去看,一个毒点,“果然不太行,走了。”

    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少数个案,大多数好东西,真的怕埋的深。

    ……

    ————————

    “这……”

    张路臣的解释一出,不但几个大一学生有点接收不了,连看热闹的唐成刚等人也有点愣。

    “我...能提个问题吗?”

    唐成刚忍不住了,他一向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毕竟也算是成功人士了。

    可现在你告诉我,我其实没有主见?我被第三人左右了?

    “这个东西不尽然吧?怎么感觉…不太真实呢?”

    这回却是齐磊开口了,“唐爸,你还记得导致你收购药厂的那次家宴吗?”

    唐成刚愣住,“记....记得啊?”

    齐磊,“药厂有许可证和药方、塑料厂的技术没有壁垒优势、尚北大米的加工,这些信息,您本来都是知道的。可是,习惯的性思维方式让您把这些信息都过滤掉了。”

    “直到,我帮您把这些信息重新串联,排列组合之后,您马上就做出了与原本截然不同的判断!”

    唐成刚:“……”

    齐磊,“我...就是那个第三人。”

    唐成刚:“!!!”

    齐磊,“人是无法有效处理所有信息的,人也是天然的追求高效率的。”

    “所以,本能让我们武断的处理大多数信息,每个人都离不开第三人!”

    “就拿唐爸你来说吧,在商业行为上,您确实可以排斥第三人,很难被第三人左右。可是,在其它方面,你做不到全知全觉。”

    唐成刚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