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9章 发展的红利 (第3/5页)
“所以,大伙儿也看到了,这十年,最豪横的就是煤老板,最有钱的就是各种开厂子的。不管你生产什么,只要稍稍有点竞争力,就能卖得出去,甚至不用考虑营销的问题。” “可是相反,曾经辉煌的那些个体户、倒爷却逐渐没落,虽然不至于死绝,但是经营要远比属于他们那些年要艰难得多。” “而大规模的制造业红利,在满足内需的同时,又降低了原料成本和生产成本,加大了国际竞争力,导致出口外贸的蓬勃发展,也就是外贸行业同样享受了这波福利。” “同时,外贸行业又反补国内的实体制造业,形成了一个生产上的良性循环。” 同样总结道,“这个时候,我管它叫【有货可供】的时期!受益者是实体制造业、外贸行业和运输行业。” 众人依旧点头,认真地听着。 不得不,齐磊的这些虽然没什么营养,可是起码人家总结的很到位。 一听就是专业的,至于花十万块钱值不值…… 不是了吗?就当给北广捐了呗,多大点事儿! 但谁也没想到,本来抱着当一回冤大头的想法,结果齐磊接下来的半堂课,把他们都听傻了。 只见齐磊不慌不忙,“第二波红利,大概也就是九十年代末到当下这十年。” “未来,可能有三到五年的余利。可是,我感觉也到头儿了。那么问题来了,下一波红利在哪儿?” 众人一怔,好日子三五年就过去了?而且,还有下一波 面面相觑,还是那个西北老哥,“齐总,你知道下一波在哪儿?还有,你有什么根据这一波就快过去了?” 这就不得不严肃起来了,要知道,在座的这些人,除了丁雷那几个和齐磊关系好的互联网大佬之外,基本上不是煤老板就是做工厂的。 对于普通人来,一波红利没赶上,叹息一声;一波赶上了,偷着乐一下。 可是对他们来,那就是兴衰荣辱了。 众人急问,“对啊,根据在哪儿还有,下一波红利是什么?” 齐磊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开课之前他就了,分享分享,就没打算和他们明什么好什么坏。 笑道,“别着急,咱们分析一下不就得了。” “前面讲过了,先是【没钱没货】,然后【有货可供】。” 分别在黑板上写下重点。 分析道,“大量的外贸、生产红利,个体经营的累积,会使得老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多。” “同时一点题外话,市场经济在顺应自然发展的同时,别忘了,我们的国家也在投入布局。” “如果从宏观的角度来,就是从最开始的轻工业发展外贸,使商品流通起来,而商品流通又离不开交通运输等基础配套。” “于是,国家大力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而大规模的基建工程、海洋贸易,又能拉动重工业的发展,致使船舶、大型机械、基建器材、建材行业、工业基础制造、汽车产业、国防相关领域得到发展的土壤。” 其实到这儿,齐磊就已经在甩干货了。虽然不是预见未来,但其实已经在给在座的老板们提供潜力行业的思路了。 以上他的这些,正是当下最热门的实体工业,投资潜力巨大。 众人不由都凝重起来了,就这几句话,就值十万!! 怎么呢?这些他们之中也不是没人想得到,非得让齐磊点拨,而是缺理论,缺信心。 想到是一方面,想到也只是可能,但是不笃定。而齐磊提供的,正是信心。 那个西北老哥有点迫不及待,“齐总,你接着,我加钱!” 直觉告诉他,齐磊的还有干货。 对此,齐磊一笑,“不用我,咱们一起分析。” 西北老哥,“行行行!齐总您起个头儿。” 齐磊,“重工业发展起来了,那么问题又来了,重工业看着过瘾,可是其实有弊端。它转化为国家力量和整体经济的能力,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众人皱眉,一时没理解。 齐磊解释道,“重工业不可缺少,但是,它的市场体量和投入其实是不成正比的。也就是,靠市场经济维持重工业的大力发展,很难。” “这一点,大毛和咱们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个例子。” “就是,在重工业上投入十块钱,可能回报率在一个历史阶段会很高。但是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很低,甚至赔钱。” 因为大基建时代一过,重工业的很多门类就失去活力了。 “像是钢铁产业、大型建筑机械,这些只要建设一停,就失去市场了,也就没法维持规模和产能。” “那怎么办呢?” 此问一出,众人陷入了沉思,有人道,“国防工业是一个出口。” 齐磊,“还有吗?” 那人突然眼前一亮,“继续修路!!?” 齐磊点了点头,“还有吗?” 那人不出来了,齐磊,“房地产!” “!!!” 齐磊,“所以,未来我们只会修更多的路,同时利用房地产市场来维持重工业的高速发展。” “而房地产最直观的,就是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又会造就一大批的平民富人。” “与前两个发展红利带动的社会财富合并在一起,就会形成一个既有钱,又有货的时代!” 众人,“……” 有人已经不由拿出本子,开始记笔记了。 要知道,这是在总裁班开班以来很少有的场面,让这些精英记笔记真的太难了。 齐磊在黑板上写下了第三波发展红利,“【有钱有货】!” “虽然还没到过剩的程度,但是,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一定是这样的状况!” “那么问题来了,有钱有货,生产者和使用者同时具有商品的流通能力,这个时候最需要什么?” 底下的人看着黑板上那明晃晃的三要素,想都没想,“流通者!” “对!”齐磊点头笃定,“第三波红利,或者下一个时代,属于流通者!” “流通者是什么?是渠道!是物流!是终端销售!” “也就是,下一时代,不是我生产了商品就能赚取利润,生产者需要流通者把商品送到使用者手里。” “这个商品可以是实体商品,也可以是服务!” “而直到这个时候,我们发展至今,才能算得上一个完整的市场!” “八九十年代那些市场都不算完整,只能叫原始的供需关系市场。” “而从现在开始,我们才迈进了营销市场的大门,一个由流通者主导的商品世界。” “又由于我们发展的太快了,快到应接不暇,快到来不及反应,同时本身就刚刚进入营销市场,会导致一个千载难逢的乱象!” “乱象?”众人不解,乱象怎么还用千载难逢呢? 齐磊却笑,“别怀疑,就是一个,对于资本、jianian商来千载难逢的际遇!” “因为,这是一个市场的蛮荒时代!” 众人,“!!!!” 好吧,连丁雷他们都开始低头记录着,似乎抓住了什么,又似乎不太明了。 其实,齐磊的道理很简单。 生产者经过高速发展还没反应过来,使用者一夜暴富也没反应过来,政策突然面临新的市场形态也反应不过来。 所有人都是懵的,不成熟的,导致这个市场也是懵的,盲目的。 什么叫蛮荒时代?就是机会成本几乎为零,就是遍地是机会,遍地是空子。 就是雷不死在后世所的,站在风口上猪都飞得起来。 这个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